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肠外营养液配比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7248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肠外营养液配比输送装置,包括第一混合组件、第二混合组件、第三混合组件、二级混合腔、中转腔、三级混合腔和机架,第一混合组件将不含磷酸盐的电解质和水溶性维生素、微量元素混合到复方氨基酸中,第二混合组件将磷酸盐混合到葡萄糖溶液中,第三混合组件将脂溶性维生素混合到脂肪乳中。二级混合腔将混合后的氨基酸溶液和混合后的葡萄糖溶液二次混合,中转腔将混合溶液翻转使其充分混合,三级混合腔将混合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的脂肪乳加入到氨基酸、葡萄糖混合溶液中,该装置通过各组件配合实现了快速准确的配置大量的肠外营养液,并且配置过程中在密封容器内进行,防止了外界环境对营养液的污染。防止了外界环境对营养液的污染。防止了外界环境对营养液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肠外营养液配比输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机械
,具体为一种肠外营养液配比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肠外营养是从静脉内供给营养作为手术前后及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全部营养从肠外供给称全胃肠外营养。构成肠外营养的要素包括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必需和非必须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肠外营养液的配比关系到病人能否维持营养状况、体重增加和伤口愈合,传统的手工配置肠外营养液效率低下,各部分物质比重控制不准确,且手工配置的营养液无法与外界环境隔绝容易被污染。另一方面传统的营养液在长时间静置后,其内部脂肪乳中含有的油滴容易和其它物质产生分层,使得油滴都汇聚在最上层,从而导致营养液失效,在脂肪乳和其它溶液混合时为了混合彻底往往会振动混合溶液,这种混合方式容易让脂肪乳中的油滴相互之间发生碰撞而产生更大的油滴,油滴过大容易堵塞患者的毛细血管造成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肠外营养液配比输送装置,包括第一混合组件、第二混合组件、第三混合组件、二级混合腔、中转腔、三级混合腔和机架,所述机架包括一层板、二层板、三层板、四层板和五层板,一层板在最下方,五层板在最上方,二层板、三层板、四层板按从下往上的顺序排布,各个层板之间安装有支撑柱,所述第一混合组件、第二混合组件顶侧和五层板相连接,第一混合组件、第二混合组件中间位置和四层板紧固连接,第一混合组件、第二混合组件底侧和三层板紧固连接,第一混合组件、第二混合组件通过输液管道和二级混合腔顶部相连,所述二级混合腔、中转腔底部和二层板紧固连接,二级混合腔底部通过输液管道和中转腔相连,所述中转腔通过输液管道和三级混合腔相连,所述第三混合组件上方安装在三层板上,第三混合组件下方安装在二层板上,第三混合组件通过管道和三级混合腔相连,所述三级混合腔安装在一层板上。第一混合组件将不含磷酸盐的电解质和水溶性维生素、微量元素混合到复方氨基酸中,第二混合组件将磷酸盐混合到葡萄糖溶液中,第三混合组件将脂溶性维生素混合到脂肪乳中。二级混合腔将混合后的氨基酸溶液和混合后的葡萄糖溶液二次混合,中转腔将混合溶液翻转使其充分混合,三级混合腔将混合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的脂肪乳加入到氨基酸、葡萄糖混合溶液中,该装置通过各组件配合实现了快速准确的配置大量的肠外营养液,并且配置过程中在密封容器内进行,防止了外界环境对营养液的污染。本专利技术的三级混合腔还通过螺旋线圈产生反向电场,增加了脂肪乳中油相受到的向下作用力,避免了长时间静置出现分层的情况。
[0005]进一步的,第一混合组件包括氨基酸溶液腔、第一一级混合腔和第一浓缩溶液注射器组成,所述氨基酸溶液腔和五层板紧固连接,氨基酸溶液腔底部有输液管道和第一一
级混合腔侧壁底部相连,所述第一一级混合腔中间位置和四层板紧固连接,第一一级混合腔底部和三层板紧固连接,所述第一浓缩溶液注射器和第一一级混合腔侧壁底部相连。配置一级混合溶液前先按照配置剂量将所需的不含磷酸盐的电解质、水溶性维生素、微量元素和少量的氨基酸溶液混合制成浓缩溶液,将浓缩溶液吸入第一浓缩溶液注射器中,再将第一浓缩溶液注射器插入注射器输入口,当第一一级混合腔开始工作时,电缸带动活塞上移,在密闭空间内,活塞上移产生吸力将氨基酸溶液腔内的液体和第一浓缩溶液注射器中的液体都吸入一级混合腔体。由于浓缩溶液的量远少于氨基酸溶液的量,所以浓缩溶液会被全部吸入,浓缩溶液被氨基酸溶液稀释,混合溶液总量由电缸的收缩尺寸控制,可准确达到标准配置量,配置过程隔绝了外界空气,有效防止了外界污染物和气体对混合溶液造成影响。
[0006]进一步的,第一一级混合腔包括电缸、一级混合腔体、叶片、活塞内圈、活塞外圈、底板内圈、底板外圈、丝杆螺母安装板、丝杆、丝杆螺母,所述一级混合腔体内壁底侧和底板外圈外侧紧固连接,所述底板外圈的底部和四层板紧固连接,所述电缸安装在一级混合腔体的顶部,电缸的导杆伸入一级混合腔体内部,电缸的导杆通过安装座和活塞内圈紧固连接,所述活塞内圈和活塞外圈旋转密封连接,活塞外圈可以在一级混合腔体内壁轴向密封滑动,所述底板内圈和底板外圈旋转密封连接,所述叶片顶部和活塞外圈底部紧固连接,叶片底部和丝杆螺母安装板顶部紧固连接,叶片中部从底板内圈中穿过,叶片穿过底板内圈的部分和底板内圈密封连接,所述丝杆螺母和丝杆螺母安装板紧固连接,所述丝杆底部和三层板紧固连接,丝杆顶部和底板内圈通过轴承旋转连接,丝杆从丝杆螺母中穿过。电缸带动活塞内圈上移,活塞内圈带动活塞外圈上移,当活塞内圈和活塞外圈整体上移时会在密封腔体内产生一个吸力,用这个吸力将溶液吸入到一级混合腔体内,当活塞外圈上移时,活塞外圈连接的叶片会带动丝杆螺母安装板上移,当丝杆螺母安装板上移时丝杆螺母和丝杆发生相对位移,由于丝杆是固定不动的,则丝杆螺母会发生转动,丝杆螺母带动丝杆螺母安装板转动,丝杆螺母安装板带动叶片转动,叶片转动将浓缩溶液和氨基酸溶液混合均匀。本装置利用电缸的升降带动叶片转动减少了一个驱动叶片转动的电机,降低了装置的成本。
[0007]进一步的,一级混合腔体侧壁底部开有溶液进口和注射器输入口,所述溶液进口和注射器输入口都安装有止回阀,该止回阀许进不许出,溶液进口通过溶液管道和氨基酸溶液腔相连,注射器输入口和第一浓缩溶液注射器相连,所述底板外圈上开有溶液出口,所述溶液出口也安装有止回阀,该止回阀许出不许进,溶液出口通过输液管道和二级混合腔顶部相连。溶液出口的止回阀保证了在吸入液体时溶液出口保持关闭状态,溶液进口和注射器输入口的止回阀保证了溶液被排出一级混合腔体时只从溶液出口流出,不会在溶液进口和注射器输入口发生回流。
[0008]进一步的,第二混合组件包括葡萄糖溶液腔、第二一级混合腔和第二浓缩溶液注射器组成,所述葡萄糖溶液腔和五层板紧固连接,葡萄糖溶液腔底部有输液管道和第二一级混合腔侧壁底部相连,所述第二一级混合腔中间位置和四层板紧固连接,第二一级混合腔底部和三层板紧固连接,所述第二浓缩溶液注射器和第二一级混合腔侧壁底部相连,所述第二一级混合腔除了混合溶液和第一一级混合腔不同,其它结构和第一一级混合腔相同。第二浓缩溶液注射器中混合的物质是磷酸盐,单独将磷酸盐混合到葡萄糖溶液中是因为磷酸盐会和加入氨基酸物质中的钙剂发生磷酸钙沉淀,沉淀物质会堵塞肺部的微血管,
而先将磷酸盐溶解在葡萄糖溶液中,再将葡萄糖溶液和氨基酸溶液混合则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0009]进一步的,中转腔包括中转电缸、中转活塞、中转腔体、进液口、出液口,所述中转腔体底部和二层板紧固连接,所述中转电缸安装在中转腔体顶部,中转电缸的导杆伸出中转腔体内部,导杆前端和中转活塞紧固连接,所述中转活塞可在中转腔体内壁轴向密封滑动,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安装在中转腔体侧壁底部的两边,进液口和出液口都安装有止回阀,进液口的止回阀可进不可出,出液口的止回阀可出不可进,进液口通过输液管道和二级混合腔底部相连,出液口通过输液管道和三级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肠外营养液配比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比输送装置包括第一混合组件(1)、第二混合组件(2)、第三混合组件(3)、二级混合腔(4)、中转腔(5)、三级混合腔(6)和机架(7),所述机架(7)包括一层板、二层板、三层板、四层板和五层板,一层板在最下方,五层板在最上方,二层板、三层板、四层板按从下往上的顺序排布,各个层板之间安装有支撑柱,所述第一混合组件(1)、第二混合组件(2)顶侧和五层板相连接,第一混合组件(1)、第二混合组件(2)中间位置和四层板紧固连接,第一混合组件(1)、第二混合组件(2)底侧和三层板紧固连接,第一混合组件(1)、第二混合组件(2)通过输液管道和二级混合腔(4)顶部相连,所述二级混合腔(4)、中转腔(5)底部和二层板紧固连接,二级混合腔(4)底部通过输液管道和中转腔(5)相连,所述中转腔(5)通过输液管道和三级混合腔(6)相连,所述第三混合组件(3)上方安装在三层板上,第三混合组件(3)下方安装在二层板上,第三混合组件(3)通过管道和三级混合腔(6)相连,所述三级混合腔(6)安装在一层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肠外营养液配比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组件(1)包括氨基酸溶液腔(11)、第一一级混合腔(12)和第一浓缩溶液注射器(13)组成,所述氨基酸溶液腔(11)和五层板紧固连接,氨基酸溶液腔(11)底部有输液管道和第一一级混合腔(12)侧壁底部相连,所述第一一级混合腔(12)中间位置和四层板紧固连接,第一一级混合腔(12)底部和三层板紧固连接,所述第一浓缩溶液注射器(13)和第一一级混合腔(12)侧壁底部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肠外营养液配比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一级混合腔(12)包括电缸(121)、一级混合腔体(122)、叶片(123)、活塞内圈(124)、活塞外圈(125)、底板内圈(126)、底板外圈(127)、丝杆螺母安装板(128)、丝杆(129)、丝杆螺母(1210),所述一级混合腔体(122)内壁底侧和底板外圈(127)外侧紧固连接,所述底板外圈(127)的底部和四层板紧固连接,所述电缸(121)安装在一级混合腔体(122)的顶部,电缸(121)的导杆伸入一级混合腔体(122)内部,电缸(121)的导杆通过安装座和活塞内圈(124)紧固连接,所述活塞内圈(124)和活塞外圈(125)旋转密封连接,活塞外圈(125)可以在一级混合腔体(122)内壁轴向密封滑动,所述底板内圈(126)和底板外圈(127)旋转密封连接,所述叶片(123)顶部和活塞外圈(125)底部紧固连接,叶片(123)底部和丝杆螺母安装板(128)顶部紧固连接,叶片(123)中部从底板内圈(126)中穿过,叶片(123)穿过底板内圈(126)的部分和底板内圈(126)密封连接,所述丝杆螺母(1210)和丝杆螺母安装板(128)紧固连接,所述丝杆(129)底部和三层板紧固连接,丝杆(129)顶部和底板内圈(126)通过轴承旋转连接,丝杆(129)从丝杆螺母(1210)中穿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肠外营养液配比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混合腔体(122)侧壁底部开有溶液进口(1221)和注射器输入口(1222),所述溶液进口(1221)和注射器输入口(1222)都安装有止回阀,该止回阀许进不许出,溶液进口(1221)通过溶液管道和氨基酸溶液腔(11)相连,注射器输入口(1222)和第一浓缩溶液注射器(13)相连,所述底板外圈(127)上开有溶液出口(1271),所述溶液出口(1271)也安装有止回阀,该止回阀许出不许进,溶液出口(1271)通过输液管道和二级混合腔(4)顶部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肠外营养液配比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混合组件(2)包括葡萄糖溶液腔(21)、第二一级混合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孙鸿燕王剑锋孙庆佳于杜娟董艳华马佳悦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