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构悬索桥施工的工艺方法及其专用轻型缆载吊机技术

技术编号:3829268 阅读:3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钢构悬索桥施工的工艺方法及其专用轻型缆载吊机,工艺流程如下:施工准备→轻型缆载吊机安装→轻型缆载吊机就位与调试→装载钢梁船舶就位→钢梁就位至吊装点→吊具下落→吊具与钢梁栓接→钢梁第一阶段提升→30%负荷检查→70%负荷检查→100%负荷离船→钢梁水平调整→钢梁第二阶段提升→钢梁就位与吊杆栓接→安装安全装置→轻型缆载吊机提升→轻型缆载吊机移动就位。其专用轻型缆载吊机由承重机构、起重机构、行走机构、锚固机构和配重梁组成。具有如下特点:重量轻、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安装、拆除均较方便,不占航道,给运输驳船和航道交通带来更大的自由空间,提升灵活机动,吊装移动速度快,节约了施工成本,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适用于悬索桥的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悬索桥施工的工艺方法及其专用起重机械,特别是涉及钢 构悬索桥施工的工艺方法及其专用轻型缆载吊机。
技术介绍
悬索桥施工中,钢梁的吊装是成桥的关键。目前常用的吊装方式 一种是 采用浮吊吊装,但因其高度高,钢桁梁重量大, 一般浮吊是很难解决问题;另 一种是采用缆载吊机进行吊装。国内大型悬索桥施工过程中,加劲梁的吊装大 多采用液压式提升跨缆吊机,其特点是提升平稳,起重吨位大,但造价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的钢构悬索桥施工的工艺方法及其专用 的重量轻、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安装和拆除方便、成本低的轻型缆载吊机。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钢构悬索桥施工的工艺方法的流程如下施工准备一轻型缆载吊机安装一轻型缆载吊机就位与调试一装载钢梁船舶 就位一钢梁就位至吊装点一吊具下落一吊具与钢梁栓接一钢梁第一阶段提升一 30%负荷检査一70%负荷检査一100%负荷离船一钢梁水平调整一钢梁第二阶段提 升一钢梁就位与吊杆栓接一安装安全装置一轻型缆载吊机提升一轻型缆载吊机 移动就位一、施工准备在进行钢梁吊装施工之前,需完成锚固墩的施工、左鞍座和右鞍座安装、 猫道架设、前主索和后主索安装、索夹和吊杆安装等工作。1、 锚固墩的施工锚固墩设置的目的是便于猫道绳的固定及桥梁主索架设 时起到临时支撑的作用。锚固墩设置在左锚碇、右锚碇的散索支墩的下面,每 个锚碇各设置两个。锚固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每个锚固墩正面预埋4个锚 环,用于锚固猫道钢丝绳及循环牵引索。同时在其顶面预埋两块钢板,便于临 时散索套的安装。2、 鞍座安装左鞍座和右鞍座底板吊装前应检査修整预留槽口及锚栓孔, 准备调整锲块,通过锲块调平底板,保证位置准确后,并检查底板是否满足技术要求。左鞍座和右鞍座直接用塔吊安装,并按设定的位值临时锁定。 3、猫道架设、前主索和后主索安装、索夹和吊杆安装。二、 轻型缆载吊机安装 轻型缆载吊机安装工艺流程左塔顶门架、右塔顶门架安装一左塔起重巻扬机、右塔起重巻扬机安装一 前循环牵引索、后循环牵引索架设一缆载吊机主梁安装(包括倒链、前定滑轮、 后定滑轮、前移动吊耳、后移动吊耳等安装)一牵引转向滑轮安装一起重滑 轮组安装一前起重索、后起重索架设。三、 轻型缆载吊机就位与调试,将主梁通过U形卡环固定在前主索和后主 索上。四、 装载钢梁船舶就位。五、 钢梁就位至吊装点六、 吊具下落。七、 吊具与钢梁栓接。八、 钢梁第一阶段提升。九、 30%负荷检査。 十、70%负荷检査。 十一、100%负荷离船。 十二、钢梁水平调整。 十三、钢梁第二阶段提升。 十四、钢梁就位与吊杆栓接。 十五、安装安全装置。十六、轻型缆载吊机提升,解除主梁与前主索和后主索连接的U形卡环,用倒链将其提升脱离前主索和后主索及索夹。重复步骤三至步骤十六,直至循环完成各节段钢梁的吊装。 其专用轻型缆载吊机由承重机构、起重机构、行走机构、锚固机构和配重梁组成。承重机构由主梁、前定滑轮支座、后定滑轮支座、前钢丝绳固定支座、后 钢丝绳固定支座组成。主梁可以采用H型钢,前定滑轮支座、后定滑轮支座、前钢丝绳固定支座、后钢丝绳固定支座分别对称设置在主梁的两端,用钢板与 主梁焊接而成。还可在主梁的两端及两侧对称设置前加劲板和后加劲板。起重机构由前塔起重巻扬机、右塔起重巻扬机、前起重索、后起重索、两 套起重滑轮组组成。左塔起重巻扬机、右塔起重巻扬机分别设置在左塔顶门架、 右塔顶门架上。前起重索、后起重索采用普通钢丝绳, 一端分别与左塔起重巻 扬机、右塔起重巻扬机连接,另一端通过前定滑轮、后定滑轮分别与起重滑轮 组连接;两套起重滑轮组各由一个双轮动滑轮和一个双轮滑车组成,分别对称 设置在主梁的两端。行走机构由左牵引巻扬机、右牵引巻扬机、第一牵引转向滑轮、第二 牵引转向滑轮,第三牵引转向滑轮,第四牵引转向滑轮,前循环牵引索、后 循环牵引索、前倒链、后倒链、前移动吊耳、后移动吊耳等组成。左牵引巻扬 机、右牵引巻扬机分别通过前循环牵引索、后循环牵引索经第一牵引转向 滑轮、第二牵引转向滑轮,第三牵引转向滑轮,第四牵引转向滑轮与主梁连 接,用以移动主梁到下一吊装位置。前倒链、后倒链分别与前移动吊耳、后移 动吊耳连接。前倒链、后倒链、前移动吊耳、后移动吊耳在主梁两端对称布置。 第一牵引转向滑轮、第二牵引转向滑轮,第三牵引转向滑轮,第四牵引转 向滑轮分别固定在左锚碇和右锚碇上。锚固机构包括主梁锚固、循环牵引索的锚固等。主梁的锚固是将主梁底板 两端对称开有孔,通过锚垫板和U型卡环将主梁底板与桥梁前主索和后主索绳 锚固,同时通过前倒链、后倒链将主梁上部分别与前循环牵引索、后循环牵引 索拉紧固定。前循环牵引索和后循环牵引索的固定是将其分别支撑固定在左塔 顶门架、右塔顶门架及左锚碇、右锚碇上。锚固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对称布 置在左锚碇和右锚碇的左散索支墩和右散索支墩的下面。配重梁两端分别与前双轮动滑轮和后双轮动滑轮连接。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特点1、 工艺方法简便易行;2、 其专用轻型缆载吊机重量轻、结构简单、易加工、安装、拆除均较方便, 与采用浮吊相比成本低,且它不受吊装高度的限制,比浮吊有明显的优越性。3、 不占领航道,给运输驳船和航道交通带来更大的自由空间。4、 水平移动和垂直提升灵活机动,吊装移动速度快,不易受天气影响,能 有效的保证工期。5、 节约大量的人工和机械费用,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与液压式提升跨 缆吊机相比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钢构悬索桥施工的工艺方法的流程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专用轻型缆载吊机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专用轻型缆载吊机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专用轻型缆载吊机结构横向示意图。图中l.左锚碇,2.左鞍座,3.左塔顶门架,4.左塔起重巻扬机,5.后 循环牵引索,6.前倒链,7.前起重索,8.前主索,9.猫道承重索,10.右塔起 重巻扬机,l].右塔顶门架,12.右鞍座,13.右锚碇,14.左散索支墩,15.左牵 引巻扬机,16.第一牵引转向滑轮,17.右散索支墩,18.前加劲板,19.主 梁,20.后加劲板,21.前循环牵引索,22.后移动吊耳,23.后定滑轮,24.后钢 丝绳固定支座,25.后双轮滑车,26.后双轮动滑轮,27.配重梁,28.前双轮 动滑轮,29.前双轮滑车,30.前钢丝绳固定支座,31.前定滑轮,32.后主索, 33.后起重索,34.前移动吊耳,35.后倒链,36.右牵引巻扬机,37.第二牵 引转向滑轮,38.第三牵引转向滑轮,39第四牵引转向滑轮。 具体实施例方式钢构悬索桥施工的工艺流程如下一、施工准备在进行钢梁吊装施工之前,需完成锚固墩的施工、左鞍座2和右鞍座12安 装、猫道架设、前主索8和后主索32安装、索夹及吊杆安装等。1、 锚固墩的施工锚固墩分别设置在左锚碇1、右锚碇13的左散索支墩 14和右散索支墩17的下面,每个锚碇各设置两个锚固墩。锚固墩为钢筋混凝土 结构,在每个锚固墩正面预埋4个锚环,用于锚固猫道钢丝绳及循环牵引索5。同时在其顶面预埋两块钢板,便于临时散索套的安装。2、 鞍座安装左鞍座2和右鞍座12底板吊装前应检査修整预留槽口及锚 栓孔,准备调整锲块,通过锲块调平底板,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构悬索桥施工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    a、施工准备    在进行钢梁吊装施工之前,需完成锚固墩的施工、左鞍座(2)和右鞍座(12)安装、猫道架设、前主索(8)和后主索安装、索夹及吊杆安装等;    a1、锚固墩的施工:锚同墩设置在左锚碇(1)、右锚碇(13)的散索支墩(14)的下面,每个锚碇各设置两个;锚固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每个锚固墩正面预埋4个锚环;同时在其顶面预埋两块钢板;    a2、鞍座安装:左鞍座(2)和右鞍座(12)底板吊装前应检查修整预留槽口及锚栓孔,准备调整锲块,通过锲块调平底板,保证位置准确后,并检查底板是否满足技术要求;左鞍座(2)和右鞍座(12)直接用塔吊安装,并按设定的位值临时锁定;    a3、猫道架设、前主索(8)和后主索安装、索夹和吊杆安装;    b、轻型缆载吊机安装    轻型缆载吊机安装工艺流程:    左塔顶门架(3)、右塔顶门架(11)安装→左塔起重卷扬机(4)、右塔起重卷扬机(10)安装→前循环牵引索(5)、后循环牵引索(21)架设→主梁(19)安装(包括倒链(6)、前定滑轮(31)、后定滑轮(23)、前移动吊耳(34)、后移动吊耳(22)安装)→牵引转向滑轮(15)安装→起重滑轮组安装→前起重索(7)、后起重索(33)架设;    c、轻型缆载吊机就位与调试,将主梁(19)通过U形卡环固定在前主索(8)和后主索上;d、装载钢梁船舶就位;    e、钢梁就位至吊装点;    f、吊具下落;    g、吊具与钢梁栓接;    h、钢梁第一阶段提升;    i、30%负荷检查;    j、70%负荷检查;    k、100%负荷离船;    l、钢梁水平调整;    m、钢梁第二阶段提升;    n、钢梁就位与吊杆栓接;    o、安装安全装置;    p、轻型缆载吊机提升,解除主梁(19)与前主索(8)和后主索连接的U形卡环,用倒链(6)将其提升脱离前主索(8)和后主索及索夹;    重复步骤c至步骤p,直至循环完成各节段钢梁的吊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呙于平李辉吴宗庆王春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