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回转支承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回转支承加油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通过转动机构安装有稳定板,所述稳定板的顶端安装有夹持机构,所述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一端开设有调节通槽,所述调节通槽内部通过调节机构安装有加油机构,经过抽油泵的运作下,将对油箱内部的油液输送到加油管道的内部,而在通过第二电机、调节螺杆和调节螺套的配合使用下,进而实现加油头位置的调节,且在经过第三电机、转动齿轮和加油管道的配合使用下,进而实现对加油头的转动,进而提高加油的均匀性,进一步的提高对回转支承加油的效果。高对回转支承加油的效果。高对回转支承加油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回转支承加油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回转支承
,具体为一种回转支承加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回转支承又叫转盘轴承,也称为旋转支承或旋支承。回转支承在现实工业中应用很广泛,被称为“机器的关节”,是两物体之间需作相对回转运动,又需要同时承受轴向、径向负荷、倾覆力矩的机械所必需的重要传动原件。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7364619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回转支承加油装置,包括有底座和电机,底座上固定有回转支承,回转支承与小齿轮相啮合,小齿轮连接在电机轴上,底座上设有导轨,电机通过导轮连接在导轨上,回转支承通过油管与油箱相连接;该装置通过对回转支承的转动来提高对回转支承加油的均匀性,且在实际使用时,由于不便对加油高度进行调节,进而降低对回转支承加油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回转支承加油装置。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回转支承加油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通过转动机构安装有稳定板;
[0008]所述稳定板的顶端安装有夹持机构;
[0009]所述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一端开设有调节通槽,所述调节通槽内部通过调节机构安装有加油机构;
[0010]所述调节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油箱,所述油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抽油泵,所述抽油泵的抽油端延伸至油箱的内部,所述抽油泵的出油端与加油机构之间安装有连接软管。
[0011]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开设有转动凹槽,所述转动凹槽内部的一端开设有电机槽,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与电机槽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凹槽内部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转动块的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稳定齿轮,两个所述稳定齿轮相互啮合。
[0012]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个夹持板,所述稳定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板的一端均开设有螺纹通孔,两个所述螺纹通孔的内部均螺装有转动螺杆,两个所述转动螺杆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夹持板的一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动螺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两个所述夹持板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持滑块,两个所述夹持滑块分别与支撑板的顶端滑动连接。
[0013]在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所述调节通槽内部的底端开设有调节槽,所述第二电机的底端与调节凹槽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顶端与调节通槽内部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调节螺杆的外
壁上螺装有调节螺套,所述调节螺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0014]在前述基础上的,所述加油机构包括输送管道,所述连接板的顶端开设有输送通孔,所述输送管道的外壁与输送通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管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圆环板,所述圆环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加油管道,所述加油管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加油头,所述连接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加油管道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转动齿轮,两个所述转动齿轮相互啮合,连接软管的另一端与输送管道的顶端相连接。
[0015]在前述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底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稳定支脚。
[0016](三)有益效果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回转支承加油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该回转支承加油装置,通过将回转支承放置到稳定板的顶端,经过对转动螺杆、螺纹通孔和夹持板的配合使用下,进而实现对回转支承的夹持固定,且在经过第一电机、稳定齿轮和转动块的配合使用下,进而实现对其回转支承的转动,在经过抽油泵的运作下,将对油箱内部的油液输送到加油管道的内部,而在通过第二电机、调节螺杆和调节螺套的配合使用下,进而实现加油头位置的调节,且在经过第三电机、转动齿轮和加油管道的配合使用下,进而实现对加油头的转动,进而提高加油的均匀性,进一步的提高对回转支承加油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图1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图1中C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支撑板;2、稳定板;3、调节板;4、油箱;5、抽油泵;6、连接软管;7、第一电机;8、转动块;9、稳定齿轮;10、夹持板;11、固定板;12、转动螺杆;13、转动把手;14、夹持滑块;15、第二电机;16、调节螺杆;17、调节螺套;18、连接板;19、输送管道;20、圆环板;21、加油管道;22、加油头;23、第三电机;24、转动齿轮;25、稳定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24]请参阅图1
‑
4,一种回转支承加油装置,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的顶端通过转动机构安装有稳定板2,稳定板2的顶端安装有夹持机构,支撑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板3,调节板3的一端开设有调节通槽,调节通槽内部通过调节机构安装有加油机构,调节板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油箱4,油箱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抽油泵5,抽油泵5的抽油端延伸至油箱4的内部,抽油泵5的出油端与加油机构之间安装有连接软管6,转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7,支撑板1的顶端开设有转动凹槽,转动凹槽内部的一端开设有电机槽,第一电机7的一端与电机槽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转动凹槽内部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转动块8,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与转动块8的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稳定齿轮9,两个稳定齿轮9相互啮合,夹持机构包括两个夹持板10,稳定板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11,两个固定板11板的一端均开设有螺纹通孔,两个螺纹通孔的内部均螺装有转动螺杆12,两个转动螺杆12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夹持板10的一端转动连接,两个转动螺杆12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13,两个夹持板10
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持滑块14,两个夹持滑块14分别与支撑板1的顶端滑动连接,通过将回转支承放置到稳定板2的顶端,经过对转动螺杆12、螺纹通孔和夹持板10的配合使用下,进而实现对回转支承的夹持固定,且在经过第一电机7、稳定齿轮9和转动块8的配合使用下,进而实现对其回转支承的转动,在经过抽油泵5的运作下,将对油箱4内部的油液输送到加油管道21的内部,调节机构包括第二电机15,调节通槽内部的底端开设有调节槽,第二电机15的底端与调节凹槽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二电机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调节螺杆16,调节螺杆16的顶端与调节通槽内部的顶端转动连接,调节螺杆16的外壁上螺装有调节螺套17,调节螺套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8,通过第二电机15、调节螺杆16和调节螺套17的配合使用下,进而实现加油头22位置的调节,加油机构包括输送管道19,连接板18的顶端开设有输送通孔,输送管道19的外壁与输送通孔的内部固定连接,输送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转支承加油装置,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顶端通过转动机构安装有稳定板(2);所述稳定板(2)的顶端安装有夹持机构;所述支撑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板(3),所述调节板(3)的一端开设有调节通槽,所述调节通槽内部通过调节机构安装有加油机构;所述调节板(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油箱(4),所述油箱(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抽油泵(5),所述抽油泵(5)的抽油端延伸至油箱(4)的内部,所述抽油泵(5)的出油端与加油机构之间安装有连接软管(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支承加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7),所述支撑板(1)的顶端开设有转动凹槽,所述转动凹槽内部的一端开设有电机槽,所述第一电机(7)的一端与电机槽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凹槽内部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转动块(8),所述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与转动块(8)的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稳定齿轮(9),两个所述稳定齿轮(9)相互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转支承加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个夹持板(10),所述稳定板(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11),两个所述固定板(11)板的一端均开设有螺纹通孔,两个所述螺纹通孔的内部均螺装有转动螺杆(12),两个所述转动螺杆(12)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夹持板(10)的一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动螺杆(12)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民,王兴坤,
申请(专利权)人:招远市金环回转支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