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提供一种进风罩以及新风装置,包括相邻设置的侧壁和底壁,侧壁围设于底壁以形成容纳腔,且侧壁还开设有第一进风口;此外,进风罩还包括分流筋条,分流筋条设置于容纳腔内,且分流筋条朝向第一进风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弧面,外界空气能够接触到第一弧面从而实现降低气流流速的目的,且第一弧面还可以对容纳腔内的气流起到导引效果。另外,第一弧面还开设有贯穿的通孔,从而使得当容纳腔内的气流接触到第一弧面后,能够从通孔处流出,从而以分散气流的方式进一步减少气流的流速,以解决现有的新风装置在进风时,气流流速过快的问题。气流流速过快的问题。气流流速过快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进风罩以及新风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进风罩以及新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如今,普通空调只能换热循环室内空气,当用户关门窗的时候,随着时间的推移,空气质量会越来越差,就会导致用户体验下降;而新风装置能够在不开窗的情况下实现室内室外空气循环。因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含有新风装置的空调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并且也逐渐成为空调领域的标配。
[0003]然而,外界的风在离心风机的作用下进入现有的新风装置内后,由于气流流速过快,因此气流会直接冲击到进风罩的腔体内壁,造成严重冲击的同时还会不断的在腔体内反弹,从而使得腔体内的风不断被消耗导致风量下降,以造成气流损失,并影响新风装置的换气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进风罩以及新风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新风装置在进风时,气流流速过快的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进风罩,包括:
[0006]相邻设置的侧壁和底壁,所述侧壁围设于所述底壁以形成容纳腔,且所述侧壁开设有第一进风口;
[0007]分流筋条,所述分流筋条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分流筋条朝向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弧面,所述第一弧面开设有贯穿的通孔。
[0008]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弧面沿远离所述第一进风口的方向凹陷设置。
[0009]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分流筋条远离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弧面,所述第二弧面沿远离所述第一进风口的方向凹陷设置,其中,所述第二弧面和所述第一弧面间隔设置,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第一弧面和所述第二弧面。
[0010]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周向的侧壁在所述分流筋条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弧面内。
[0011]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分流筋条沿远离所述底壁的方向延伸设置,且所述分流筋条在所述侧壁上的投影位于所述侧壁内。
[0012]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分流筋条位于所述容纳腔的中轴线远离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一侧。
[0013]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壁、所述侧壁和所述分流筋条一体成型。
[0014]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新风装置,包括:
[0015]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进风罩,所述进风罩为泡沫结构;
[0016]第一蜗壳,所述第一蜗壳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蜗壳内设置有新风管和导流圈;
[0017]第二蜗壳,所述第二蜗壳连接于所述第一蜗壳,所述第二蜗壳内设置有离心风轮;
[0018]过滤网架,所述过滤网架设置于所述第一蜗壳和所述第二蜗壳之间;
[0019]泡沫件,所述泡沫件包设于所述第一蜗壳、所述第二蜗壳和所述过滤网架,且连接于所述进风罩,以保温新风装置内的气流。
[0020]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罩朝向所述泡沫件的一侧设置有凹陷部,所述泡沫件朝向所述进风罩的一侧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能够卡设于所述凹陷部,以使所述泡沫件固定连接于所述进风罩。
[0021]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新风装置还包括保温海绵,所述保温海绵设置于所述进风罩和所述泡沫件之间,和/或所述保温海绵设置于所述进风罩和所述泡沫件的连接处。
[002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进风罩,包括相邻设置的侧壁和底壁,侧壁围设于底壁以形成容纳腔,且侧壁还开设有第一进风口,从而使得外界环境的空气能够在现有的离心风机作用下,通过第一进风口进入到容纳腔内,以实现进风罩的进风功能。
[0023]此外,进风罩还包括分流筋条,分流筋条设置于容纳腔内,且分流筋条朝向第一进风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弧面,因此可以理解,从第一进风口进入到容纳腔内的外界空气能够接触到第一弧面,从而实现降低气流流速的目的;同时,本申请还能够通过第一弧面对容纳腔内的气流起到导引效果,以避免进入到容纳腔内的气流会不断的在腔体内反弹,造成气流损失的问题。
[0024]另外,第一弧面还开设有贯穿的通孔,从而使得当容纳腔内的气流接触到第一弧面后,能够从通孔处流出,从而以分散气流的方式进一步减少气流的流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新风装置由于进气时气流流速过快,因此气流会直接冲击到进风罩的腔体内壁,造成严重冲击的同时还会不断的在腔体内反弹,从而使得腔体内的风不断被消耗导致风量下降,以造成气流损失,并影响新风装置的换气效果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申请及其有益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进行说明。其中,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部分。
[0027]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新风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为现有技术中的进风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进风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进风罩的俯视图。
[0031]图5为图4所示的进风罩的内部气流流向结构示意图。
[0032]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进风罩的俯视图。
[0033]图7为图6所示的进风罩的内部气流流向结构示意图。
[0034]图8为现有技术中的新风装置和保温外壳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35]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风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7]现如今,普通空调只能换热循环室内空气,当用户关门窗的时候,随着时间的推移,空气质量会越来越差,就会导致用户体验下降;而新风装置能够在不开窗的情况下实现室内室外空气循环。因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含有新风装置的空调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并且也逐渐成为空调领域的标配。
[0038]请参阅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新风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现有技术中的新风装置通常包括进风罩10、过滤网架20、第一蜗壳30、离心风轮40以及第二蜗壳50,当现有的新风装置实现室内室外空气循环时,会通过进风罩10进风,进入到进风罩10内的风在离心风轮40的带动下,则会逐经过滤网架20、第一蜗壳30、离心风轮40以及第二蜗壳50,并最终将室外的新鲜空气流入室内,以改善室内环境的空气质量。
[0039]此外,请结合图2,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进风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在现有技术中,风进入至进风罩10后,由于气流流速过快,因此气流会直接冲击到进风罩10的腔体内壁,造成严重冲击的同时还会不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风罩(100),其特征在于,包括:相邻设置的侧壁(120)和底壁(110),所述侧壁(120)围设于所述底壁(110)以形成容纳腔(130),且所述侧壁(120)开设有第一进风口(121);分流筋条(140),所述分流筋条(140)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30)内,且所述分流筋条(140)朝向所述第一进风口(12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弧面(141),所述第一弧面(141)开设有贯穿的通孔(14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罩(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面(141)沿远离所述第一进风口(121)的方向凹陷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罩(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筋条(140)远离所述第一进风口(121)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弧面(143),所述第二弧面(143)沿远离所述第一进风口(121)的方向凹陷设置,其中,所述第二弧面(143)和所述第一弧面(141)间隔设置,且所述通孔(142)贯穿所述第一弧面(141)和所述第二弧面(14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罩(100),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121)周向的侧壁(120)在所述分流筋条(140)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弧面(141)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罩(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筋条(140)沿远离所述底壁(110)的方向延伸设置,且所述分流筋条(140)在所述侧壁(120)上的投影位于所述侧壁(120)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罩(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筋条(140)位于所述容纳腔(130)的中轴线远离所述第一进风口(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思全,刘路长,张勇,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