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供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28817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供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供电系统。其中,该电池供电系统,包括:电池模块、第一保险模块、第二保险模块、负载输出模块和电池管理模块;其中,电池模块的正极分别与第一保险模块的第一端和第二保险模块的第一端连接,第一保险模块的第二端与负载输出模块的正极连接,第二保险模块的第二端与电池管理模块的正极连接,电池模块的负极分别与负载输出模块的负极和电池管理模块的负极连接。采用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提高电池供电系统检修时的便利性。池供电系统检修时的便利性。池供电系统检修时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供电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供电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供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池供电系统可以为连接的负载电路提供电能,上位机通过与电池供电系统中的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进行连接通信,可以对电池供电系统中的电池进行管理。
[0003]相关技术中,电池供电系统中的电池需要经过总熔断器分别给BMS和负载电路供电,因此,在电池供电系统出现故障导致总熔断器断开的情况下,电池无法给BMS供电,从而导致上位机无法与BMS进行连接通信,无法通过BMS进行故障诊断,导致电池供电系统检修时的便利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供电系统及终端,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电池供电系统检修时的便利性。
[0005]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供电系统,包括:电池模块、第一保险模块、第二保险模块、负载输出模块和电池管理模块;其中,
[0006]所述电池模块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一保险模块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保险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保险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负载输出模块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保险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的正极连接,所述电池模块的负极分别与所述负载输出模块的负极和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的负极连接。
[0007]可选地,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管理模块包括直流降压模块和电池管理总控模块;其中,
[0008]所述直流降压模块的正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保险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直流降压模块的负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电池模块的负极和所述负载输出模块的负极连接,所述直流降压模块的正输出端与所述电池管理总控模块的正极连接,所述直流降压模块的负输出端与所述电池管理总控模块的负极连接。
[0009]可选地,所述电池管理模块还包括上电开关和电流采集模块;其中,
[0010]所述上电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保险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上电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直流降压模块的正输入端连接;
[0011]所述电流采集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模块的负极连接,所述电流采集模块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负载输出模块的负极和所述直流降压模块的负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采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电池管理总控模块连接。
[0012]可选地,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负载输出模块包括第一开关、预充支路和驱动接口,所述预充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二开关和预充电阻;其中,
[0013]所述第一保险模块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预充支路的第
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预充支路的第二端和所述驱动接口的正极连接,所述驱动接口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电池模块的负极和所述直流降压模块的负输入端连接;
[0014]所述电池管理总控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连接。
[0015]可选地,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负载输出模块还包括第三开关和充电接口;其中,
[0016]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保险模块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预充支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接口的正极连接,所述充电接口的负极分别与所述驱动接口的负极、所述电池模块的负极和所述直流降压模块的负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电池管理总控模块连接。
[0017]可选地,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为继电器。
[0018]可选地,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管理总控模块包括绝缘检测模块;其中,
[0019]所述绝缘检测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模块的正极连接,所述绝缘检测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模块的负极连接,所述绝缘检测模块的第三端与所述驱动接口的正极连接,所述绝缘检测模块的第四端与所述充电接口的正极连接。
[0020]可选地,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负载输出模块还包括低压接口,所述低压接口的第一高压互锁端与所述电池管理总控模块的第一高压互锁端连接,所述低压接口的第二高压互锁端与所述充电接口的第一高压互锁端连接,所述充电接口的第二高压互锁端与所述驱动接口的第一高压互锁端连接,所述驱动接口的第二高压互锁端与所述电池管理总控模块的第二高压互锁端连接。
[0021]可选地,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低压接口中与所述电池管理总控模块连接的接口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0022]低压正极接口;
[0023]低压负极接口;
[0024]第一通信接口;
[0025]第二通信接口;
[0026]开关档唤醒接口。
[0027]可选地,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险模块和所述第二保险模块均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0028]熔断器;
[0029]保险丝。
[0030]综上,本技术实施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该电池供电系统包括:电池模块、第一保险模块、第二保险模块、负载输出模块和电池管理模块;其中,电池模块的正极分别与第一保险模块的第一端和第二保险模块的第一端连接,第一保险模块的第二端与负载输出模块的正极连接,第二保险模块的第二端与电池管理模块的正极连接,电池模块的负极分别与负载输出模块的负极和电池管理模块的负极连接。由于第一保险模块和负载输出模
块所处第一支路和第二保险模块和电池管理模块所处的第二支路并联连接,因此,在第一支路出现故障断开的情况下,电池模块仍可以给第二支路供电,上位机可以与电池管理模块进行连接通信以通过BMS排查电池供电系统的故障信息,可以提高检修效率,提高电池供电系统检修时的便利性。
[0031]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32]本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3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池供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电池供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电池供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6]附图标记说明:第一保险模块FU1、第二保险模块FU2、第一开关KM1、第二开关KM3、第三开关KM2。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相反,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0038]相关技术中,在电池供电系统出现故障导致总熔断器断开的情况下,电池供电系统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模块、第一保险模块、第二保险模块、负载输出模块和电池管理模块;其中,所述电池模块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一保险模块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保险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保险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负载输出模块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保险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的正极连接,所述电池模块的负极分别与所述负载输出模块的负极和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的负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模块包括直流降压模块和电池管理总控模块;其中,所述直流降压模块的正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保险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直流降压模块的负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电池模块的负极和所述负载输出模块的负极连接,所述直流降压模块的正输出端与所述电池管理总控模块的正极连接,所述直流降压模块的负输出端与所述电池管理总控模块的负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模块还包括上电开关和电流采集模块;其中,所述上电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保险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上电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直流降压模块的正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采集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模块的负极连接,所述电流采集模块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负载输出模块的负极和所述直流降压模块的负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采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电池管理总控模块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输出模块包括第一开关、预充支路和驱动接口,所述预充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二开关和预充电阻;其中,所述第一保险模块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预充支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预充支路的第二端和所述驱动接口的正极连接,所述驱动接口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电池模块的负极和所述直流降压模块的负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池管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汉多
申请(专利权)人: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