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8849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具有散热功能的手机体积较大,不方便携带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手机,包括:手机本体、壳体、吸热部和散热部;壳体表面开有空腔且该空腔的形状大小去手机本体相适配,手机本体嵌套在壳体空腔内,壳体背板两侧分别国接有吸热部和散热部,吸热部贴紧手机本体远离屏幕的端面,吸热部与散热部内部填充导热液且二者之间通过管路形成一个闭合的通路。通过吸热部和散热部的相互配合,手机本体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被吸热部吸收,利用对流效应吸热部会将手机本体散发的热量源源不断地吸收然后通过导热液循环至散热部,其结构简单,工作步骤简洁,且使用的零件较少进而手机体积较小,方便携带。方便携带。方便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手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机,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手机。

技术介绍

[0002]手机,全称为移动电话或无线电话,通常称为手机,原本只是一种通讯工具,早期又有大哥大的俗称,是可以在较广范围内使用的便携式电话终端,手机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手机内部各类元器件产生大量的热无法快速散失,容易导致手机出现高温损坏的问题,降低了手机的使用寿命,这就需要使用一种对手机进行散热的散热壳,从而对手机进行更好的保护。
[0003]申请号为201921717358.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手机,包括手机本体,所述手机本体的底部卡接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夹紧套,所述夹紧套与固定壳之间设置有散热管,所述固定壳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孔洞,所述孔洞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远离固定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固定壳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水箱。本技术通过手机本体、固定壳、夹紧套、散热管、孔洞、固定框、支撑柱、风扇、水箱、水泵、出水管和进水管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手机进行快速散热的目的,更好的对手机内部中的元器件进行防护,从而延长了手机的使用寿命,进而更好的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0004]但此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该手机虽然具有良好的散热功能,但其结构复杂,工作步骤繁冗,且使用的零件较多导致手机体积较大,不方便携带,导致该手机在实际使用时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具有散热功能的手机体积较大,不方便携带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手机。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手机,包括:手机本体、壳体、吸热部和散热部;壳体表面开有空腔且该空腔的形状大小去手机本体相适配,手机本体嵌套在壳体空腔内,壳体背板两侧分别国接有吸热部和散热部,吸热部贴紧手机本体远离屏幕的端面,吸热部与散热部内部填充导热液且二者之间通过管路形成一个闭合的通路。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吸热部和散热部的相互配合,手机本体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被吸热部吸收,利用对流效应导热液在吸热部和散热部之间循环,如此设计,吸热部会将手机本体散发的热量源源不断地吸收然后通过导热液循环至散热部,其结构简单,工作步骤简洁,且使用的零件较少进而手机体积较小,方便携带。
[0009]较佳的,还包括隔热板,隔热板形状大小与壳体背板适配且固定连接于壳体背板。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板可以避免吸热部和散热部之间不经过管路进行的热量传递进而避免对流效应失效,保证了散热效果。
[0011]较佳的,散热部的具体形式为蛇形管,蛇形管固定连接于隔热板远离吸热部的一侧面。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蛇形管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
[0013]较佳的,蛇形管上还设置有0形环,0形环位于壳体背板的中部且垂直于壳体背板,0形环与蛇形管之间形成闭合的通路。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0形环既增加了蛇形管的散热面积,又具有指环扣的功能,使用手机时,手指穿入0形环使手机不易掉落。
[0015]较佳的,还包括散热凸起,0形环外圆周面固接有多个散热凸起。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凸起的作用在于进一步增强散热效果。
[0017]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吸热部和散热部的相互配合,手机本体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被吸热部吸收,利用对流效应导热液在吸热部和散热部之间循环,如此设计,吸热部会将手机本体散发的热量源源不断地吸收然后通过导热液循环至散热部,其结构简单,工作步骤简洁,且使用的零件较少进而手机体积较小,方便携带。隔热板可以避免吸热部和散热部之间不经过管路进行的热量传递进而避免对流效应失效,保证了散热效果。蛇形管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0形环既增加了蛇形管的散热面积,又具有指环扣的功能,使用手机时,手指穿入0形环使手机不易掉落。散热凸起的作用在于进一步增强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9]图1是手机正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手机背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吸热部和散热部闭合回路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1、手机本体;2、壳体;3、吸热部;4、散热部;401、0形环;402、散热凸起;5、隔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0025]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手机,如图1

4所示,包括:手机本体1、壳体2、吸热部3和散热部4;壳体2表面开有空腔且该空腔的形状大小去手机本体1相适配,手机本体1嵌套在壳体2空腔内,壳体2背板两侧分别国接有吸热部3和散热部4,吸热部3贴紧手机本体1远离屏幕的端面,吸热部3与散热部4内部填充导热液且二者之间通过管路形成一个闭合的通路。还包括隔热板5,隔热板5形状大小与壳体2背板适配且固定连接于壳体2背板。散热部4的具体形式为蛇形管,蛇形管固定连接于隔热板5远离吸热部3的一侧面。蛇形管上还设置有0形环401,0形环401位于壳体2背板的中部且垂直于壳体2背板,0形环401与蛇形管之间形成闭合的通路。还包括散热凸起402,0形环401外圆周面固接有多个散热凸起402。
[0026]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吸热部3和散热部4的相互配合,手机本体1使
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被吸热部3吸收,利用对流效应导热液在吸热部3和散热部4之间循环,如此设计,吸热部3会将手机本体1散发的热量源源不断地吸收然后通过导热液循环至散热部4,其结构简单,工作步骤简洁,且使用的零件较少进而手机体积较小,方便携带。隔热板5可以避免吸热部3和散热部4之间不经过管路进行的热量传递进而避免对流效应失效,保证了散热效果。蛇形管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0形环401既增加了蛇形管的散热面积,又具有指环扣的功能,使用手机时,手指穿入0形环401使手机不易掉落。散热凸起402的作用在于进一步增强散热效果。
[0027]工作原理:手机本体1使用时散发的热量传递给紧贴手机本体1的吸热部3,吸热部3处的导热液吸热温度升高,在对流效应的作用下,吸热后的高温导热液开始向散热部4流动,而原本处于散热部4的低温导热液同时流向吸热部3,进而形成循环达到降温的目的。
[0028]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机本体、壳体、吸热部和散热部;壳体表面开有空腔且该空腔的形状大小去手机本体相适配,手机本体嵌套在壳体空腔内,壳体背板两侧分别国接有吸热部和散热部,吸热部贴紧手机本体远离屏幕的端面,吸热部与散热部内部填充导热液且二者之间通过管路形成一个闭合的通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热板,隔热板形状大小与壳体背板适配且固定连接于壳体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正
申请(专利权)人:唯科终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