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身前部传力结构及车辆,所述车身前部传力结构包括在车身的左右两侧均设置的机舱纵梁和门槛梁,以及连接于两侧门槛梁之间的座椅横梁;机舱纵梁贯穿前围设置,并延伸至与座椅横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身前部传力结构,通过机舱纵梁贯穿前围设置,并延伸至与座椅横梁连接,利于提高传力结构的完整性,在车辆发生正碰时,碰撞力在经由机舱纵梁向后传递的同时,还能够传递至前围、门槛梁及座椅横梁,使得碰撞力在整车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连续地分散传递,从而利于提高车身前部的传力效果,并减少前围的入侵量,进而提高车身前部的安全性。而提高车身前部的安全性。而提高车身前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前部传力结构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车身前部传力结构;同时,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该车身前部传力结构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为提高车辆的安全性通常在车身上设置传力结构。其中机舱纵梁作为传力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前端连接在车身的前围处,机舱纵梁后段通过纵梁根部的扭力盒结构将碰撞力分别传递至门槛梁及左右上纵梁,而正对机舱纵梁位置的受力则通过左右纵梁传递至座椅横梁。
[0003]但上述常规的传力结构在车辆发生正碰时,机舱纵梁的传力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使得机舱纵梁对碰撞力的吸能不充分,进而容易发生前围入侵量超标的问题,从而影响乘员的安全。虽然通过设置扭力盒结构利于提高传力效果,但对车身底部前端空间的占用量较大,从而不利于电池的布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车身前部传力结构,以提高车身前部的传力效果,并减少前围的入侵量,而能够提高车身前部的安全性。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车身前部传力结构,包括在车身的左右两侧均设置的机舱纵梁和门槛梁,以及连接于两侧所述门槛梁之间的座椅横梁;所述机舱纵梁贯穿前围设置,并延伸至与所述座椅横梁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机舱纵梁与所述门槛梁之间设有第一传力部,所述第一传力部位于所述机舱纵梁与所述前围连接的部位,且所述第一传力部与所述前围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力部包括第一传力板,所述第一传力板具有沿整车前后方向延伸的横向部分,以及沿整车上下方向延伸的纵向部分;所述横向部分贴设在所述前围底部,并与所述门槛梁相连,所述纵向部分与所述门槛梁及A柱均相连。
[0009]进一步的,所述机舱纵梁与A柱之间设有第二传力部,所述第二传力部位于所述机舱纵梁与所述前围连接的部位,且所述第二传力部与所述前围连接。
[0010]进一步的,在两侧的所述机舱纵梁之间连接有前围横梁,所述前围横梁位于所述前围前侧,并与所述前围相连。
[0011]进一步的,沿整车前后方向,所述前围横梁的两端分别具有向前凸出的凸出部分,且沿指向同一端的所述机舱纵梁的方向,所述凸出部分的凸出长度渐大设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前围具有供所述机舱纵梁穿过的通孔,以及沿所述通孔的边缘设置的翻边,所述前围通过所述翻边与所述机舱纵梁相连。
[0013]进一步的,所述座椅横梁包括沿整车前后方向间隔布置的前横梁和后横梁;所述前横梁具有供所述机舱纵梁穿过的缺口,所述机舱纵梁与所述后横梁的前端相连。
[0014]进一步的,沿整车前后方向,所述机舱纵梁具有位于所述前围前侧的吸能部分,以及位于所述前围后侧的后部部分;
[0015]所述吸能部分的后端具有向下凸出的外凸部分,且沿指向所述前围的方向,所述外凸部分的凸出长度渐大设置。
[001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17]本技术所述的车身前部传力结构,通过机舱纵梁贯穿前围设置,并延伸至与座椅横梁连接,利于提高传力结构的完整性,在车辆发生正碰时,碰撞力在经由机舱纵梁向后传递的同时,还能够传递至前围、门槛梁及座椅横梁,使得碰撞力在整车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连续地分散传递,从而提高车身前部的传力效果,并减少前围的入侵量,进而提高车身前部的安全性。
[0018]此外,第一传力部利于碰撞力由机舱纵梁传递至门槛梁和前围,进一步提高对碰撞力的分散传递效果。第一传力板中横向部分和纵向部分的结构简单,利于将碰撞力传递至门槛梁及前围的A柱,而能够提高传力结构的强度,从而减小前围在正碰时的入侵量。通过设置第二传力部,利于机舱纵梁上的碰撞力直接传递至A柱,进一步提高传力分散效果,从而减小前围在正碰时的入侵量。前围横梁的设置,利于提高前围的结构强度及传力效果。前围横梁两端的凸出部分,利于引导碰撞力在该处的传递分散效果,且凸出部分的结构简单,易于布置实施。
[0019]另外,通孔利于机舱纵梁穿过,翻边利于机舱纵梁和前围的连接,同时,还能够起到较好的密封效果,而利于满足机舱密封性的要求。前横梁和后横梁的设置利于提高座椅横梁的使用效果,机舱增量穿过前横梁,且于后横梁的前端相连,利于进一步提高传力结构的结构强度,而进一步提高传力结构的承力能力。机舱纵梁中吸能部分和后部部分的设置,利于保证正碰时机舱纵梁的溃缩趋势,同时还利于加强机舱纵梁的承力能力。
[0020]另外,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上设有如上所述的车身前部传力结构。
[0021]本技术所述的车辆,通过设置如上所述的车身前部传力结构,利于提高车身前部在正碰时的传力效果,从而利于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2]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车身前部传力结构在其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车身前部传力结构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车身前部传力结构的部分传力路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机舱纵梁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前围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一传力板和第二传力板在其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一传力板和第二传力板在其一视角下的结构示
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1、前地板;101、中通道;2、机舱纵梁;201、吸能部分;202、后部部分;203、外凸部分;3、前围;301、通孔;302、翻边;4、前围横梁;401、凸出部分;5、座椅横梁;501、前横梁;502、后横梁;6、门槛梁;7、第一传力板;701、纵向部分;702、横向部分;703、加强筋;8、第二传力板;9、A柱;10、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背”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另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是以汽车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为基准进行定义的。其中,汽车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前部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车身的左右两侧均设置的机舱纵梁(2)和门槛梁(6),以及连接于两侧所述门槛梁(6)之间的座椅横梁(5);所述机舱纵梁(2)贯穿前围(3)设置,并延伸至与所述座椅横梁(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纵梁(2)与所述门槛梁(6)之间设有第一传力部,所述第一传力部位于所述机舱纵梁(2)与所述前围(3)连接的部位,且所述第一传力部与所述前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部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力部包括第一传力板(7),所述第一传力板(7)具有沿整车前后方向延伸的横向部分(702),以及沿整车上下方向延伸的纵向部分(701);所述横向部分(702)贴设在所述前围(3)底部,并与所述门槛梁(6)相连,所述纵向部分(701)与所述门槛梁(6)及A柱(9)均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纵梁(2)与A柱(9)之间设有第二传力部,所述第二传力部位于所述机舱纵梁(2)与所述前围(3)连接的部位,且所述第二传力部与所述前围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两侧的所述机舱纵梁(2)之间连接有前围横梁(4),所述前围横梁(4)位于所述前围(3)前侧,并与所述前围(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飞宇,刘世根,宗辉,朱爱华,朱文胜,潘如顺,刘星,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长城汽车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