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E废弃塑料改性剂及其改性还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9123 阅读:3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PE废弃塑料改性剂及其改性还原方法,先将废弃塑料分类得到PE废弃塑料,然后粉碎、清洗、脱水和烘干除湿后得到PE废弃塑料原料,对PE废弃塑料原料检测,根据测得的熔融指数、密度等数据配制改性剂,将配制好的改性剂与PE废弃塑料原料混合,升温使PE废弃塑料原料与改性剂接枝反应,然后常温冷却后造粒得PE改性还原料。改性剂用量为混合后总重量的2.5-5%,改性剂原料配方以重量比表示包括以下组分:聚乙烯-马来酸酐10-20%,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树脂20-25%,钛酸酯偶联剂10-20%,石蜡油20-40%,硫酸亚铁5-10%。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加工后的PE改性还原料的质量达到或近似PE全新料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PE废弃塑料改性剂及其改性还原方法,属于材料加工

技术介绍
现有的PE废弃塑料再生方法, 一般是将PE废弃塑料重新加热塑化,使其进入粘 流状态后再切粒而加以利用的方法。该方法由于PE废弃塑料高温受热不均,使大分子 链解聚,损耗了 PE废弃塑料中部份原有的改性剂,甚至碳化,大大破坏了PE废弃塑 料的机械性能。并且传统的PE废弃塑料加工方法是在带水份的情况下进行加工的,由 于带水份的加热方法会使塑料进一步老化和碳化。因此,用该方法加工出的PE再生塑 料品质低劣。例如专利CN200610132454.X虽然提到了对聚碳酸酯次料和聚碳酸酯/丙 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次料进行改性的配方,但该配方复杂,且废弃 塑料加工方法未作改进,没有改变传统废弃塑料加工方法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提出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无 污染、无排放的一种PE废弃塑料改性剂及其改性还原方法,使加工后的PE改性还原 料的质量达到或近似于PE全新塑料原料的品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PE废弃塑料改性还原方法,首先将废弃塑料分类得到 PE废弃塑料,然后粉碎、清洗、脱水和烘干除湿后得到PE废弃塑料原料,将PE废弃 塑料原料进行检测,根据测得的熔融指数、密度和拉伸强度数据配制改性剂,将配制好 的改性剂与PE废弃塑料原料混合,在常温下升温至80—IO(TC,使PE废弃塑料原料与 改性剂接枝反应,然后常温冷却,最后用塑料造粒机造粒制得PE改性还原料;其特征 在于上述改性剂用量为混合后总重量的2.5 — 5%,改性剂原料配方以重量比表示包括 以下组分聚乙烯-马来酸酐 10—20%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树脂 20—25 %钛酸酯偶联剂 10—20%4石蜡油 20—40% 硫酸亚铁 5-10%。如上所述的PE废弃塑料改性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改性剂配方还包括重量比为 5—10%的多酚抗氧剂1010。如上所述的PE废弃塑料改性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改性剂原料配方以重量比表示包括以下组分聚乙烯-马来酸酐14—16%,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树脂22—24%,钛 酸酯偶联剂14—18%,石蜡油30—35%,硫酸亚铁7-8%。如上所述的PE废弃塑料改性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配制工艺为采用剂量混配工艺,将上述改性剂原料按配方比例投入高速高温混料机中混合均匀后,出 料冷却待用。如上所述的PE废弃塑料改性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是在165—210'C温度下完成造粒。如上所述的PE废弃塑料改性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料在造粒过程中的造粒时间为10 — 15分钟。如上所述的PE废弃塑料改性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接枝料经造粒得到质量相对一致的PE改性还原料。一种PE废弃塑料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改性剂与PE废弃塑料原料混合后,改性剂用量占混合后总重量的2.5 — 5%,改性剂原料配方以重量比表示包括以下组分聚乙烯-马来酸酐 10—20%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树脂 20—25 %钛酸酯偶联剂 10—20%石蜡油 20—40%硫酸亚铁 5-10%。如上所述的PE废弃塑料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改性剂配方还包括重量比为5_10% 的多酚抗氧剂1010。如上所述的PE废弃塑料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改性剂原料配方以重量比表示包括 以下组分聚乙烯-马来酸酐14一16%,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树脂22—24%,钛酸酯偶 联剂14—18%,石蜡油30—35%,硫酸亚铁7-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可以改善PE废弃塑料的加工性能,提高制品强度、韧度,增加PE废弃塑料的使用价值。由于在该方法中向PE废弃塑料里添加 了相关的改性剂,补充了 PE塑料在使用过程中损耗的一部份改性剂,使生产出的PE 废弃塑料改性还原料具备PE全新料的基本特性。PE废弃塑料中的改性剂损耗越多,改 性剂的用量也相应增加,使产品能达到或近似PE全新料所要求的质量。该改性剂可有 效的弥补PE废弃塑料中所缺乏的部分成份,使加工的产品达到保障质量、降低成本的 目的。由于在改性剂里添加了除味剂硫酸亚铁,在混料接枝改性和加温造粒过程中能和 PE废弃塑料中的氧化物化合,有效的减少和降低塑料中的异味。本专利技术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无污染、无排放,适合于PE废弃塑料改性还原 料,其质量均可以达到或近似PE全新原料的品质。专利技术人经过两年多实验和研究的配 方和方法,应用起来可以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PE废弃塑料改性还原方法如下首先将废弃塑料分类得到PE废弃塑料,然后粉碎、清洗、脱水和烘干除湿后得到PE废弃塑料原料,将PE废弃塑料原 料进行检测,根据测得的熔融指数、密度、拉伸强度等数据配制改性剂,将配制好的改 性剂与PE废弃塑料原料混合,在常温下升温至80—10(TC,使PE废弃塑料原料与改性 剂接枝反应,然后常温冷却,最后用塑料造粒机造粒制得PE改性还原料后脱水、烘干 和包装。上述改性剂用量为混合后总重量的2.5 — 5%,改性剂原料配方以重量比表示包括以 下组分聚乙烯(PE)-马来酸酐(MAH)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树脂钛酸酯偶联剂石蜡油硫酸亚铁改性剂配方中还可以添加重量比为10—20% 20—25% 10—20% 20—40% 5-10%-10%的多酚抗氧剂1010。改性剂优选配方是PE-MAH 14—16%, EVA树脂22—24%,钛酸酯偶联剂14 -18%,石蜡油30—35%,硫酸亚铁7-8%。所述改性剂配制工艺为采用剂量混配工艺,将上述改性剂原料按配方比例投入高 速高温混料机中混合均匀后,出料冷却待用。所述PE废弃塑料原料与改性剂接枝反应温度为80—10(rC。所述造粒是在165—210'C温度下完成造粒。所述混合料在造粒过程 中的造粒时间为10—15分钟;所述混合接枝料经造粒得到质量相对一致的PE改性还 原料。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改性剂配方中各组分的作用如下PE-MAH通过接枝改性提高相容性,使得PE废塑料原料中各种成分得到相容。PE 废塑料中其它组分多,成分复杂就增加PE-MAH的用量。反之,则PE-MAH用量减少。 EVA树脂增多,得到的PE改性还原料韧度增强;EVA树脂用量超过30。/。以后,强 度减弱。低于20%后,韧性减少、强度增加。钕酸酯偶联剂起偶联作用,石蜡油起润滑作用,除味剂硫酸亚铁可消除PE废弃塑 料原料中氧化物的异味,比如牛奶罐残留的乳酸异味。抗氧剂可增加PE改性还原料的寿命,不加抗氧剂,时间长改性料变脆,寿命短。 实施例1:改性剂原料配方以重量比表示包括以下组分 10% 20% 20% 40% 10%改性剂原料配方以重量比表示包括以下组分20% 25% 10% 40% 5%改性剂原料配方以重量比表示包括以下组分20% 30% 20%PE-MAH EVA树脂钛酸酯偶联剂 石蜡油 硫酸亚铁实施例2: PE-MAH EVA树脂 钛酸酯偶联剂 石蜡油 硫酸亚铁实施例3:PE-MAHEVA树脂钛酸酯偶联剂7石蜡油 20%硫酸亚铁 10%实施例4:改性剂原料配方以重量比表示包括以下组分:PE-MAH 16%EVA树脂 22%钛酸酯偶联剂 18%石蜡油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PE废弃塑料改性还原方法,首先将废弃塑料分类得到PE废弃塑料,然后粉碎、清洗、脱水和烘干除湿后得到PE废弃塑料原料,将PE废弃塑料原料进行检测,根据测得的熔融指数、密度和拉伸强度数据配制改性剂,将配制好的改性剂与PE废弃塑料原料混合,在常温下升温至80-100℃,使PE废弃塑料原料与改性剂接枝反应,然后常温冷却,最后用塑料造粒机造粒制得PE改性还原料;其特征在于:上述改性剂用量为混合后总重量的2.5-5%,改性剂原料配方以重量比表示包括以下组分: 聚乙烯-马来酸酐  10-20%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树脂 20-25% 钛酸酯偶联剂 10-20% 石蜡油 20-40% 硫酸亚铁 5-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军邓丽邓忠权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众联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