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低配拖车钩兼容性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8726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33
一种高低配拖车钩兼容性安装结构,属于拖车钩安装技术领域,该高低配拖车钩兼容性安装结构,包括前防撞梁,前防撞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套筒Ⅰ和多个套筒Ⅱ,多个套筒Ⅱ相对设置在套筒Ⅰ的两侧,套筒Ⅰ上可拆卸连接有低配拖车钩,多个套筒Ⅱ上可拆卸连接有高配拖车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对前防撞梁进行兼容性开发,使前防撞梁无需重新开模,节省了开模成本,而且通过对传统吸能盒及前纵梁进行导向吸能优化,提高了吸能效率、吸收碰撞能量值,保证了乘员的安全性。保证了乘员的安全性。保证了乘员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低配拖车钩兼容性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拖车钩安装
,尤其涉及一种高低配拖车钩兼容性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的逐渐普及,车型的不断丰富,消费者可选车型越来越多。然而由于车型风格限制,现有市场上的汽车多采用传统拖车钩,硬派越野suv车型较少,导致带有硬派越野特色的拖车钩也不多。而且由于车辆配置及消费者的喜好不同,需要开发不同的拖车钩。然而越野特色拖车钩和传统拖车钩难以兼容在同一种前防撞梁上,往往都需要重新开模,导致成本增加。同时现有的汽车前防撞梁多沿用传统汽车前防撞梁,难以满足2021年版C

NCAP及欧标要求,需要进行针对性开发。
[0003]如公开号为CN20434058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前拖车钩装置,该前拖车钩装置包括连接座、套筒和拖车钩;连接座与车辆的吸能盒相连接;套筒的第一端与连接座相连接,车辆的前防撞梁上开设有连接孔,套筒穿设且连接于连接孔;拖车钩与套筒的第二端相连接。该前拖车钩装置仅适用于传统拖车钩的安装,无法兼容高配拖车钩的安装,使前防撞梁仍然需要重新开模,提高了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低配拖车钩兼容性安装结构,在前防撞梁上同时安装高低配拖车钩套筒以进行兼容性开发,使前防撞梁无需重新开模,节省了开模成本。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高低配拖车钩兼容性安装结构,包括前防撞梁,所述前防撞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套筒Ⅰ和多个套筒Ⅱ,多个套筒Ⅱ相对设置在所述套筒Ⅰ的两侧,所述套筒Ⅰ上可拆卸连接有低配拖车钩,多个套筒Ⅱ上可拆卸连接有高配拖车钩。
[0006]所述前防撞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孔Ⅰ和多个安装孔Ⅱ,所述套筒Ⅰ焊接固定在所述安装孔Ⅰ内,所述套筒Ⅱ焊接固定在所述安装孔Ⅱ内。
[0007]所述套筒Ⅰ设置为内螺纹套筒,所述低配拖车钩包括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设置外螺纹段,所述外螺纹段与所述套筒Ⅰ螺纹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设置为与之一体的拉环Ⅰ。
[0008]所述套筒Ⅱ设置为内螺纹套筒,所述前防撞梁的底端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高配拖车钩与所述前防撞梁卡接相连,所述高配拖车钩通过多个安装螺栓与所述套筒Ⅱ和螺纹孔相连。
[0009]所述高配拖车钩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通过多个安装螺栓与所述前防撞梁相连,所述安装板的外侧设置有安装凸块,所述安装凸块的两侧转动连接有拉环Ⅱ。
[0010]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拉环Ⅱ的一侧设置有水平定位板,所述安装板和水平定位板形成与所述前防撞梁卡接配合的卡接空间。
[0011]所述安装板的上部设置有多个与对应套筒Ⅱ相对的安装孔Ⅲ,安装螺栓穿过所述安装孔Ⅲ后与对应的套筒Ⅱ相连;所述水平定位板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螺纹孔相对的安装孔Ⅳ,安装螺栓穿过所述安装孔Ⅳ后与对应的螺纹孔相连。
[0012]所述前防撞梁外安装有前保险杠,所述前保险杠两端设置有使所述低配拖车钩或高配拖车钩穿过的避让槽,所述前防撞梁的两端远离所述前保险杠的一侧分别焊接有吸能盒,所述吸能盒与前纵梁可拆卸相连。
[0013]所述套筒Ⅰ和所述套筒Ⅱ的一端与所述前防撞梁焊接相连,所述套筒Ⅰ和所述套筒Ⅱ的另一端与所述吸能盒焊接相连,所述吸能盒上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套筒Ⅱ的避让孔。
[0014]所述吸能盒包括吸能盒本体及其一端焊接相连的吸能盒端板,所述前纵梁包括前纵梁本体及其一端焊接相连的前纵梁端板,所述前纵梁端板通过多个连接螺栓与所述吸能盒端板相连,所述吸能盒本体和前纵梁本体上均设置有多个用于溃缩吸能的导向槽。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技术对于硬派越野SUV车型的不同配置及消费者的喜好不同,采用高低配拖车钩的方式以进行区分,通过在前防撞梁上同时安装高低配拖车钩套筒以进行兼容性开发,只需开发一种前防撞梁即可满足不同配置的要求,大大降低了开发成本。
[0017]2、本技术设计了一种高配拖车钩,该拖车钩卡接在前防撞梁底部后,通过多个安装螺栓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与前防撞梁相连,保证了高配拖车钩安装的稳定性,而且高配拖车钩上转动连接有拉环Ⅱ,非工作状态时拉环Ⅱ自然下垂,工作状态时可将拉环Ⅱ拉起,使高配拖车钩的使用更方便。
[0018]3、本技术对传统吸能盒及前纵梁进行导向吸能优化,通过在吸能盒本体、前纵梁本体表面开有导向槽,使其在碰撞中能够轴向压溃,从而可极大提高吸能效率、增加前端结构吸收碰撞能量值、保证乘员安全性等目标,进而可满足2021年版C

NCAP及欧标要求。
附图说明
[0019]下面对本技术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安装高配拖车钩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安装低配拖车钩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高配拖车钩安装在前防撞梁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低配拖车钩安装在前防撞梁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高配拖车钩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低配拖车钩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技术前端碰撞吸能导向结构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技术套筒Ⅰ或套筒Ⅱ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9为本技术吸能盒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0为本技术前纵梁的结构示意图;
[0030]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前防撞梁,2.套筒Ⅰ,3.套筒Ⅱ,4.低配拖车钩,41.拉杆,42.外螺纹段,43.拉环Ⅰ,5.高配拖车钩,51.安装板,52.安装凸块,53.拉环Ⅱ,54.水平定位板,6.安装螺栓,7.前保险杠,71.避让槽,8.吸能盒,81.吸能盒本体,82.吸能盒端板,83.避让孔,84.导向槽,9.前纵梁,91.前纵梁本体,92.前纵梁端板,93.弱化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低配拖车钩兼容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防撞梁,所述前防撞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套筒Ⅰ和多个套筒Ⅱ,多个套筒Ⅱ相对设置在所述套筒Ⅰ的两侧,所述套筒Ⅰ上可拆卸连接有低配拖车钩,多个套筒Ⅱ上可拆卸连接有高配拖车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配拖车钩兼容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防撞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孔Ⅰ和多个安装孔Ⅱ,所述套筒Ⅰ焊接固定在所述安装孔Ⅰ内,所述套筒Ⅱ焊接固定在所述安装孔Ⅱ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配拖车钩兼容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Ⅰ设置为内螺纹套筒,所述低配拖车钩包括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设置外螺纹段,所述外螺纹段与所述套筒Ⅰ螺纹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设置为与之一体的拉环Ⅰ。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高低配拖车钩兼容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Ⅱ设置为内螺纹套筒,所述前防撞梁的底端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高配拖车钩与所述前防撞梁卡接相连,所述高配拖车钩通过多个安装螺栓与所述套筒Ⅱ和螺纹孔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低配拖车钩兼容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配拖车钩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通过多个安装螺栓与所述前防撞梁相连,所述安装板的外侧设置有安装凸块,所述安装凸块的两侧转动连接有拉环Ⅱ。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低配拖车钩兼容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伦宇贺鑫陈洁林朱浩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