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康宁专利>正文

一种自适应换热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9843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适应换热站,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一侧固定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一次侧进口和出口分别固定有一次供水管和一次回水管,所述换热器的二次侧进口和出口分别固定有二次供水管和二次回水管,所述二次回水管的管路中部固定连接有循环泵,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有用于二次侧补水的水箱,且水箱外侧壁固定有补水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底板、换热器、水箱和过滤盒,水在进入换热器内部前,需要先进入过滤盒内部,且过滤盒内部设有多个活性炭板,每个活性炭板均与过滤盒内部紧密贴合,因此水必须穿过活性炭板才能进入换热器,可以更大程度地过滤水中的水垢。可以更大程度地过滤水中的水垢。可以更大程度地过滤水中的水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换热站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站
,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换热站。

技术介绍

[0002]板式换热站是把一次网得到热量,自动连续的转换为用户需要的生活用水及采暖用水。即热水从机组的一次侧入口进入板式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从机口一次侧出口流出,二次侧回水通过二次侧循环水泵进入板式换热器进行热交换,生产出与采暖、空调、地板采暖或生活用水等不同温度的热水,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0003]但是现有的板式换热站缺乏对回水的过滤措施,导致进入换热器内部的水水质较差,从而容易导致换热器内部结构,进而影响换热效率。针对以上技术问题,公开号为CN217763594U的技术提出一种新型节能换热站,其通过在用户的二次回水进入到换热器之前,先经过回水箱的过滤处理,由电机带动活性炭过滤网对水进行不断搅拌和过滤,从而实现的过滤效果,提高了进入到换热器的循环水质,极大提高了换热器的效率。但是该换热站水箱内部的水进行过滤时,固定框以及活性炭过滤网与水箱侧壁是有很大的缝隙的,且由于水箱的水是流动的,就会导致水中没有被过滤网拦截的水垢还是会进入换热器内部,所以这种水箱的过滤效果并不好,其次,该换热站不能根据水压自动对二次侧进行补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自适应换热站。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适应换热站,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一侧固定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一次侧进口和出口分别固定有一次供水管和一次回水管,所述换热器的二次侧进口和出口分别固定有二次供水管和二次回水管,所述二次回水管的管路中部固定连接有循环泵,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有用于二次侧补水的水箱,且水箱外侧壁固定有补水泵,所述二次回水管以及水箱的入水口均固定连接有过滤盒,所述过滤盒内部固定有多组环形框,且每组环形框数量为两个,每组两个所述环形框内部均卡接有活性炭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有控制柜。
[0006]进一步地,所述一次回水管中部以及二次回水管的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流量控制阀和第二流量控制阀。通过第一流量控制阀和第二流量控制阀可以分别控制一次侧管道和二次侧管道内部的水流量。
[0007]进一步的,所述二次供水管和二次回水管靠近换热器一侧侧壁均固定有压力传感器,且压力传感器与控制柜电性连接。通过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二次侧管道内部的水压。
[0008]进一步的,所述二次回水管中部固定有三通管,所述补水泵的入水口通过管道与水箱内部连通,所述补水泵的排水口连接有补水管,且补水管另一端与三通管固定连接。通
过补水泵可以将水箱内的水抽出,并及时补入二次侧管道内。
[0009]进一步的,每组两个所述环形框相邻侧均固定有密封垫。密封垫可以增加活性炭板与过滤盒内壁之间的密封性。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盒顶壁且位于每个活性炭板上方均开设有开口,所述活性炭板顶端穿过开口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与过滤盒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使得顶板可以从过滤盒顶部拆卸,从而便于拆卸活性炭板。
[0011]进一步的,所述顶板下表面固定有环形的橡胶垫。橡胶垫可以增加顶板与过滤盒顶部的密封性。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设置底板、换热器、水箱和过滤盒,水在进入换热器内部前,需要先进入过滤盒内部,且过滤盒内部设有多个活性炭板,每个活性炭板均与过滤盒内部紧密贴合,因此水必须穿过活性炭板才能进入换热器,可以更大程度地过滤水中的水垢。其次,活性炭板是通过顶部的顶板与过滤盒固定连接,所以当需要更换活性炭板时,直接将顶板拆卸即可抽出活性炭板,使得活性炭板的更换也更加简单方便。
[0014]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设置水箱、补水泵、三通管、补水管和压力传感器,二次侧水压不够时,可以通过补水泵及时向二次侧管道内补水,达到自适应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过滤盒立体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过滤盒剖视图。
[0018]图例说明:
[0019]1、底板;2、换热器;3、一次供水管;4、一次回水管;5、第一流量控制阀;6、二次供水管;7、二次回水管;8、循环泵;9、水箱;10、补水泵;11、三通管;12、补水管;13、第二流量控制阀;14、压力传感器;15、控制柜;16、过滤盒;17、环形框;18、活性炭板;19、开口;20、顶板;21、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图3所示,涉及一种自适应换热站,包括底板1,底板1上表面一侧固定有换热器2,换热器2的一次侧进口和出口分别固定有一次供水管3和一次回水管4,换热器2的二次侧进口和出口分别固定有二次供水管6和二次回水管7,二次回水管7的管路中部固定连接有循环泵8,底板1上表面固定有用于二次侧补水的水箱9,且水箱9外侧壁固定有补水泵10,二次回水管7以及水箱9的入水口均固定连接有过滤盒16,过滤盒16内部固定有多组环形框17,且每组环形框17数量为两个,每组两个环形框17内部均卡接有活性炭板18,底板1上表面固定有控制柜15。
[0021]如图1所示,一次回水管4中部以及二次回水管7的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流量控制阀5和第二流量控制阀13。通过第一流量控制阀5和第二流量控制阀13可以分别控制换热器2一次侧和二次侧管道内水流量。
[0022]如图1所示,二次供水管6和二次回水管7靠近换热器2一侧侧壁均固定有压力传感
器14,且压力传感器14与控制柜15电性连接。通过压力传感器14可以实时监测二次侧管道内部水压。二次回水管7中部固定有三通管11,补水泵10的入水口通过管道与水箱9内部连通,补水泵10的排水口连接有补水管12,且补水管12另一端与三通管11固定连接。当二次侧管道内部水压不够时,控制柜15会控制补水泵10将水箱9内的水抽入二次回水管7内部,实现自适应补水。
[0023]如图1-图3所示,过滤盒16顶壁且位于每个活性炭板18上方均开设有开口19,活性炭板18顶端穿过开口19固定连接有顶板20,顶板20与过滤盒16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每组两个环形框17相邻侧均固定有密封垫。顶板20下表面固定有环形的橡胶垫21。使得水在进入换热器2之间必须经过过滤盒16,利用过滤盒16内部的活性炭板18可以过滤水中的水垢,避免水垢进入换热器2内部造成换热器2内部结垢。
[0024]使用时:一次供水管3和一次回水管4热源连接,热水从一次供水管3进入经过换热器2后从一次回水管4排出,而生活用水从二次回水管7进入,经过换热器2换热后从二次供水管6排出。水在进入水箱9或换热器2之前都会先进入过滤盒16,利用过滤盒16内部的活性炭板18过滤水中的水垢。当活性炭板18需要更换时,可以将活性炭板18顶部的顶板20直接与过滤盒16顶壁拆卸,然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换热站,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一侧固定有换热器(2),所述换热器(2)的一次侧进口和出口分别固定有一次供水管(3)和一次回水管(4),所述换热器(2)的二次侧进口和出口分别固定有二次供水管(6)和二次回水管(7),所述二次回水管(7)的管路中部固定连接有循环泵(8),所述底板(1)上表面固定有用于二次侧补水的水箱(9),且水箱(9)外侧壁固定有补水泵(10),所述二次回水管(7)以及水箱(9)的入水口均固定连接有过滤盒(16),所述过滤盒(16)内部固定有多组环形框(17),且每组环形框(17)数量为两个,每组两个所述环形框(17)内部均卡接有活性炭板(18),所述底板(1)上表面固定有控制柜(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换热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回水管(4)中部以及二次回水管(7)的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流量控制阀(5)和第二流量控制阀(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换热站,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康宁
申请(专利权)人:范康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