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宇专利>正文

一种预埋药物自主释药的敷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8437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埋药物自主释药的敷贴,包括敷贴层和载药囊,敷贴层包括依次设置的释药层、疏水层、吸水层和密封贴膜层;释药层和吸水层的边缘处相互接触;载药囊设置在敷贴层中部区域,载药囊贯穿敷贴层,载药囊的底部设置有释药孔,释药孔上粘附有隔离片,隔离片上连接有拉线,拉线在外力作用下带动隔离片进而打开释药孔,载药囊的外部开口处设置有密封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现有的敷贴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在敷贴内设置载药囊,载药囊在拉线的作用下可以被打开,进而将囊中的水剂药物释放到释药层中,同时通过密封盖进行密封和避免囊内被污染,能够让患者自己自主给药,且不需要重新拆开贴膜就可以上药。新拆开贴膜就可以上药。新拆开贴膜就可以上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埋药物自主释药的敷贴


[0001]本技术涉及药物缓释
,具体涉及到一种预埋药物自主释药的敷贴。

技术介绍

[0002]敷贴是一种常用的医用材料,通常粘附在患者皮肤表面,然后通过贴膜等材料在患者伤口处形成密封,在负压系统的作用下,在伤口处形成负压状态,有利于伤口的肉芽形成和恢复速率。
[0003]伤口在敷贴后,经过一段时间后需要上药,有可能每天都需要进行2~3次的上药,以促使患者伤口的恢复。在使用药物时,每天上药的药物不一定相同,有可能根据需要,每次上药的类型也不绝对相同,这需要根据处方来设定。现在上药过程中,每次都需要将贴膜和敷贴拆下来,上药完成后再重新将敷贴和贴膜贴上,以保持与外界隔离的状态。这次操作方式需要专业医护人员才能够完成,病人一般不能够自己将敷贴和贴膜进行拆卸和重装的操作,这样无疑加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也不利于患者在家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埋药物自主释药的敷贴,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患者不能够自主方便快捷的上药问题。
[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预埋药物自主释药的敷贴,包括敷贴层和载药囊,敷贴层包括依次设置的释药层、疏水层、吸水层和密封贴膜层;疏水层包裹在释药层和吸水层之间,疏水层的尺寸小于释药层和吸水层,释药层和吸水层的边缘处相互接触;
[0006]载药囊设置在敷贴层中部区域,载药囊贯穿敷贴层,载药囊的底部设置有释药孔,释药孔上粘附有隔离片,隔离片上连接有拉线,拉线在外力作用下带动隔离片进而打开释药孔,载药囊的外部开口处设置有密封盖。
[0007]本技术的优化方案中,敷贴层放置在灭菌包装内;敷贴层上设置有2~4个载药囊。
[0008]本技术的优化方案中,释药层为纱布层,疏水层为油纱层,吸水层为吸水棉层或者吸水泡沫层,密封贴膜层为薄贴膜。
[0009]本技术的优化方案中,吸水层内置有负压管,负压管的外部具有一个管接头。
[0010]本技术的优化方案中,载药囊的外部开口处设置有缺口,拉线延伸至载药囊外部,并放置在缺口处。
[0011]本技术的优化方案中,拉线的上部连接在密封盖内壁上,密封盖在远离载药囊时带动拉线打开释药孔。
[0012]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3]本技术在现有的敷贴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在敷贴内设置载药囊,载药囊在拉线的作用下可以被打开,进而将囊中的水剂药物释放到释药层中,同时通过密封盖进行密
封和避免囊内被污染,能够让患者自己自主给药,且不需要重新拆开贴膜就可以上药。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敷贴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载药囊缺口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载药囊的剖视图。
[0017]其中,1、释药层;2、疏水层;3、吸水层;4、密封贴膜层;5、载药囊;6、释药孔;7、隔离片;8、拉线;9、密封盖;10、负压管;11、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埋药物自主释药的敷贴,包括敷贴层和载药囊5,敷贴层包括依次设置的释药层1、疏水层2、吸水层3和密封贴膜层4。敷贴层具有多层材料,多层材料叠加后的厚度可以保持在2~4cm之间;在使用之前,为了能够保持材料的安全使用,敷贴层放置在灭菌包装内;敷贴层上设置有2~4个载药囊5。
[0019]释药层1是直接与皮肤接触的材料制成,可以将载药囊5中的药水吸收并传递至人体皮肤或者伤口处,疏水层2设置在释药层1和吸水层3之间,能够避免药水直接被吸水层3吸走。优选释药层1为纱布层,疏水层2为油纱层,吸水层3为吸水棉层或者吸水泡沫层,密封贴膜层4为薄贴膜。
[0020]疏水层2包裹在释药层1和吸水层3之间,疏水层2的尺寸小于释药层1和吸水层3,释药层1和吸水层3的边缘处相互接触。载药囊5设置在敷贴层中部区域,载药囊5贯穿敷贴层,载药囊5的底部设置有释药孔6,释药孔6上粘附有隔离片7,隔离片7上连接有拉线8,拉线8在外力作用下带动隔离片7进而打开释药孔6,载药囊5的外部开口处设置有密封盖9。
[0021]本技术在使用前,患者可以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获得处方剂量的药水,根据药水的使用周期,选择合适数量的载药囊5,以每天需要更换3个药水为例,医护人员配置好药水后,打开密封盖9,将药水注入到载药囊5中,此时由于隔离片7是通过医用胶水或者其他方式固定在释药孔6上的,释药孔6被封堵,药水保存在载药囊5中;然后重新盖上密封盖9即可。
[0022]当需要使用某一个载药囊5中的药水时,只需要拉动拉线8,将隔离片7与释药孔6相互分离即可,药水将会从释药孔6中浸入到释药层1材料中;进而再缓慢的释放到患者伤口或者皮肤处。
[0023]本技术的载药囊5设置在中部区域是由于不能够直接设置在边缘区域;药水浸入到释药层1中后,需要缓慢的进行扩散,一般情况下,敷贴的中心与患处的中心是相近的,药水从释药层1的中部向外部扩散,有利于使得伤口处都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若将载药囊5设置在边缘处,那将会使得扩散中心也在边缘处,这样会使得部分区域的伤口处获得药水的路径更长,药水的有效利用度更低。
[0024]此外,为了能够吸走伤口处产生的组织液,本技术通过吸水层3来进行吸收,吸水层3仅边缘处与释药层1接触,这样可以缓慢的吸走人体的组织液,也能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增加药水的扩散效率。但是由于吸水层3本身也能吸走药水,因此让药水从中部区域进行扩散,也能够延长药水与吸水层3接触的间隔时间,有利于药水在释药层1的保存时
间。并且由于人体组织液或者药水的量本身不会特别多,扩散到边缘处的量非常少,也仅仅有少量的药水跟随组织液被吸走;吸水层3的作用还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也能够便于与负压系统进行连接。例如,当需要进行负压治疗时,需要敷贴内部形成气流通道,由于释药层1的柔性度一般,吸水层3较为柔软,增加厚度后也能够设置负压管。
[0025]本技术的疏水层2需要比其他两层较小的原因在于能够避免药水含量较多的中部区域位置的药水不会快速被吸水层3吸走,使得药水更多的在释药层1进行保留,释药层1和吸水层3的边缘接触,也能够与负压系统进行配合,对药水的影响较小。
[0026]本技术的优化方案中,吸水层3内置有负压管10,负压管的外部具有一个管接头。当需要进行负压治疗时,通过管接头与负压系统进行连接即可,本技术为了能够实现密封,可以通过密封贴膜进行密封,若密封贴膜密封后密封效果不能够达到要求,可以在外部再缠绕更多的密封贴膜以实现密封,密封贴膜本身具有一定的粘性,能够粘附在人体上;密封贴膜为常见的透明的医用贴膜。
[0027]本技术的优化实施例中,载药囊5的外部开口处设置有缺口11,拉线8延伸至载药囊5外部,并放置在缺口处。在需要释药时,可以不打开密封盖9,直接拉动拉线8即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埋药物自主释药的敷贴,其特征在于:包括敷贴层和载药囊,敷贴层包括依次设置的释药层、疏水层、吸水层和密封贴膜层;疏水层包裹在释药层和吸水层之间,疏水层的尺寸小于释药层和吸水层,释药层和吸水层的边缘处相互接触;所述载药囊设置在敷贴层中部区域,载药囊贯穿敷贴层,载药囊的底部设置有释药孔,释药孔上粘附有隔离片,隔离片上连接有拉线,拉线在外力作用下带动隔离片进而打开释药孔,载药囊的外部开口处设置有密封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埋药物自主释药的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敷贴层放置在灭菌包装内;敷贴层上设置有2~4个载药囊。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宇
申请(专利权)人:陈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