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池滤渣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8925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8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渣池滤渣排水结构,可以使渣池内的水顺利排入集水坑,并且不会发生堵塞。闸门设置在集水坑和渣池之间,位于集水坑的入口处;中部支墩和侧部支墩均固定在集水坑的入口处,侧部支墩位于中部支墩的两侧;中部支墩的侧面开设有中部支墩卡槽,侧部支墩的侧面开设有侧部支墩卡槽,侧部支墩卡槽和中部支墩卡槽相对设置;凸台固定在集水坑的入口处,位于中部支墩和侧部支墩之间;混凝土墙固定在中部支墩和侧部支墩的顶部;混凝土墙为两堵,并排设置;钢筋笼设置在中部支墩和侧部支墩之间,钢筋笼的两侧分别插装在侧部支墩卡槽和中部支墩卡槽中,钢筋笼的顶部位于两堵混凝土墙之间,钢筋笼的底部设置于凸台中;钢筋笼内装有鹅卵石。内装有鹅卵石。内装有鹅卵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渣池滤渣排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渣池滤渣排水结构,主要用于垃圾焚烧发电厂、火电厂的渣池中。

技术介绍

[0002]在垃圾焚烧发电厂,设有垃圾池及渣池两处储料装置,垃圾池内存储垃圾进行发酵,渣池内则存储炉渣。存储在垃圾池内的垃圾,经过炉排焚烧后会产生炉渣,炉渣经锅炉水浴式除渣机冷却后卸入渣池内暂存。渣池内炉渣采用液压灰渣抓斗起重机装车外运,进行综合利用或填埋。渣池上方设抓斗桥式起重机,用于炉渣的整理和装运。
[0003]在垃圾焚烧发电厂实际运行中,一台750吨/天的机械炉排焚烧炉,每天会产生将近200吨炉渣。产生的炉渣,经水浴式除渣机冷却后通过捞渣机进去渣池内进行暂存。由于冷却后的炉渣含水量非常高,以此渣池内经常会积水。
[0004]为将渣池内水排出,在渣池间一段设置集水坑,集水坑深度约1.5m。在集水坑内放置抽水泵将水排出。在实际运行中,集水坑内的水含渣量太大,导致无法顺利泵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渣池滤渣排水结构,可以使渣池内的水顺利排入集水坑,并且不会发生堵塞。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渣池滤渣排水结构,包括集水坑和渣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闸门,闸门设置在集水坑和渣池之间,位于集水坑的入口处;闸门包括中部支墩、侧部支墩、凸台、混凝土墙、钢筋笼和鹅卵石;中部支墩和侧部支墩均固定在集水坑的入口处,侧部支墩位于中部支墩的两侧;中部支墩的侧面开设有中部支墩卡槽,侧部支墩的侧面开设有侧部支墩卡槽,侧部支墩卡槽和中部支墩卡槽相对设置;凸台固定在集水坑的入口处,位于中部支墩和侧部支墩之间;混凝土墙固定在中部支墩和侧部支墩的顶部;混凝土墙为两堵,并排设置;钢筋笼设置在中部支墩和侧部支墩之间,钢筋笼的两侧分别插装在侧部支墩卡槽和中部支墩卡槽中,钢筋笼的顶部位于两堵混凝土墙之间,钢筋笼的底部设置于凸台中;钢筋笼内装有鹅卵石。
[0007]本技术所述的中部支墩和侧部支墩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
[0008]本技术所述的凸台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
[0009]本技术所述的凸台上设置有凸台卡槽,钢筋笼的底部设置于凸台卡槽中。
[001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方便检修,可以有效地滤渣,并将渣池内的积水排入集水坑,并且不会发生堵塞。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钢筋笼和鹅卵石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钢筋笼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部支墩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侧部支墩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8]本技术实施例包括闸门、集水坑5和渣池6。
[0019]闸门设置在集水坑5和渣池6之间,位于集水坑5的入口处。闸门包括中部支墩1、侧部支墩2、凸台3、混凝土墙4、钢筋笼7和鹅卵石8。
[0020]中部支墩1和侧部支墩2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内配有纵筋及箍筋,大小约900x1400,可根据渣池6的宽度确定中部支墩1的长度。中部支墩1和侧部支墩2均固定在集水坑5的入口处,侧部支墩2位于中部支墩1的两侧。中部支墩1的侧面开设有中部支墩卡槽11,侧部支墩2的侧面开设有侧部支墩卡槽21,侧部支墩卡槽21和中部支墩卡槽11相对设置。
[0021]凸台3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固定在集水坑5的入口处,位于中部支墩1和侧部支墩2之间。凸台3上设置有凸台卡槽。
[0022]混凝土墙4固定在中部支墩1和侧部支墩2的顶部,连接各支墩,提高结构的整体性。混凝土墙4为两堵,并排设置。
[0023]钢筋笼7采用三级钢制作而成,钢筋直径22mm,间距100mm,钢筋之间采用点焊焊牢,并设可开启式顶盖,钢筋表面均需做防腐防锈处理。钢筋笼7设置在中部支墩1和侧部支墩2之间,钢筋笼7的两侧分别插装在侧部支墩卡槽21和中部支墩卡槽11中,钢筋笼7的顶部位于两堵混凝土墙4之间,钢筋笼7的底部设置于凸台卡槽中,如此钢筋笼7的底部就设置于凸台3中。混凝土墙4还用于固定钢筋笼7顶部,防止堆载时物料对钢筋笼的撞击使钢筋笼发生移动或者倾倒。凸台3固定钢筋笼7的位置,防止堆载时物料对钢筋笼的撞击使钢筋笼发生移动。
[0024]钢筋笼7内装有级配良好的鹅卵石8,可有效过滤水中的炉渣。
[0025]土建施工时,在集水坑5入口处设置闸门。在钢筋笼7内放入级配良好的鹅卵石8,通过渣吊将装有鹅卵石的钢筋笼7放入中部支墩1和侧部支墩2之间,渣池内的水可通过闸门内鹅卵石8过滤顺利排入集水坑。
[0026]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技术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渣池滤渣排水结构,包括集水坑和渣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闸门,闸门设置在集水坑和渣池之间,位于集水坑的入口处;闸门包括中部支墩、侧部支墩、凸台、混凝土墙、钢筋笼和鹅卵石;中部支墩和侧部支墩均固定在集水坑的入口处,侧部支墩位于中部支墩的两侧;中部支墩的侧面开设有中部支墩卡槽,侧部支墩的侧面开设有侧部支墩卡槽,侧部支墩卡槽和中部支墩卡槽相对设置;凸台固定在集水坑的入口处,位于中部支墩和侧部支墩之间;混凝土墙固定在中部支墩和侧部支墩的顶部;混凝土墙为两堵,并排设置;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东毛建飞周若虚李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