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的发光布局结构,包括有:一基板、复数个单元画素组以及复数电源单元。复数个单元画素组与该基板电讯连接,每一该单元画素组沿一第一方向延伸有一主长度,且沿一第二方向延伸有一主宽度,该单元画素组具有若干个单元画素体,该单元画素体沿该第一方向延伸有一长度,若干个该单元画素体的该长度各为不同,而每一该单元画素体皆沿该第二方向延伸有相同该主宽度,复数个该单元画素组沿该第二方向相互贴靠。各该电源单元连接各该单元画素组,各该电源单元分别提供驱动或调整该单元画素组发出光源所需的电源,针对使用者的使用习惯布局,达到使应用在合适的场域上及整体材料分区成本的需求降低之功效。及整体材料分区成本的需求降低之功效。及整体材料分区成本的需求降低之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的发光布局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背光模组,尤指一种将发光布局以非规则区块分割的背光模组的发光布局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传统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依照背光模组设置在液晶显示器的位置,可分为直下式(Direct
‑
Type)与侧光式(Edge
‑
Type)两种,侧光式背光模组将复数发光二极体排列在基板上,并且安装在液晶显示器的边框的左右两侧或者是上下两侧的位置,经过若干个光学元件(例如:导光板)形成发光面,并朝向液晶显示器的液晶面板的方向发出光源。而直下式背光模组系在将复数发光二极体以阵列型式排列散布在基板上,并且设在液晶面板的正下方,同样藉由若干个光学元件形成发光面,并朝向液晶显示器的液晶面板的方向发出光源。
[0003]然而,侧光式背光模组并不适合大尺寸的液晶显示器,而且无法分划分别进行明暗调节,导致液晶显示器的对比度和色彩饱和度会被牺牲,因此,为了提高液晶显示器的对比度和色彩饱和度,许多的液晶显示器采用直下式背光模组,直下式背光模组利用将发光二极体分区控制的方式,对整个背光模组的不同位置依照输出画面的亮度需求进行控制,使得输出画面的明暗更为明显,达到提高对比度及色彩饱和度的目的。
[0004]请参阅图1所示,传统的直下式背光模组是将布设在基板11上的发光二极体12划分成复数光源群组13,每个光源群组13采用规则矩阵排列,此种排列方式是依照各光源群组13以均匀发光条件下,使得发光二极体12采用此种排列方式,以便计算混光效果。然而采用此种排列方式控制发光二极体12仍有如下所述的缺点。
[0005]以使用者观看液晶显示器的使用状况而言,通常使用者是以观察液晶显示器的中央区域为使用率最高的位置,而传统的光源群组采用规则矩阵排列,此种排列方式太过僵化,并无法因应前述的使用习惯,而且也无法针对使用习惯进行控制,因此实有必要针对此一问题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的发光布局结构,其藉由将背光模组的基板上的发光二极体区块,针对使用者的使用习惯布局,进行非规则区块分割应用技术处理,以达到使应用在合适的场域上之功效。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的发光布局结构,其藉由将背光模组因应使用者观看液晶显示器的使用习性,以非规则区块进行分割,以达到整体材料分区成本的需求降低之功效。
[0008]为达到上述之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的发光布局结构,包括有:一基板、复数个单元画素组以及复数电源单元。复数个单元画素组与该基板电讯连接,每一该单元画素组沿一第一方向延伸有一主长度,且沿一第二方向延伸有一主宽度,该单元画素组具有若干个单元画素体,该单元画素体沿该第一方向延伸有一长度,若干个该单元画素体的
该长度各为不同,而每一该单元画素体皆沿该第二方向延伸有相同该主宽度,复数个该单元画素组沿该第二方向相互贴靠。各该电源单元连接各该单元画素组,各该电源单元分别提供驱动或调整该单元画素组发出光源所需的电源。
[0009]于本专利技术之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基板为一矩形形状,该基板具有一长边以及一短边,该第一方向为该长边延伸方向。
[0010]于本专利技术之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基板为一矩形形状,该基板具有一长边以及一短边,该第一方向为该短边延伸方向。
[0011]于本专利技术之一较佳实施例中,若干个该单元画素体不同的该长度其总和长度与该主长度为相等。
[0012]于本专利技术之一较佳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的发光布局结构,包括有:一基板、一第一单元画素组、一第二单元画素组以及复数电源单元,该基板为一矩形形状,该基板具有沿一第一方向延伸的一长边以及沿一第二方向延伸的一短边。该第一单元画素组与该基板电讯连接,该第一单元画素组具有沿该第一方向相互贴靠的若干个第一单元画素体,该第一单元画素体皆沿该第二方向延伸有相同的一第一宽度。该第二单元画素组与该基板电讯连接,沿该第二方向相互贴靠该第一单元画素组,该第二单元画素组具有沿该第一方向相互贴靠的若干个第二单元画素体,该第二单元画素体皆沿该第二方向延伸有相同的一第二宽度,该第一宽度与该第二宽度的尺寸长度为不相同。复数电源单元分别连接该第一单元画素组以及该第二单元画素组,提供驱动或调整该第一单元画素组以及该第二单元画素组发出光源所需的电源。
[0013]于本专利技术之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单元画素体沿该第一方向延伸有一第一长度,该第二单元画素体沿该第一方向延伸有一第二长度,该第一单元画素体的数量与该第二单元画素体的数量为不同,且该第一长度与该第二长度的尺寸长度为不相同。
[0014]于本专利技术之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单元画素体沿该第一方向延伸有一第一长度,若干个该第一单元画素体的该第一长度各为不同,且该第二单元画素体沿该第一方向延伸有一第二长度,若干个该第二单元画素体的该第二长度各为不同。
[0015]于本专利技术之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发光布局结构更包括有一第三单元画素组,该第三单元画素组与该基板电讯连接,该第三单元画素组具有沿该第二方向相互贴靠的若干个第三单元画素体,该第三单元画素体皆沿该第一方向延伸有一第三长度。
[0016]于本专利技术之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三单元画素体皆沿该第二方向延伸有一第三宽度,若干个第三单元画素体的该第三宽度尺寸长度为相同。
[0017]于本专利技术之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三单元画素体皆沿该第二方向延伸有一第三宽度,若干个第三单元画素体的该第三宽度尺寸长度为不相同。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传统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基板上的发光二极体之布局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之液晶显示器之架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背光模组的发光布局结构第一较佳实施例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背光模组的发光布局结构第二较佳实施例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专利技术背光模组的发光布局结构第三较佳实施例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专利技术背光模组的发光布局结构第四较佳实施例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7是本专利技术背光模组的发光布局结构第五较佳实施例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8是本专利技术背光模组的发光布局结构第六较佳实施例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9是本专利技术复数电源单元与复数个单元画素组连接作动方块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为:
[0028]11、21:基板
[0029]12、220:发光二极体
[0030]13:光源群组
[0031]2:背光模组
[0032]20:光学单元
[0033]200:导光层
[0034]202:第一扩散层
[0035]204:第一增亮层
[0036]206:第二增亮层
[0037]208:第二扩散层
[0038]211:长边
[0039]212:短边
[00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的发光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基板;多个单元画素组,与所述基板电讯连接,每一所述单元画素组沿第一方向延伸有主长度,且沿第二方向延伸有主宽度,所述单元画素组具有若干个单元画素体,所述单元画素体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有长度,若干个所述单元画素体的所述长度各为不同,而每一所述单元画素体皆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有相同所述主宽度,多个所述单元画素组沿所述第二方向相互贴靠;多个电源单元,各所述电源单元连接各所述单元画素组,各所述电源单元分别提供驱动或调整所述单元画素组发出光源所需的电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的发光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矩形形状,所述基板具有长边以及短边,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长边延伸方向。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的发光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矩形形状,所述基板具有长边以及短边,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短边延伸方向。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的发光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单元画素体不同的所述长度其总和长度与所述主长度为相等。5.一种背光模组的发光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基板,为矩形形状,所述基板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长边以及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短边;第一单元画素组,与所述基板电讯连接,所述第一单元画素组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相互贴靠的若干个第一单元画素体,所述第一单元画素体皆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有相同的第一宽度;第二单元画素组,与所述基板电讯连接,沿所述第二方向相互贴靠所述第一单元画素组,所述第二单元画素组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相互贴靠的若干个第二单元画素体,所述第二单元画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无锡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