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镜清洗工作站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9188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8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镜清洗工作站辅助装置,包括支架、清洗台和收集件,所述支架的底端设置有清洗台,且清洗台的内部设置有收集件,所述收集件的内部设置有间隔条,且收集件的顶端设置有开合件,所述收集件包括把手、连接板、固定网和凹槽,且连接板的顶端两侧设置有把手,所述连接板的底端设置有固定网,且固定网的底端设置有凹槽。该内镜清洗工作站辅助装置,该形状为圆弧形的可视盖安装在铰链一侧,可视盖另一侧固定安装凸块,铰链另一侧固定安装清洗台,依据合页原理,使用者移动凸块带动可视盖进行合页旋转,与清洗台进行开合运动,在设备运动时,使用者通过可视盖在设备运动时进行观察内镜清洗情况,为使用者带来了便利。利。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镜清洗工作站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内镜清洗工作站
,具体为一种内镜清洗工作站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内镜清洗工作站辅助装置由于技术进步和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种内镜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内镜的种类有很多,内镜主要用于临床医学的检查、诊断以及治疗,应用时必须进入到患者的体内,因此每次使用后的内镜必须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和无菌处理,防止病菌污染而引起的交叉感染。
[0003]市场上的内镜清洗工作站辅助装置不易进行封闭清洗、消毒,避免清洗过程中灰尘进入设备,不易通过可视盖对设备内部清洗过程进行观察,难以通过收集件有效对清洗过程中的颗粒物进行收集,进行清理,减少细菌产生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镜清洗工作站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市场上的内镜清洗工作站辅助装置不易进行封闭清洗、消毒,避免清洗过程中灰尘进入设备,不易通过可视盖对设备内部清洗过程进行观察,难以通过收集件有效对清洗过程中的颗粒物进行收集,进行清理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镜清洗工作站辅助装置,包括清洗台和收集件,所述支架的底端设置有清洗台,且清洗台的内部设置有收集件,所述收集件的内部设置有间隔条,且收集件的顶端设置有开合件,所述收集件包括把手、连接板、固定网和凹槽,且连接板的顶端两侧设置有把手,所述连接板的底端设置有固定网,且固定网的底端设置有凹槽。
[0006]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与清洗台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收集件嵌入安装在清洗台的内部。
[0007]进一步的,所述收集件通过间隔条与清洗台构成拆卸结构,且间隔条与收集件之间为卡合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网通过连接板与凹槽构成卡合结构,且把手与连接板之间为焊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开合件包括凸块、可视盖和铰链,且可视盖的一侧设置有凸块,所述可视盖的另一侧设置有铰链。
[0010]进一步的,所述可视盖通过铰链与清洗台之间为合页连接,且可视盖为圆弧形。
[0011]进一步的,所述间隔条包括柔性网、固定口、搁置板和嵌入槽,且搁置板的顶端设置有固定口,所述搁置板的底端设置有柔性网,且搁置板两侧底端设置有固定口。
[0012]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口与搁置板之间为嵌入式连接,且收集件的两侧设置有等距嵌入槽不少于7组。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该内镜清洗工作站辅助装置依据合页原理,使用者移动凸块带动可视盖进行合页旋转,与清洗台进行开合运动,在设备运动时,使用者通过可视盖在设备运动时进行观察内镜清洗情况,为使用者带来了便利。
[0015]1.本技术将搁置板固定卡合在嵌入槽的顶端,将内镜通过固定口放置在柔性网内部,便于使用者通过内镜清洗数量进行搁置板调整,避免内镜之间发生碰撞,有效减少内镜出现模糊、损坏的情况发生。
[0016]2.本技术将凹槽卡合安装在清洗台内部,凹槽与清洗台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通过把手移动连接板,将固定网卡合放置在清洗台内部,设备启动时,通过固定网收集设备内部的颗粒物,便于使用者清理,便于下次使用时进行清理消毒。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收集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开合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间隔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支架;2、清洗台;3、收集件;301、把手;302、连接板;303、固定网;304、凹槽;4、间隔条;401、柔性网;402、固定口;403、搁置板;404、嵌入槽;5、开合件;501、凸块;502、可视盖;503、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0022]如图1

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内镜清洗工作站辅助装置,包括清洗台2和收集件3,支架1的底端设置有清洗台2,且清洗台2的内部设置有收集件3,收集件3的内部设置有间隔条4,且收集件3的顶端设置有开合件5,收集件3包括把手301、连接板302、固定网303和凹槽304,且连接板302的顶端两侧设置有把手301,连接板302的底端设置有固定网303,且固定网303的底端设置有凹槽304,支架1与清洗台2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收集件3嵌入安装在清洗台2的内部,固定网303通过连接板302与凹槽304构成卡合结构,且把手301与连接板302之间为焊接,该形状为口字型固定焊接安装在把手301顶端,连接板302底端固定安装矩形固定网303,固定网303底端安装等状凹槽304,凹槽304卡合安装在清洗台2内部,凹槽304与清洗台2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通过把手301移动连接板302,将固定网303卡合放置在清洗台2内部,设备启动时,通过固定网303收集设备内部的颗粒物,便于使用者清理,便于下次使用时进行清理消毒。
[0023]如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内镜清洗工作站辅助装置,开合件5包括凸块501、可视盖502和铰链503,且可视盖502的一侧设置有凸块501,可视盖502的另一侧设置有铰链503,可视盖502通过铰链503与清洗台2之间为合页连接,且可视盖502为圆弧形。该形状为圆弧形的可视盖502安装在铰链503一侧,可视盖502另一侧固定安装凸块501,铰链503另一侧固定安装清洗台2,依据合页原理,使用者移动凸块501带动可视盖502
进行合页旋转,与清洗台2进行开合运动,在设备运动时,使用者通过可视盖502在设备运动时进行观察内镜清洗情况,为使用者带来了便利。
实施例2
[0024]如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内镜清洗工作站辅助装置,收集件3通过间隔条4与清洗台2构成拆卸结构,且间隔条4与收集件3之间为卡合连接,间隔条4包括柔性网401、固定口402、搁置板403和嵌入槽404,且搁置板403的顶端设置有固定口402,搁置板403的底端设置有柔性网401,且搁置板403两侧底端设置有固定口402,固定口402与搁置板403之间为嵌入式连接,且收集件3的两侧设置有等距嵌入槽404不少于7组。收集件3通过间隔条4与清洗台2构成拆卸结构,且间隔条4与收集件3之间为卡合连接,该柔性网401的顶端固定安装搁置板403,搁置板403内部嵌入安装形状为矩形的固定口402,收集件3的两侧内壁嵌入安装等距嵌入槽404不少于7组,将搁置板403固定卡合在嵌入槽404的顶端,将内镜通过固定口402放置在柔性网401内部,便于使用者通过内镜清洗数量进行搁置板403调整,避免内镜之间发生碰撞,有效减少内镜出现模糊、损坏的情况发生。
[0025]综上,该内镜清洗工作站辅助装置,使用时,首先将凹槽304卡合安装在清洗台2内部,凹槽304与清洗台2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通过把手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镜清洗工作站辅助装置,包括支架(1)、清洗台(2)和收集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底端设置有清洗台(2),且清洗台(2)的内部设置有收集件(3),所述收集件(3)的内部设置有间隔条(4),且收集件(3)的顶端设置有开合件(5),所述收集件(3)包括把手(301)、连接板(302)、固定网(303)和凹槽(304),且连接板(302)的顶端两侧设置有把手(301),所述连接板(302)的底端设置有固定网(303),且固定网(303)的底端设置有凹槽(3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清洗工作站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与清洗台(2)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收集件(3)嵌入安装在清洗台(2)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清洗工作站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件(3)通过间隔条(4)与清洗台(2)构成拆卸结构,且间隔条(4)与收集件(3)之间为卡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清洗工作站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网(303)通过连接板(302)与凹槽(304)构成卡合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俊强李超温俊垒许凯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三强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