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屋面与天窗交界处的防水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9842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围护构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金属屋面与天窗交界处的防水构造。其通过将第一连接件设有适于容纳天窗一侧的容纳槽,将披水板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连接、另一端与上屋面板连接,可以构成第一道防水结构;又通过将泛水板的一端放置在空隙中、另一端朝向上屋面板一侧延伸,防水件一端位于披水板和第一连接件的连接处、另一端延伸至上屋面板,使得空隙、主檩条、第一连接件、泛水板和防水件围合形成用于填充防水介质的容纳腔体,可以构成第二道防水结构。由于构成两道防水结构、并且空隙中填充有防水介质,可以避免现有方案中因空隙处没有采取防水措施时存在渗漏风险的现象发生,提升了防水构造的实用性。提升了防水构造的实用性。提升了防水构造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屋面与天窗交界处的防水构造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围护构件
,具体涉及一种金属屋面与天窗交界处的防水构造。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指人工建筑而成的资产,属于固定资产范畴,包括房屋和构建物两大类。房屋是指供人居住、工作、学习、生产、经营、娱乐、储藏物品以及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工程建筑,屋顶指房屋或构筑物外部的顶盖,包括屋面以及在墙或其它支撑物以上用以支撑屋面的一切必要材料,金属屋面因功能要求设置天窗其防水构造,是金属屋面设计中经常采用的技术措施,广泛应用于报告厅、体育馆、展厅等大跨度建筑等。
[0003]现有的防水节点结构包括有屋面板、内饰板、天窗玻璃、防水铆钉、导水槽、披水板、泛水板、泛水板支撑件。其中,屋面板为金属屋面,该屋面板上垂直于屋面板修设有内饰板;内饰板与外层屋面板间隔设置;内饰板上方装设有天窗玻璃,该天窗玻璃垂直于内饰板;天窗玻璃两侧装设有导水槽,该导水槽用防水铆钉紧固在天窗玻璃上;导水槽下装设有贴合在外层屋面板上的泛水板,该泛水板与导水槽之间修设有披水板;泛水板支撑架用螺钉连接在屋面板上,泛水板用铝热焊接连接在泛水板支撑架上。
[0004]但是,由于内饰板与外层屋面板间隔设置,使得内饰板与外层屋面板之间存在空隙,并且在该空隙中没有采取防水措施,会存在渗漏的风险,导致该防水节点结构的实用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由于现有的防水节点结构中的内饰板与外侧屋面板之间采用间隔设置的形式,导致存在渗漏的风险。r/>[0006]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金属屋面与天窗交界处的防水构造,包括:
[0007]龙骨结构,包括主檩条,所述主檩条设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用于安装天窗,所述第二安装部沿高度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下方;
[0008]屋面结构,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部处,其包括上屋面板,所述上屋面板靠近第一安装部一侧设置;
[0009]防水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披水板、泛水板和防水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适于容纳天窗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容纳槽的一端贴合主檩条的侧壁面设置、并且与主檩条间隔设置以形成空隙,所述披水板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屋面板连接,所述泛水板与所述上屋面板连接,并且所述泛水板的一端放置在空隙中、另一端朝向上屋面板一侧延伸,防水件的一端位于披水板和第一连接件的连接处、另一端延伸至上屋面板;
[0010]其中,空隙、所述主檩条、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泛水板和所述防水件围合形成用于填充防水介质的容纳腔体。
[0011]可选地,上述的金属屋面与天窗交界处的防水构造,
[0012]所述龙骨结构还包括次檩条,所述次檩条沿着高度方向安装在所述屋面结构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
[0013]可选地,上述的金属屋面与天窗交界处的防水构造,
[0014]所述屋面结构还包括下屋面板和第二连接件,所述下屋面板沿着高度方向设置在所述上屋面板的下方,并且所述下屋面板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次檩条连接。
[0015]可选地,上述的金属屋面与天窗交界处的防水构造,
[0016]所述上屋面板与所述下屋面板围合形成安装腔体;
[0017]所述屋面结构还包括第三连接件;
[0018]所述防水结构还包括防潮件,所述防潮件设置在安装腔体内,并且所述防潮件通过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下屋面板连接。
[0019]可选地,上述的金属屋面与天窗交界处的防水构造,
[0020]所述防潮件为聚乙烯塑料薄膜。
[0021]可选地,上述的金属屋面与天窗交界处的防水构造,
[0022]所述主檩条还设有第三安装部,所述第三安装部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部远离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一侧;
[0023]还包括螺栓球,所述螺栓球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部。
[0024]可选地,上述的金属屋面与天窗交界处的防水构造,
[0025]所述第二安装部成对设置并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两侧。
[0026]可选地,上述的金属屋面与天窗交界处的防水构造,
[0027]所述屋面结构和所述防水结构均成对设置,并且均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
[0028]可选地,上述的金属屋面与天窗交界处的防水构造,
[0029]所述披水板具有弯折部,该弯折部的尖端远离防水件一侧。
[0030]可选地,上述的金属屋面与天窗交界处的防水构造,
[0031]所述防水介质为发泡剂。
[0032]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33]本技术提供的金属屋面与天窗交界处的防水构造,其包括龙骨结构、屋面结构和防水结构。龙骨结构包括主檩条,所述主檩条设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用于安装天窗,所述第二安装部沿高度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下方;屋面结构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部处,其包括上屋面板,所述上屋面板靠近第一安装部一侧设置;防水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披水板、泛水板和防水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适于容纳天窗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容纳槽的一端贴合主檩条的侧壁面设置、并且与主檩条间隔设置以形成空隙,所述披水板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屋面板连接,所述泛水板与所述上屋面板连接,并且所述泛水板的一端放置在空隙中、另一端朝向上屋面板一侧延伸,防水件的一端位于披水板和第一连接件的连接处、另一端延伸至上屋面板;其中,空隙、所述主檩条、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泛水板和所述防水件围合形成用于填充防水介质的容纳腔体。
[0034]此结构的金属屋面与天窗交界处的防水构造,通过将第一连接件设有适于容纳天
窗一侧的容纳槽,将披水板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连接、另一端与上屋面板连接,可以构成第一道防水结构;又通过将泛水板的一端放置在空隙中、另一端朝向上屋面板一侧延伸,防水件一端位于披水板和第一连接件的连接处、另一端延伸至上屋面板,使得空隙、主檩条、第一连接件、泛水板和防水件围合形成用于填充防水介质的容纳腔体,可以构成第二道防水结构。本申请的金属屋面与天窗交界处的防水构造,在防水介质填充在容纳腔体内后,由于构成两道防水结构、并且将空隙中填充有防水介质,可以避免现有方案中因空隙处没有采取防水措施时存在渗漏风险的现象发生,提升了防水构造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6]图1为本技术的提供的金属屋面与天窗交界处的防水构造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8]图3为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屋面与天窗交界处的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骨结构(1),包括主檩条(11),所述主檩条(11)设有第一安装部(111)和第二安装部(112),所述第一安装部(111)用于安装天窗,所述第二安装部(112)沿高度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111)的下方;屋面结构(2),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部(112)处,其包括上屋面板(21),所述上屋面板(21)靠近第一安装部(111)一侧设置;防水结构(3),包括第一连接件(31)、披水板(32)、泛水板(33)和防水件(34),所述第一连接件(31)具有容纳槽(311),所述容纳槽(311)适于容纳天窗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件(31)远离容纳槽(311)的一端贴合主檩条(11)的侧壁面设置、并且与主檩条(11)间隔设置以形成空隙,所述披水板(3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3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屋面板(21)连接,所述泛水板(33)与所述上屋面板(21)连接,并且所述泛水板(33)的一端放置在空隙中、另一端朝向上屋面板(21)一侧延伸,防水件(34)的一端位于披水板(32)和第一连接件(31)的连接处、另一端延伸至上屋面板(21);其中,空隙、所述主檩条(11)、所述第一连接件(31)、所述泛水板(33)和所述防水件(34)围合形成用于填充防水介质(35)的容纳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屋面与天窗交界处的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结构(1)还包括次檩条(12),所述次檩条(12)沿着高度方向安装在所述屋面结构(2)和所述第二安装部(112)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屋面与天窗交界处的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结构(2)还包括下屋面板(22)和第二连接件(23),所述下屋面板(22)沿着高度方向设置在所述上屋面板(21)的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鹏宋磊贾殷李安刘尧彭子豪胡欣余其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