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簇、储能集装箱及储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27257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6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池簇、储能集装箱及储能系统,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电池簇包括:多个电池包,电池包内设置多个单体电池;安装架包括安装主体,多个电池包设置于安装主体中且在安装主体的高度方向上成列排布;排气结构,排气结构的进气口与同列的各个电池包连接,出气口延伸至电池簇外部,排气结构设有排气通道,以通过排气通道将单体电池的防爆阀开阀时喷出的物质排至电池簇外。本公开通过设置排气结构,将热失控单体电池喷出的高温喷发物及时排出,避免在电池包、电池簇内积聚气体,避免二次爆炸,提升电池簇的安全性。提升电池簇的安全性。提升电池簇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簇、储能集装箱及储能系统


[0001]本公开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簇、储能集装箱及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相关技术中,电池包包括闭合设置的上盖和下箱体,下箱体内设置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连接的单体电池。多个电池包放入电池簇架中,经电连接形成电池簇。然而,由于电池簇中电池包在电池簇架的排列紧密,电池发生热失控时喷出的高温喷发物携带有毒有害气体,容易发生二次爆炸,存在安全隐患。
[0003]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池簇、储能集装箱及储能系统,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提供的电池包热失控喷出的高温喷发物携带的气体容易积聚,发生二次爆炸,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5]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0006]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池簇,包括:
[0007]多个电池包,各个所述电池包内设有多个单体电池;
[0008]安装架,包括安装主体,多个所述电池包设置于所述安装主体中且在所述安装主体的高度方向上成列排布;
[0009]排气结构,所述排气结构的进气口与同列的各个所述电池包连接,出气口延伸至所述电池簇外部,所述排气结构设有排气通道,以通过所述排气通道将所述单体电池的防爆阀开阀时喷出的物质排至所述电池簇外。<br/>[0010]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电池簇包括多个电池包,多个电池包设置于安装主体中且在安装主体的高度方向上成列排布,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安装架的容纳空间,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具有排气通道的排气结构,分别与电池包、电池簇外部连接,能够及时将电池包内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排出至电池簇外部,避免在电池包、电池簇内积聚气体,避免二次爆炸,提升电池簇的安全性。
[0011]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内设有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设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单体电池的出气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气结构的进气口连通,以通过所述导流通道将所述单体电池的防爆阀开阀时喷出的物质排至所述电池包外。
[0012]本公开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电池包内设置导流结构,导流结构设有导流通道,能够将单体电池的防爆阀开阀时喷出的高温喷发物、以及高温喷发物携带的气体排出至电池包外,从而避免高温喷发物及上述气体对周围正常单体电池的影响,能够对高温喷发物加以
引导,避免高温喷发物在电池包内无序流动,降低热失控单体电池带来的风险,及时将气体排出至电池包外部,避免二次爆炸,提升电池簇的安全性。
[0013]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包括:
[0014]下箱体,所述多个单体电池设置于所述下箱体中;
[0015]上盖,盖合于所述下箱体开口处,所述上盖包括相对设置的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配合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侧壁或顶壁设有出气孔,作为所述导流通道的出气口;
[0016]导流件,设置于所述单体电池的防爆阀对应的所述下盖板上,所述导流件设有子导流通道,所述子导流通道一端贯穿所述下盖板以与所述容纳腔连接,另一端作为所述导流通道的入口,与所述单体电池接触。
[0017]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电池包包括容纳多个单体电池的下箱体和盖合于下箱体开口处的上盖,上盖的上盖板和下盖板配合形成有容纳腔,与单体电池的防爆阀对应的下盖板上设置导流件,导流件设有子导流通道,当单体电池热失控时,防爆阀开阀时喷出的高温喷发物以及高温喷发物携带的气体通过子导流通道快速排至容纳腔内,容纳腔的侧壁或顶壁设有出气孔,从而将上述气体排出至容纳腔外部,及时排出容纳腔内积聚的有毒有害气体,避免二次爆炸,提升电池包的安全性。
[0018]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排气结构具有一个出气口和多个进气口,所述排气结构的各个进气口与对应的所述电池包的出气口连通,所述排气结构的出气口高于所述安装架,以将所述排气结构内的气体排出至所述电池簇外。
[0019]本公开实施方式中,在电池包外设置排气结构,排气结构的各个进气口与对应的电池包的出气口连通,通过将排气结构的出气口高于安装架,以将电池包排出的气体通过排气结构排出至电池簇外,避免其中一个电池包中的单体电池热失控,影响其他正常电池包的使用,能够方便的将排气结构排出的气体集中处理,提升电池簇的安全性。
[0020]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气结构包括:
[0021]第一连接管,沿所述安装主体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出气口高于所述安装架顶部;
[0022]多根第二连接管,沿所述安装主体的高度方向排布,所述第二连接管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电池包内的出气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通。
[0023]本公开实施方式中,排气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管和多根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沿安装主体的高度方向设置,多个第二连接管与沿安装主体的高度方向排布,第二连接管与电池包对应设置,从而将电池包排出的气体通过第二连接管排至第一连接管,并经由第一连接管排至电池簇外,提升电池簇的安全性。
[0024]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气结构还包括:
[0025]多根过渡连接管,各个过渡连接管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通,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管连通。
[0026]本公开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过渡连接管连接在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之间,能够对气流的方向加以引导,避免气流瞬时压力过大,对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的连接强度造成冲击,提升排气通道的有效性。
[0027]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各个过渡连接管呈弧形,且所述各个过渡连接管
的出气口高于所述各个过渡连接管的进气口。
[0028]本公开实施方式中,过渡连接管设置为弧形,其弯曲方向沿气体的流动方向,即过渡连接管的出气口高于进气口,从而降低气流对第一连接管的冲击,提升排气通道的有效性。
[0029]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电池包沿所述安装主体的高度方向排布成至少两列,相邻两列电池包之间的安装主体内设有冷却通道,排气结构置于所述冷却通道内。
[0030]本公开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安装主体上排布至少两列电池包,相邻两列电池包之间的安装主体设置冷却通道,一方面,可以实现对多个电池包的散热处理,提高电池簇的散热效率和热管理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将排气结构置于冷却通道内,以对热失控单体电池喷出的高温喷发物携带的气体进行降温处理,以防喷出的高温气体对外界的人或物造成损伤。
[0031]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与相邻两列所述电池包连通的第二连接管连接于同一所述第一连接管。
[0032]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相邻两列电池包共用同一第一连接管,能够减少部件的数量,便于对部件的管理。
[0033]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的各个第二连接管上设有单向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簇,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电池包(200),所述电池包(200)内设有多个单体电池(210);安装架(100),包括安装主体,多个所述电池包(200)设置于所述安装主体中且在所述安装主体的高度方向上成列排布;排气结构(300),所述排气结构(300)的进气口与同列的各个所述电池包(200)连接,出气口延伸至所述电池簇外部,所述排气结构(300)设有排气通道,以通过所述排气通道将所述单体电池(210)的防爆阀开阀时喷出的物质排至所述电池簇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200)内设有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设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单体电池(210)的出气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气结构(300)的进气口连通,以通过所述导流通道将所述单体电池(210)的防爆阀开阀时喷出的物质排至所述电池包(200)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200)包括:下箱体(220),所述多个单体电池(210)设置于所述下箱体(220)中;上盖(230),盖合于所述下箱体(220)开口处,所述上盖(230)包括相对设置的上盖板(231)和下盖板(232),所述上盖板(231)和所述下盖板(232)配合形成有容纳腔(232),所述容纳腔(232)的侧壁或顶壁设有出气孔,作为所述导流通道的出气口;导流件(2321),设置于与所述单体电池(210)的防爆阀对应的所述下盖板(232)上,所述导流件(2321)设有子导流通道(2322),所述子导流通道(2322)一端贯穿所述下盖板(232)以与所述容纳腔(232)连通,另一端作为所述导流通道的入口,与所述单体电池(210)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结构(300)具有一个出气口和多个进气口,所述排气结构(300)的各个进气口与对应的所述电池包(200)的出气口连通,所述排气结构(300)的出气口高于所述安装架(100),以将所述排气结构(300)内的气体排出至所述电池簇外。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结构(300)包括:第一连接管(310),沿所述安装主体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管(310)的出气口高于所述安装架(100)顶部;多根第二连接管(320),沿所述安装主体的高度方向排布,所述第二连接管(320)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瑶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