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方案公开了害虫处理设备领域的一种森林害虫捕捉装置,包括运作机构、基座和固定连接在基座上的固定环,所述运作机构包括与固定环的内壁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器,所述驱动器与基座连接,所述齿轮还固定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滑块,所述连杆上还连接有固定杆,所述连杆上套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设有限位槽,所述滑块在限位槽内滑动;所述滑块连接有捕捉箱,所述捕捉箱的壁体均布有孔洞,捕捉箱连接有诱虫灯,所述捕捉箱的顶部设有电网。本方案中的装置通过多个方位以及运作方向的配合提高捕捉害虫的效率。害虫的效率。害虫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森林害虫捕捉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害虫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森林害虫捕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林业生产中,害虫是危害森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经济损失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害虫发生与为害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森林资源全失去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过去害虫防治主要以化学及仿生防治为主,而这些技术又导致滥用农药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并失去天敌控制,引起次要害虫产生抗药性并发生猖獗,上升为主要害虫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0003]目前森林中主要采用引诱与物理电击配合的方式进行害虫灭杀,一般为电网制成的箱体,而电网在灭杀害虫时,尤其需要在瞬间高压下电死害虫,从而使得部分害虫的肢体沾附在电网上,对电网灭杀害虫造成遮挡,大大降低灭杀害虫的效率,无法有效保护林地树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森林害虫捕捉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害虫捕捉设备效率低的问题。
[0005]本方案中的一种森林害虫捕捉装置,包括运作机构、基座和固定连接在基座上的固定环,所述运作机构包括与固定环的内壁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器,所述驱动器与基座连接,所述齿轮还固定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滑块,所述连杆上还连接有固定杆,所述连杆上套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设有限位槽,所述滑块在限位槽内滑动;所述滑块连接有捕捉箱,所述捕捉箱的壁体均布有孔洞,捕捉箱连接有诱虫灯,所述捕捉箱的顶部设有电网。
[0006]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其有益效果:使用时,开启诱虫灯,诱虫灯吸引害虫,驱动器转动驱动连杆转动,连杆转动带动齿轮以连杆与驱动器连接的一端为圆心转动,由于连杆与齿轮转动连接,且齿轮与固定环的内壁啮合,而固定环又固定在基座上,因此使得齿轮偏转的同时会自转,随着齿轮的自转,调节杆也会转动,而调节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的滑块会在限位槽内来回滑动,而限位杆会随着滑块滑动的同时,随滑块的位移而偏转,上方的捕捉箱也会随着滑块的移动而移动,从而主动捕捉游走在捕捉箱周围移动的害虫,扩大了诱捕的范围和效率,害虫进入捕捉箱后被上方的电网杀灭;这个运动过程中捕捉箱的偏转是变速运动的,而捕捉箱靠近和远离固定环中轴线的运动是往复的,因此可以更好的捕捉害虫。
[0007]进一步,所述调节杆与滑块连接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贯穿滑块和捕捉箱连接有螺杆,所述捕捉箱包括顶盖和箱体,所述电网设置在顶盖的内侧,所述顶盖与箱体竖直滑动连接,所述顶盖螺纹连接在螺杆上。由于转杆在过程中会一直自转,从而带动螺杆自转,从而带动与箱体竖直滑动连接的顶盖上下移动,这样设置可便于顶盖上下移动,从而将箱体内的害虫杀灭。
[0008]进一步,所述驱动器为正反转电机。正反转电机可以更好的控制连杆的正反转。
[0009]进一步,所述正反转电机在连杆转动一周后反向转动,所述连杆转动两周顶盖往返移动一次。这样设置便于配合捕捉箱的移动捕捉害虫,电网对箱体内的害虫进行杀灭一次。
[0010]进一步,所述捕捉箱的侧边设有诱虫管,所述诱虫管为透明,所述诱虫管上均布有进虫孔,所述诱虫灯位于诱虫管内。这样设置便于害虫从诱虫管内进入。
[0011]进一步,所述运作机构有多个。设置多个运作机构可实现多个捕捉箱一起工作。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森林害虫捕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的剖视图;
[0014]图3为图1中捕捉箱的侧视图
[0015]图4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图4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8]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固定环1、基座2、限位杆3、齿轮4、调节杆5、滑块6、转杆7、连杆8、箱体9、顶盖10、螺杆11、诱虫管12、孔洞13、诱虫灯14。
[0019]实施例1
[0020]基本如附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森林害虫捕捉装置,包括运作机构、基座2和固定连接在基座2上的固定环1,固定环1的内环设有齿环,运作机构包括齿轮4,与齿环与齿轮4啮合,齿轮4转动连接有连杆8,连杆8的另一端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正反转电机,正反转电机与基座2连接,齿轮4还固定连接有调节杆5,调节杆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滑块6,连杆8上还连接有固定杆,连杆8上套设有限位杆3,限位杆3上设有限位槽,滑块6在限位槽内滑动;滑块6连接有捕捉箱,捕捉箱的壁体均布有孔洞13,捕捉箱的侧边设有诱虫管12,诱虫管12为透明,诱虫管12上均布有进虫孔,诱虫管12内设有诱虫灯14;
[0021]调节杆5与滑块6连接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杆7,转杆7贯穿滑块6和捕捉箱,转杆7延伸至捕捉箱内固定连接有螺杆11,捕捉箱包括顶盖10和箱体9,顶盖10的内侧设有电网,顶盖10与箱体9竖直滑动连接,顶盖10螺纹连接在螺杆11上;
[0022]正反转电机在连杆8转动一周后反向转动,连杆8转动两周顶盖10往返移动一次。
[0023]使用时,开启诱虫灯14,诱虫灯14吸引害虫从进虫孔内进入,由于诱虫管12为透明,能更好的吸引害虫,接着开启正反转电机,正反转电机转动驱动连杆8转动,连杆8转动带动齿轮4以连杆8与正反转电机连接的一端为圆心转动,由于连杆8与齿轮4转动连接,且齿轮4与固定环1的内壁啮合,而固定环1又固定在基座2上,因此使得齿轮4偏转的同时会自转,随着齿轮4的自转,调节杆5也会转动,而调节杆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的滑块6会在限位槽内来回滑动,而限位杆3会随着滑块6滑动的同时,随滑块6的位移而偏转,上方的捕捉箱也会随着滑块6的移动而移动,从而主动捕捉游走在捕捉箱周围移动的害虫,扩大了诱捕的范围和效率,由于转杆7在过程中会一直自转,从而带动螺杆11自转,从而带动与箱体9竖直滑
动连接的顶盖10上下移动,便于顶盖10上下移动,从而将箱体9内的害虫杀灭;这个运动过程中捕捉箱的偏转是变速运动的,而捕捉箱靠近和远离固定环1中轴线的运动是往复的,其路线如图2中的类菱形粗线,因此可以更好的捕捉害虫;正反转电机在连杆8转动一周后反向转动,连杆8转动两周顶盖10往返移动一次,这样配合使用更有利于捕捉害虫,提高工作效率,电网对箱体9内的害虫进行杀灭一次。
[0024]实施例2
[0025]如图4和图5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运作机构有多个。
[0026]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专利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森林害虫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运作机构、基座和固定连接在基座上的固定环,所述运作机构包括与固定环的内壁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器,所述驱动器与基座连接,所述齿轮还固定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滑块,所述连杆上还连接有固定杆,所述连杆上套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设有限位槽,所述滑块在限位槽内滑动;所述滑块连接有捕捉箱,所述捕捉箱的壁体均布有孔洞,捕捉箱连接有诱虫灯,所述捕捉箱的顶部设有电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森林害虫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与滑块连接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贯穿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章铭,张海燕,王盼东,
申请(专利权)人:茅台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