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荣光专利>正文

一种防伪瓶的防止破瓶碎屑外逸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8944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8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伪瓶的防止破瓶碎屑外逸结构,防伪瓶包括瓶颈底部外周沿设有一圈凸环的瓶体、外盖、套设于瓶颈外周的颈外套接件、颈内塞件、卡设在颈外套接件外周的盖连接座、设在颈外套接件与凸环压接处之间的下密封装置、压设在瓶颈顶面的上密封装置;颈外套接件腰身部设有螺孔,防伪瓶配设有与螺孔相适配的钥匙;下密封装置是颈外套接件的底部卡接有底密封圈,底密封圈底面与凸环顶面密合压接;颈内塞件是乙颈内塞件,乙颈内塞件为顶端设有出酒口的管状体,上密封装置是乙颈内塞件的靠顶部设有与乙颈内塞件一体化成型的顶密封环,顶密封环外径与颈外套接件对应处的内径相等。装配相对较易,封堵更严密。封堵更严密。封堵更严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伪瓶的防止破瓶碎屑外逸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酒瓶防伪封装技术,特别是一种防伪瓶的防止破瓶碎屑外逸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的酒瓶防伪封装装置形式多样,其中一种是通过开启后破坏瓶颈部以防止不法分子利用该酒瓶二次非正常封装以次充好造假,同时也要考虑破坏瓶颈后要防止玻璃屑外逸。
[0003]例如:申请号为202222310526.2,名为“一种防伪瓶的外盖防伪结构”的中国专利申请,如图1至图4所示,防伪瓶包括瓶颈底部外周沿设有一圈凸环5的瓶体2、外盖1、套设于瓶颈外周的颈外套接件6、插设在瓶颈内的颈内塞件、卡设在颈外套接件6外周的盖连接座8、设在颈外套接件6与凸环5压接处之间的下密封装置、压设在瓶颈顶面的上密封装置;颈外套接件6腰身部设有螺孔7,防伪瓶配设有与螺孔7相适配的带尖头螺杆状的钥匙4;颈外套接件6的下部的外周卡套设置有套管3,所述的盖连接座8夹设在的颈外套接件6的外壁与套管3的内壁间。
[0004]其上密封装置是瓶颈内插设有甲颈内塞件10A,甲颈内塞件10A的顶部为圆片形,圆片上设有出酒孔,圆片的直径与瓶颈外径相等,甲颈内塞件10A的下部为半圆柱状块体,半圆柱状块体部插设在瓶颈内;其下密封装置是套管3的管体内的底部设有与套管3一体化成型的底密封环9。
[0005]采用这样技术的防伪瓶的防止破瓶碎屑外逸结构当然可以使用,但其不足在于:
[0006]由于其瓶颈顶部靠甲颈内塞件10A的圆片部来封玻璃屑,圆片部的直径与瓶颈外径相等,上部封堵不够严密,由于其瓶颈底部靠与套管3一体化成型的底密封环9压接在玻璃刚性体的凸环5上来封玻璃屑,套管3本身又为硬性塑料体;如按动配合关系设置相关尺寸,封堵不够严密,如按静配合关系设置相关尺寸,装配又相对困难。现有技术的防伪瓶的防止破瓶碎屑外逸结构装配相对较难、封堵破瓶碎屑不够严密,使用效果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相对较易,封堵破瓶碎屑更严密的防伪瓶的防止破瓶碎屑外逸结构,使用效果更理想。
[0008]本技术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伪瓶的防止破瓶碎屑外逸结构,防伪瓶包括瓶颈底部外周沿设有一圈凸环的瓶体、外盖、套设于瓶颈外周的颈外套接件、插设在瓶颈内的颈内塞件、卡设在颈外套接件外周的盖连接座、设在颈外套接件与凸环压接处之间的下密封装置、压设在瓶颈顶面的上密封装置;颈外套接件腰身部设有螺孔,防伪瓶配设有与螺孔相适配的带尖头螺杆状的钥匙;所述的下密封装置是颈外套接件的底部卡接设置有底密封圈,底密封圈底面与凸环顶面密合压接;底密封圈是由内径相等且外径不等的上小下大环体组合构成的异形环体,大环体的外径与颈外套接件的底端环
形面的外径相等,小环体的外径与颈外套接件的底端环形面的内径相等;所述的颈内塞件是乙颈内塞件,乙颈内塞件为顶端设有出酒口的管状体,所述的上密封装置是乙颈内塞件的靠顶部设有与乙颈内塞件一体化成型的顶密封环,顶密封环外径与颈外套接件对应处的内径相等。
[0009]所述的颈外套接件靠上端处的内壁面设有与顶密封环压接后密合的一圈沉口台阶。
[0010]所述的底密封圈是橡胶异形环体。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以上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0012]瓶颈的顶部密封靠顶密封环12的外周面的顶密封环12与颈外套接件6内周面间的沉口台阶13间的台阶式盖压密封结构来实现;瓶颈的底部密封靠组合形的软性体的底密封圈11与颈外套接件6底面及凸环5顶面间的密合压接来实现,破瓶后的碎屑被更严密地封堵在上、下密封装置间,封堵更严密,装配也相对较容易。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0014]图1是现有技术防伪瓶封装状态的示意图;
[0015]图2是现有技术防伪瓶的拆分示意图;
[0016]图3是现有技术防伪瓶的底密封环部分的示意图;
[0017]图4是现有技术防伪瓶的甲颈内塞件部分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技术的拆分示意图;
[0019]图6是本技术进一步拆分的省略示意图;
[0020]图7是本技术中乙颈内塞件部分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8是本技术中乙颈内塞件部分的一个视向的示意图;
[0022]图9是本技术中沉口台阶部分的示意图。
[0023]附图中的标记编号说明如下:外盖1、瓶体2、套管3、钥匙4、凸环5、颈外套接件6、螺孔7、盖连接座8、底密封环9、甲颈内塞件10A、乙颈内塞件10B、底密封圈11、顶密封环12、沉口台阶13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技术的实施例,如图5至图9所示,一种防伪瓶的防止破瓶碎屑外逸结构,防伪瓶包括瓶颈底部外周沿设有一圈凸环5的瓶体2、外盖1、套设于瓶颈外周的颈外套接件6、插设在瓶颈内的颈内塞件、卡设在颈外套接件6外周的盖连接座8、设在颈外套接件6与凸环5压接处之间的下密封装置、压设在瓶颈顶面的上密封装置;颈外套接件6腰身部设有螺孔7,防伪瓶配设有与螺孔7相适配的带尖头螺杆状的钥匙4;所述的下密封装置是颈外套接件6的底部卡接设置有底密封圈11,底密封圈11底面与凸环5顶面密合压接;底密封圈11是由内径相等且外径不等的上小下大环体组合构成的异形环体,大环体的外径与颈外套接件6的底端环形面的外径相等,小环体的外径与颈外套接件6的底端环形面的内径相等;所述的颈内塞件是乙颈内塞件10B,乙颈内塞件10B为顶端设有出酒口的管状体,所述的上密封装置是乙颈内塞件10B的靠顶部设有与乙颈内塞件10B一体化成型的顶密封环12,顶密封环12
外径与颈外套接件6对应处的内径相等。
[0025]所述的颈外套接件6靠上端处的内壁面设有与顶密封环12压接后密合的一圈沉口台阶13。
[0026]所述的底密封圈11是橡胶异形环体。
[0027]显然,本技术的技术,不仅局限于酒瓶防伪封装,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瓶装液体状商品的防伪封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伪瓶的防止破瓶碎屑外逸结构,防伪瓶包括瓶颈底部外周沿设有一圈凸环的瓶体、外盖、套设于瓶颈外周的颈外套接件、插设在瓶颈内的颈内塞件、卡设在颈外套接件外周的盖连接座、设在颈外套接件与凸环压接处之间的下密封装置、压设在瓶颈顶面的上密封装置;颈外套接件腰身部设有螺孔,防伪瓶配设有与螺孔相适配的带尖头螺杆状的钥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密封装置是颈外套接件的底部卡接设置有底密封圈,底密封圈底面与凸环顶面密合压接;底密封圈是由内径相等且外径不等的上小下大环体组合构成的异形环体,大环体的外径与颈外套接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荣光
申请(专利权)人:于荣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