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监测刻刀偏移的辊筒雕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7397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监测刻刀偏移的辊筒雕刻装置,属于版辊雕刻技术领域,该能监测刻刀偏移的辊筒雕刻装置包括机架、刻刀偏移监测装置和偏移角度测量装置;机架的底板上设置辊筒驱动机构;底板的两端设置竖直位置调节机构,竖直位置调节机构之间有轴向位置调节机构;轴向位置调节机构装配有刻刀;刻刀偏移监测装置包括设置于辊筒驱动机构一端的激光发射器,设置于辊筒驱动机构另一端的激光接收器,用于采集激光接收器采集信号的控制芯片,用于发出提示信号的警报器;偏移角度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刻刀的偏移角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解决辊筒雕刻过程中不能及时发现刻刀偏移,不能及时进行定位调整和维修处理,不利于保证加工精度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监测刻刀偏移的辊筒雕刻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版辊雕刻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能监测刻刀偏移的辊筒雕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辊筒雕刻装置是一种将图案或字符通过刻模刻在辊筒表面的设备。它通过对刻刀进行精确的控制来切割辊筒表面的材料,从而形成所需的图案或文字。辊筒雕刻装置是辊筒制造行业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应用于印刷、染色、饰品、纺织等行业。
[0003]公开号为CN216993707的中国新型专利(申请号为CN202220400274.X)公开了一种版辊雕刻设备,包括:机座、旋转组件、雕刻组件及气源组件,旋转组件包括电机及旋转台,电机固定连接在机座上,电机能够驱动旋转台转动,旋转台用于夹持版辊;雕刻组件设置于机座并且位于旋转组件的上方,雕刻组件包括气动雕刻头,气动雕刻头设置有雕刻针用于雕刻版辊;气源组件包括储气罐及输气装置,储气罐与输气装置连通,输气装置能够输出脉冲气流,输气装置输出的脉冲气流作用于气动雕刻头以使雕刻针往复上下运动。在生产过程中,将版辊装夹到旋转台上,输气装置输出的脉冲气流作用到气动雕刻头的雕刻针,使雕刻针能够上下往复运动以对版辊进行雕刻,雕刻针能在版辊的表面雕刻出多种形状,使版辊表面的闪亮度更高。
[0004]但在雕刻过程中,刻刀受到较大的切削力和阻力,可能发生偏移,刻刀偏移会导致图形线条不准确、精度降低,因此上述技术存在加工过程中不能及时发现刻刀偏移,不能及时进行定位调整和维修处理,不利于保证加工精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能监测刻刀偏移的辊筒雕刻装置,可以解决辊筒雕刻过程中不能及时发现刻刀偏移,不能及时进行定位调整和维修处理,不利于保证加工精度的问题。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能监测刻刀偏移的辊筒雕刻装置,包括机架、刻刀偏移监测装置和偏移角度测量装置;所述机架的底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辊筒旋转的辊筒驱动机构;所述底板的两端设置有用于调节雕刻深度的竖直位置调节机构,所述竖直位置调节机构之间设置有调节轴向进给量的轴向位置调节机构;所述轴向位置调节机构设置有刀座,刻刀装配在所述刀座上,并随所述刀座移动执行雕刻操作;其中,所述刻刀偏移监测装置包括激光发射器、激光接收器、控制芯片和警报器,所述激光发射器、所述激光接收器、所述警报器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所述激光发射器设置于所述辊筒驱动机构一端,用于发射激光;所述激光接收器设置于所述辊筒驱动机构另一端,用于接收所述激光;所述控制芯片用于采集所述激光接收器采集的信号;所述警报器用于发出提示信号;所述偏移角度测量装置用于测量所述刻刀的偏移角度。
[000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能监测刻刀偏移的辊筒雕刻装置的技术效果如下:通过设置竖直位置调节机构,可以上下调整刻刀的高度,从而调节雕刻深度;通过设置刀座,可以实现刻刀磨损后的更换;通过设置激光发射器、激光接收器,激光接收器与控制芯片进行电连接,激光接收器接收到来自激光发射器的激光信号,刻刀偏移后会对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进行遮挡,导致激光接收器接收不到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从而监测到刻刀的偏移;通过设置警报器,当刻刀发生偏移时,及时发出警报信号提醒工作人员,便于工作人员及时作出调整;通过设置指针与刻度标记可以实时检测到刻刀偏移角度,有利于及时调整。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的一种能监测刻刀偏移的辊筒雕刻装置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0]其中,所述激光发射器、所述激光接收器为两组,两组所述激光发射器、所述激光接收器沿所述辊筒轴心位置所在的竖直面对称设置,且两组所述激光发射器、所述激光接收器对称分布在所述刻刀的两侧。
[0011]采用上述改进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对称的激光发射器、激光接收器实现辊筒在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转动下,均可进行刻刀偏移的监测。
[0012]进一步的,所述激光发射器的激光发射方向与所述辊筒轴线相平行。
[0013]进一步的,所述激光发射器的激光发射位置高于所述辊筒的顶部象限点。
[0014]采用上述改进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发射点高于辊筒的顶部象限点的激光发射器,可以减小由于辊筒自身遮挡产生的误差。
[0015]进一步的,所述辊筒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设置于所述底板两端的旋转座、转轴,所述转轴的内侧一端与所述辊筒同轴心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外侧一端与所述旋转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辊筒旋转;所述激光发射器、所述激光接收器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旋转座的顶部。
[0016]采用上述改进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与辊筒同轴心固定连接的转轴与旋转座转动连接,可以实现驱动辊筒的转动。
[0017]进一步的,所述竖直位置调节机构为两组竖向丝杆机构,两组所述竖向丝杆机构对称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两端;所述竖向丝杆机构包括第一丝杆、第一滑轨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丝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的滑槽内,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丝杆螺纹连接,并在所述第一丝杆的旋转驱动下,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所述机架的顶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丝杆旋转的第二驱动电机。
[0018]采用上述改进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第一滑块与第一丝杆的螺纹连接,使得连接更加稳定;通过设置用于驱动第一丝杆的第二驱动机,实现第一丝杆带动刻刀的上下移动。
[0019]进一步的,所述轴向位置调节机构为横向丝杆机构,所述横向丝杆机构包括第二丝杆、第二滑轨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丝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轨的滑槽内,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丝杆螺纹连接,并在所述第二丝杆的旋转驱动下,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所述第二滑轨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丝杆旋转的第三驱动电机。
[0020]采用上述改进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用于驱动第二丝杆的第三驱动机,实现第二丝杆带动刻刀的左右移动。
[0021]进一步的,所述横向丝杆机构的安装位置与所述辊筒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二滑轨
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组所述竖向丝杆机构中的所述第一滑块上。
[0022]进一步的,所述刀座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块的底部,所述刻刀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刀座的底部。
[0023]采用上述改进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刀座,可以使得磨损的刻刀进行更换。
[0024]进一步的,所述偏移角度测量装置包括套设于所述刻刀侧壁顶部的安装件,所述安装件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顶部设置有竖直向上的指针;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指针的位置对应的一侧壁上设置有刻度标记。
[0025]采用上述改进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刻度标记,可以检测到刀片的偏移角度,有利于工作人员进行调整。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用于一种能监测刻刀偏移的辊筒雕刻装置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竖直位置调节机构,可以上下调整刻刀的高度,从而调节雕刻深度;通过设置刀座,可以实现刻刀磨损后的更换;通过设置激光发射器、激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监测刻刀偏移的辊筒雕刻装置,包括机架(1)、刻刀偏移监测装置和偏移角度测量装置;所述机架(1)的底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辊筒旋转的辊筒驱动机构(11);所述底板的两端设置有用于调节雕刻深度的竖直位置调节机构(12),所述竖直位置调节机构(12)之间设置有调节轴向进给量的轴向位置调节机构(13);所述轴向位置调节机构(13)设置有刀座(31),刻刀(3)装配在所述刀座(31)上,并随所述刀座(31)移动执行雕刻操作;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刀偏移监测装置包括激光发射器(21)、激光接收器(22)、控制芯片(23)和警报器(24),所述激光发射器(21)、所述激光接收器(22)、所述警报器(24)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23)电连接;所述激光发射器(21)设置于所述辊筒驱动机构(11)一端,用于发射激光;所述激光接收器(22)设置于所述辊筒驱动机构(11)另一端,用于接收所述激光;所述控制芯片(23)用于采集所述激光接收器(22)采集的信号;所述警报器(24)用于发出提示信号;所述偏移角度测量装置用于测量所述刻刀(3)的偏移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监测刻刀偏移的辊筒雕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发射器(21)、所述激光接收器(22)为两组,两组所述激光发射器(21)、所述激光接收器(22)沿所述辊筒轴心位置所在的竖直面对称设置,且两组所述激光发射器(21)、所述激光接收器(22)对称分布在所述刻刀(3)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监测刻刀偏移的辊筒雕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发射器(21)的激光发射方向与所述辊筒轴线相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能监测刻刀偏移的辊筒雕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发射器(21)的激光发射位置高于所述辊筒的顶部象限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能监测刻刀偏移的辊筒雕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驱动机构(11)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设置于所述底板两端的旋转座(111)、转轴(112),所述转轴(112)的内侧一端与所述辊筒同轴心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12)的外侧一端与所述旋转座(11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娜宋鹏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弘展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