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电站库区漂浮物清理装置及远程控制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9462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8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电站库区漂浮物清理装置及远程控制系统,包括收集组件,包括船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船体的上表面前后对称设置有立板,两个所述立板的内侧壁之间和凹槽的内部均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皮带辊,两个所述皮带辊的圆周外壁套设有漏孔传送带,两个所述立板的内侧壁之间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有清扫辊,所述船体上表面位于清扫辊下方的位置开设有放置槽,且放置槽的内部设有收集盒,压缩组件,包括设在收集盒内部的推板,通过设置清扫辊,能够将粘附在漏孔传送带上的漂浮物刮落至收集盒的内部,提高清理质量,通过设置推板,能够压缩收集盒内的漂浮物,提高收集盒内的空间利用率,以收纳更多的漂浮物。以收纳更多的漂浮物。以收纳更多的漂浮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电站库区漂浮物清理装置及远程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水电站库区清理
,尤其是一种水电站库区漂浮物清理装置及远程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水电厂全称水力发电厂,是把水的位能和动能转换成电能的工厂。它的基本生产过程是:从河流高处或其他水库内引水,利用水的压力或流速冲动水轮机旋转,将重力势能和动能转变成机械能,然后水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电站一般主要由挡水建筑物(坝)、泄洪建筑物(溢洪道或闸)、引水建筑物(引水渠或隧洞,包括调压井)及电站厂房(包括尾水渠、升压站)四大部分组成。主要组成部分有:水工建筑物、水力机械设备、发电设备、变电设备、配电设备、输电设备和控制及辅助设备。在水电站的库区处,在水面上经常漂浮着垃圾等杂物,需要用到清理装置对漂浮物进行清理。
[0003]授权公开号为CN213596938U的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电站大坝进水口漂浮物清理装置,通过设置漏网传送带正转,把漂浮物带上漏网传送带,之后漂浮物经重力落入垃圾收集箱中,解决了现有的人工使用工具对漂浮物进行清理较为费力的情况,然而上述专利中,漏网传送带将漂浮物输送至垃圾收集箱上方后,部分漂浮物会粘附在漏网传送带上,未落入垃圾收集箱的内部,该部分漂浮物会随漏网传送带再次进入水体,影响清理质量,同时自由落在垃圾收集箱内部的漂浮物之间的空隙较大,导致垃圾收集箱内部的空间利用率较低,能够盛放的漂浮物较少,长期清理易产生垃圾收集箱内部的漂浮物溢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0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清理质量差,能够盛放的漂浮物较少,长期清理易产生垃圾收集箱内部的漂浮物溢出的现象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0006]因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缺少对漏网传送带上粘附的漂浮物的清理装置,同时缺少对垃圾收集箱内的漂浮物的压缩组件。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电站库区漂浮物清理装置,包括,
[0008]收集组件,包括船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船体的上表面前后对称设置有立板,两个所述立板的内侧壁之间和凹槽的内部均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皮带辊,两个所述皮带辊的圆周外壁套设有漏孔传送带,两个所述立板的内侧壁之间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有清扫辊,所述船体上表面位于清扫辊下方的位置开设有放置槽,且放置槽的内部设有收集盒;以及,
[0009]压缩组件,包括设在收集盒内部的推板,所述收集盒的正面和后面对称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推板的正面和后面均设置有连接板,且两个连接板的外端分别通过两个活动槽并设置有延伸杆,两个所述延伸杆的上表面均设置有从动齿条。
[0010]作为本技术所述水电站库区漂浮物清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圆周外壁均设置有联动齿环,两个所述联动齿环通过传动齿链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右端设置有驱动电机。
[0011]作为本技术所述水电站库区漂浮物清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转轴的圆周外壁前后对称设置有半齿轮,两个所述半齿轮分别与两个从动齿条相啮合。
[0012]作为本技术所述水电站库区漂浮物清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推板的左侧壁前后对称设置有导向杆,两个所述导向杆的左端均贯穿收集盒并设置有端帽,两个所述导向杆的外侧均套设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端帽和收集盒焊接。
[0013]作为本技术所述水电站库区漂浮物清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收集盒的右侧壁前后对称设置有托板,所述船体的右侧壁前后对称转动连接有挡板,且两个挡板分别与两个托板的上表面相抵,两个挡板均与收集盒的右侧壁相抵。
[0014]作为本技术所述水电站库区漂浮物清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清扫辊的圆周外壁套设有毛刷套,所述毛刷套的圆周外壁与漏孔传送带相抵。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清扫辊,能够将粘附在漏孔传送带上的漂浮物刮落至收集盒的内部,提高清理质量,通过设置推板,能够压缩收集盒内的漂浮物,提高收集盒内的空间利用率,以收纳更多的漂浮物。
[0016]鉴于上述的水电站库区漂浮物清理装置缺少具有防水功能的远程控制模块,操作人员无法远程控制驱动电机、船体的驱动组件和转向组件的运行,需要操作人员乘坐船体手动操作,对船体的载重能力要求较高,故提出了远程控制系统。
[001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远程控制系统,包括上述的水电站库区漂浮物清理装置;以及,
[0018]操控组件,包括开设在后方立板内部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部设置有无线控制模块和蓄电池,且无线控制模块和蓄电池均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
[0019]作为本技术所述远程控制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联动齿环和传动齿链均位于所述安装腔内部,后方所述立板的后面设置有防水罩壳,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防水罩壳的内部。
[0020]作为本技术所述远程控制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后方所述立板的后面和防水罩壳的圆周外壁之间设置有支撑桥架,所述支撑桥架将立板和防水罩壳之间相连通。
[0021]作为本技术所述远程控制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船体下表面靠近右端的位置安装有驱动组件,所述船体下表面靠近左端的位置安装有转向组件。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无线控制组件,使得操作人员能够远程控制驱动电机、船体的驱动组件和转向组件的运行,无需操作人员乘坐船体手动操作,使得船体能够收集更多漂浮物。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24]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的侧剖立体图;
[0026]图3为本技术的正剖视图;
[0027]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0]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电站库区漂浮物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组件(100),包括船体(10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102),所述船体(101)的上表面前后对称设置有立板(103),两个所述立板(103)的内侧壁之间和凹槽(102)的内部均通过第一转轴(104)转动连接有皮带辊(105),两个所述皮带辊(105)的圆周外壁套设有漏孔传送带(106),两个所述立板(103)的内侧壁之间通过第二转轴(107)转动连接有清扫辊(108),所述船体(101)上表面位于清扫辊(108)下方的位置开设有放置槽,且放置槽的内部设有收集盒(113),以及;压缩组件(200),包括设在收集盒(113)内部的推板(201),所述收集盒(113)的正面和后面对称开设有活动槽(202),所述推板(201)的正面和后面均设置有连接板,且两个连接板的外端分别通过两个活动槽(202)并设置有延伸杆(203),两个所述延伸杆(203)的上表面均设置有从动齿条(2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站库区漂浮物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104)和第二转轴(107)的圆周外壁均设置有联动齿环(110),两个所述联动齿环(110)通过传动齿链(111)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04)的右端设置有驱动电机(11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电站库区漂浮物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107)的圆周外壁前后对称设置有半齿轮(205),两个所述半齿轮(205)分别与两个从动齿条(204)相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电站库区漂浮物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201)的左侧壁前后对称设置有导向杆(206),两个所述导向杆(206)的左端均贯穿收集盒(113)并设置有端帽(2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现锋何沐星胡涛刘牵刘徳翼旦增西洛龙远扬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西藏雅鲁藏布江水电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