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感器装配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8670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传感器装配工装。所述一种传感器装配工装,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侧面活动套接有升降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传感器装配工装具有通过设置一号限位板,当需要对传感器进行装配时,翻转一号限位板,使得一号限位板得以与二号限位板分离,此时将装配板放置在二号限位板内部并松开二号限位板,促使装配板得以被固定在一号放置槽与二号放置槽内部,此时传感器得以通过二号放置槽进行装配,当单个传感器装配结束时旋转一号限位板,使得一号限位板带动装配板进行旋转,从而便于通过二号放置槽对多个传感器进行装配,使得避免了人工装配传感器时难以保证传感器装配顺序与装配位置固定的问题,进而提高了传感器的装配质量。进而提高了传感器的装配质量。进而提高了传感器的装配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感器装配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装配工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感器装配工装。

技术介绍

[0002]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传感器的特点包括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传感器的存在和发展,让物体有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让物体慢慢变得活了起来。通常根据其基本感知功能分为热敏元件、光敏元件、气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湿敏元件、声敏元件、放射线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类。
[0003]通常,传感器安装时的装配方式与安装位置是决定传感器使用时灵敏程度的重要因素,然而,当机械器件内部存在较多传感器时,使得人工装配传感器时难以保证传感器安装时固定顺序与安装位置,进而导致传感器使用时的灵敏度降低的问题。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传感器装配工装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传感器装配工装,解决了人工装配传感器时难以保证传感器安装时固定顺序与安装位置,进而导致传感器使用时的灵敏度降低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传感器装配工装,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侧面活动套接有升降套,所述升降套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一号限位板,所述一号限位板的顶部活动套接有二号限位板,所述一号限位板的内部开设有一号放置槽,所述二号限位板的内部开设有二号放置槽,所述二号放置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号防护垫,所述二号限位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二号防护垫,且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一号限位板顶部的一侧固定套接有磁铁块,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固定套接有防护块,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辅助机构。
[0007]优选的,所述一号限位板与二号限位板之间相互平行,且一号限位板与固定板之间相互垂直。
[0008]优选的,所述二号防护垫的材质与一号防护垫的材质相同,且二号防护垫的材质为橡胶材料。
[0009]优选的,所述磁铁块位于限位柱的正下方,且磁铁块紧密的吸附在限位柱的底部。
[0010]优选的,所述防护块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防护块以一号限位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
[0011]优选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固定安装在固定板的顶部,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部螺纹套接有升降块。
[00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传感器装配工装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一种传感器装配工装,通过设置一号限位板,当需要对传感器进行装配时,翻转一号限位板,使得一号限位板得以与二号限位板分离,此时将装配板放置在二号限位板内部并松开二号限位板,促使装配板得以被固定在一号放置槽与二号放置槽内部,此时传感器得以通过二号放置槽进行装配,当单个传感器装配结束时旋转一号限位板,使得一号限位板带动装配板进行旋转,从而便于通过二号放置槽对多个传感器进行装配,使得达到对传感器装配位置固定的效果,使得避免了人工装配传感器时难以保证传感器装配顺序与装配位置固定的问题,进而提高了传感器的装配质量。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传感器装配工装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所示一种传感器装配工装的正视图;
[0016]图3为图1所示一种传感器装配工装中一号限位板的俯视图。
[0017]图中标号:1、支撑板;2、固定板;3、升降套;4、旋转柱;5、一号限位板;6、二号限位板;7、一号放置槽;8、二号放置槽;9、一号防护垫;10、连接板;11、二号防护垫;12、限位柱;13、磁铁块;14、防护块;15、辅助机构;151、旋转电机;152、螺纹杆;153、升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传感器装配工装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一种传感器装配工装的正视图;图3为图1所示一种传感器装配工装中一号限位板的俯视图。一种传感器装配工装,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固定板2的侧面活动套接有升降套3,升降套3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旋转柱4,旋转柱4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一号限位板5,一号限位板5的顶部活动套接有二号限位板6,一号限位板5的内部开设有一号放置槽7,二号限位板6的内部开设有二号放置槽8,二号放置槽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号防护垫9,二号限位板6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0,连接板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二号防护垫11,且连接板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柱12,一号限位板5顶部的一侧固定套接有磁铁块13,支撑板1的内部固定套接有防护块14,固定板2的顶部设置有辅助机构15。
[0020]一号限位板5与二号限位板6之间相互平行,且一号限位板5与固定板2之间相互垂直;通过设置一号限位板5与二号限位板6,当需要对传感器进行装配时,翻转一号限位板5,使得一号限位板5得以与二号限位板6分离,此时将装配板放置在二号限位板6内部并松开二号限位板6,促使装配板得以被固定在一号放置槽7与二号放置槽8内部,从而使得传感器得以通过二号放置槽8进行装配,当单个传感器装配结束时旋转一号限位板5,使得一号限位板5带动装配板进行旋转,从而便于通过二号放置槽8对多个传感器进行装配,使得达到对传感器装配位置固定的效果,使得避免了人工装配传感器时难以保证传感器装配顺序与装配位置固定的问题,进而提高了传感器的装配质量。
[0021]二号防护垫11的材质与一号防护垫9的材质相同,且二号防护垫11的材质为橡胶材料;通过设置二号防护垫11,当翻转二号限位板6对装配板进行固定时二号防护垫11得以
对翻转中的二号限位板6进行限制,避免了快速翻转的二号限位板6撞击在一号限位板5的顶部,造成一号限位板5顶部损坏的问题,进而提高了装配工装的使用寿命。
[0022]磁铁块13位于限位柱12的正下方,且磁铁块13紧密的吸附在限位柱12的底部;通过设置磁铁块13,当在对装配板进行固定时,翻转二号限位板6,使得二号限位板6得以通过连接板10带动限位柱12挤压在磁铁块13的顶部,促使磁铁块13得以对限位柱12进行紧密的吸附,继而使得二号限位板6得以紧密的挤压在一号限位板5的顶部,从而达到对装配板进行固定的效果,使得提高了装配工装的实用性。
[0023]防护块14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防护块14以一号限位板5为对称轴对称分布;通过设置防护块14,当在进行传感器装配时,旋转并下降一号限位板5,使得一号限位板5得以带动二号限位板6活动套接在支撑板1的内部,此时防护块14得以对二号限位板6的位置进行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感器装配工装,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的侧面活动套接有升降套(3),所述升降套(3)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旋转柱(4),所述旋转柱(4)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一号限位板(5),所述一号限位板(5)的顶部活动套接有二号限位板(6),所述一号限位板(5)的内部开设有一号放置槽(7),所述二号限位板(6)的内部开设有二号放置槽(8),所述二号放置槽(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号防护垫(9),所述二号限位板(6)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二号防护垫(11),且连接板(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柱(12),所述一号限位板(5)顶部的一侧固定套接有磁铁块(13),所述支撑板(1)的内部固定套接有防护块(14),所述固定板(2)的顶部设置有辅助机构(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感器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杨张军蔡玉春
申请(专利权)人:平邑县鲁兴电子衡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