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辅助进针装置,包括壳体及针灸针,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两端固定设置有绑带,壳体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夹持块及第二夹持块,第一夹持块的外侧套设有升降套筒,升降套筒的上方设置有按压块,升降套筒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板及第一压缩弹簧,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之间固定设置有限位套筒及第二压缩弹簧,壳体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与第二夹持块之间设置有第三压缩弹簧。通过支撑板及绑带,可将本装置与患者肢体进行固定,推动按压块,可实现利用第一夹持块对针灸针进行推进,同时升降套筒带动针灸针进行转动,从而达到捻转与提插同步进行。从而达到捻转与提插同步进行。从而达到捻转与提插同步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进针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辅助进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现在针灸,一般还采用人工直接扎针,但由于进针的速度会影响破皮时的痛感,而人工扎针对进针的速度不能把握好;
[0003]经查公开(公告)号:CN215536573U,公开了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进针装置,此技术中公开了“包括C型架,C型架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连接口,C型架底部的连接口内插接有第一套管,第一套管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两个转轴的均与连接口的内壁活动连接,第一套管的外壁开设有外螺纹,第一套管的外壁螺旋连接有第二套管,第二套管的内腔插接有橡胶圈,橡胶圈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等技术方案,具有能够精准的控制针体进入深度等技术效果”;
[0004]但是,在实际使用时该装置只能控制针灸针的伸缩,中医针灸进针时讲究捻转与提插等手法进行针灸进针,现有的针灸进针器一般都是直接扎入人体,使用功能单一。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辅助进针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辅助进针装置,具有采用捻转与提插等手法以便于针灸进针的特点。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辅助进针装置,包括壳体及针灸针,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固定设置有绑带,所述壳体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夹持块及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及第二夹持块的中部贯穿有所述针灸针;所述第一夹持块的外侧套设有升降套筒,所述升降套筒的上方设置有按压块,所述升降套筒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夹持块之间设置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夹持块与所述第二夹持块之间固定设置有限位套筒,所述升降套筒与所述限位套筒之间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所述壳体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夹持块之间设置有第三压缩弹簧。
[0008]作为本技术一种辅助进针装置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的中部贯穿设置有所述按压块,所述按压块与所述升降套筒之间设置有平面轴承。
[0009]作为本技术一种辅助进针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块的顶部为锥形结构,且所述第一夹持块的中部竖直开设有间隙槽,所述升降套筒的顶部内侧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夹持块顶部相配合的锥形槽,所述第一夹持块的顶部外侧与所述升降套筒的顶部内侧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挤压球。
[0010]作为本技术一种辅助进针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二夹持块的顶部为锥形结构,且所述第二夹持块的中部竖直开设有间隙槽,所述限位套筒的顶部内侧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夹持块顶部相配合的锥形槽,所述第二夹持块的顶部外侧与所述限位套筒的顶部内侧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二挤压球。
[0011]作为本技术一种辅助进针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二夹持块的底部两侧均横向设置有挤压杆,所述壳体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与所述挤压杆相配合的直槽口。
[0012]作为本技术一种辅助进针装置优选的,所述升降套筒的外侧螺旋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壳体的外侧横向贯穿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导向槽的内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支撑板及绑带,可将本装置与患者肢体进行固定,推动按压块,可实现利用第一夹持块对针灸针进行推进,同时升降套筒带动针灸针进行转动,从而达到捻转与提插同步进行,另外松开按压块,第二夹持块可对针灸针进行夹持,从而防止针灸针的脱落,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模仿中医施针手法,从而提高针灸效率,且便于新手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第一夹持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升降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壳体;2、针灸针;3、支撑板;4、绑带;5、第一夹持块;6、第二夹持块;7、升降套筒;8、按压块;9、第一固定板;10、第一压缩弹簧;11、限位套筒;12、第二压缩弹簧;13、第二固定板;14、第三压缩弹簧;15、第三固定板;16、平面轴承;17、第一挤压球;18、第二挤压球;19、挤压杆;20、直槽口;21、导向槽;22、导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和图2所示;
[002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25]一种辅助进针装置,包括壳体1及针灸针2,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3,支撑板3的两端固定设置有绑带4,壳体1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夹持块5及第二夹持块6,第一夹持块5及第二夹持块6的中部贯穿有针灸针2;第一夹持块5的外侧套设有升降套筒7,升降套筒7的上方设置有按压块8,升降套筒7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板9,第一固定板9与第
一夹持块5之间设置有第一压缩弹簧10,第一夹持块5与第二夹持块6之间固定设置有限位套筒11,升降套筒7与限位套筒11之间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12,壳体1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板13,第二固定板13与第二夹持块6之间设置有第三压缩弹簧14。
[002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块5与第二夹持块6的顶部均设置有弧形倒角,这样便于针灸针2的进入,且可通过选择不同弹性系数的弹簧可控制夹持块对针灸针2夹持力,第一压缩弹簧10为弹性系数较小的弹簧,向上提拉壳体1即可轻松解除第一夹持块5对针灸针2的夹持。
[0027]本实施方案中:通过支撑板3及绑带4,可将本装置与患者肢体进行固定,推动按压块8,可实现利用第一夹持块5对针灸针2进行推进,同时升降套筒7带动针灸针2进行转动,从而达到捻转与提插同步进行。
[0028]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第三固定板15,第三固定板15的中部贯穿设置有按压块8,按压块8与升降套筒7之间设置有平面轴承16。
[0029]本实施例中:平面轴承16可保证在按压块8的推动下升降套筒7仍可稳定转动,第三固定板15可防止按压块8从壳体1中脱出。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进针装置,包括壳体(1)及针灸针(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两端固定设置有绑带(4),所述壳体(1)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夹持块(5)及第二夹持块(6),所述第一夹持块(5)及第二夹持块(6)的中部贯穿有所述针灸针(2);所述第一夹持块(5)的外侧套设有升降套筒(7),所述升降套筒(7)的上方设置有按压块(8),所述升降套筒(7)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板(9),所述第一固定板(9)与所述第一夹持块(5)之间设置有第一压缩弹簧(10),所述第一夹持块(5)与所述第二夹持块(6)之间固定设置有限位套筒(11),所述升降套筒(7)与所述限位套筒(11)之间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12),所述壳体(1)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板(13),所述第二固定板(13)与所述第二夹持块(6)之间设置有第三压缩弹簧(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进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第三固定板(15),所述第三固定板(15)的中部贯穿设置有所述按压块(8),所述按压块(8)与所述升降套筒(7)之间设置有平面轴承(16)。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月斌,
申请(专利权)人:李月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