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车辆拉力控制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7110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固定车辆拉力控制调整装置,包括拉力预警组件、拉力调节组件;所述拉力预警组件由限力套杆与限力杠杆构成,当拉力达到预设值时,所述限力杠杆在反作用力的推动下与限力套杆发生碰撞,从而产生预警声;所述拉力调节组件通过调节装置力臂的长度,调节拉力预设值的大小;所述拉力预警组件与拉力调节组件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通过拉力调节组件与拉力预警组件,既可以根据不同车辆调整固定车辆时的拉力,又可以在达到指定拉力时,通过机械结构发出预警提示音,提示操作者已经达到预定拉力,从而保证了试验的准确性和复现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定车辆拉力控制调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振动噪声测试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固定车辆拉力控制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消费者体验汽车品质时,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对客户的感受具有显著的影响。因此,整车上市前,需要经过复杂的NVH测试过程,其中在整车转毂半消声室中测试是车辆NVH测试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整车转毂半消声室中测试,可以模拟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遇到的大部分工况,从而提前发现顾客所抱怨的问题,提高整车NVH水平。
[0003]在整车转毂半消声室测试中,车辆在转毂上行驶,当车轮转动时,转毂同步转动,模拟车辆在实际路面上的行驶状态。因此,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将车辆固定在转毂上,使其在模拟实际行驶中的各种工况时不脱离转毂范围。固定车辆时,一般通过绑带进行固定,绑带两端分别连接车辆拖钩及整车转毂实验室的地面固定铁桩,通过拉紧装置拉紧绑带。
[0004]目前试验用的拉紧装置,仅能保证车辆拉紧,没有调整或者测量拉紧力的装置,因而也就无法测量或者调整拉紧力。每次固定车辆时,均依靠测试工程师的经验,来固定车辆,调整车辆固定拉力,很难保证每次一致,从而引起试验结果出现波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固定车辆拉力控制调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调整或者测量拉力,导致每次固定车辆时,拉力不一致,从而引起试验结果出现波动的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固定车辆拉力控制调整装置,使用绑带将测试车辆固定于转毂上,所述绑带上设有棘轮紧固器,所述棘轮紧固器的棘轮连杆上固设有拉力预警组件,工作人员对拉力预警组件施加拉力,带动棘轮转动拉紧绑带;
[0008]所述拉力预警组件由限力套杆与限力杠杆构成,所述限力杠杆位于限力套杆内侧并与限力套杆铰接,所述限力杠杆直径小于限力套杆内径;
[0009]所述限力套杆内设有压紧滑块,所述限力套杆内设有限力滑块,所述压紧滑块顶紧限力滑块。
[0010]进一步的,所述压紧滑块滑动连接于限力套杆内侧,所述限力滑块转动连接于限力套杆内侧;
[0011]所述限力套杆内固设有压紧弹簧,所述压紧滑块与限力套杆之间形成滑动腔,所述压紧弹簧位于滑动腔内顶紧压紧滑块。
[0012]进一步的,所述限力杠杆临近限力滑块的一端开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设有推动块,所述推动块与弹簧槽之间设有滑块弹簧,所述推动块顶紧限力滑块。
[0013]进一步的,所述限力套杆内设有杠杆限位销,所述限力杠杆上开有与杠杆限位销相匹配的通孔,所述杠杆限位销位于通孔内侧。
[0014]进一步的,所述限力套杆内设有滑块限位销,所述限力滑块上开有与滑块限位销相匹配的通孔,所述滑块限位销位于通孔内侧。
[0015]进一步的,所述压紧滑块临近限力滑块的一端固设有压力凸起,所述压力凸起的顶点位于滑块限位销与拉力方向相反的一侧。
[0016]进一步的,所述棘轮连杆包括调力杆动杆、调力杆定杆;
[0017]所述调力杆动杆与调力杆定杆滑动连接,所述调力杆动杆与调力杆定杆相互贴合,所述调力杆动杆上开有一部分调力螺纹一,所述调力杆定杆上开有另一部分与调力螺纹一相对应的调力螺纹二,所述调力螺纹一与调力螺纹二形成了完整的调力螺纹;
[0018]所述调力杆动杆上转动连接有调力螺杆,所述调力螺杆与完整的调力螺纹螺纹连接;
[0019]进一步的,所述调力杆动杆上固设有与调力杆定杆相匹配的动锁爪,所述调力杆定杆上固设有与调力杆动杆相匹配的定锁爪。
[0020]进一步的,所述调力杆定杆外侧刻有调力刻度,所述刻度覆盖调力杆动杆与定锁爪之间的部分。
[002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固定车辆拉力控制调整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固定车辆拉力控制调整装置,通过拉力调节组件与拉力预警组件,既可以根据不同车辆调整固定车辆时的拉力,又可以在达到指定拉力时,通过机械结构发出预警提示音,提示操作者已经达到预定拉力,从而保证了试验的准确性和复现性。
附图说明
[0023]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未达到指定拉力时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达到指定拉力时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压力凸起、压紧面、回位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棘轮紧固器;2、限力套杆;201、压紧滑块;20101、压力凸起;202、压紧弹簧;3、限力杠杆;301、限力滑块;30101、压紧面;30102、回位面;302、滑块弹簧;4、调力杆动杆;401、动锁爪;5、调力杆定杆;501、定锁爪;6、调力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2]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33]如图1、图2所示:一种固定车辆拉力控制调整装置,包括拉力预警组件、拉力调节组件;拉力预警组件由限力套杆2与限力杠杆3构成,当拉力达到预设值时,限力杠杆3在反
作用力的推动下与限力套杆2发生碰撞,从而产生预警声;拉力调节组件通过调节装置力臂的长度,调节拉力预设值的大小;拉力预警组件与拉力调节组件固定连接。
[0034]通过拉力调节组件与拉力预警组件,既可以根据不同车辆调整固定车辆时的拉力,又可以在达到指定拉力时,通过机械结构发出预警提示音,提示操作者已经达到预定拉力,从而保证了试验的准确性和复现性。
[0035]限力套杆2内滑动连接有压紧滑块201,限力套杆2内侧转动连接有限力滑块301,压紧滑块201顶紧限力滑块301;限力滑块301与限力杠杆3一端相贴合,限力杠杆3转动连接于限力套杆2内侧;限力杠杆3与拉力调节组件固定连接。
[0036]限力套杆2内固设有压紧弹簧202,压紧滑块201与限力套杆2之间形成滑动腔,压紧弹簧202位于滑动腔内顶紧压紧滑块201。
[0037]限力杠杆3临近限力滑块301的一端开有弹簧槽,弹簧槽内滑动连接有推动块;推动块与弹簧槽底端通过滑块弹簧302固定连接,推动块顶紧限力滑块301;限力滑块301与推动块的接触面为斜面。
[0038]限力套杆2内设有滑块限位销,限力滑块301上开有与滑块限位销相匹配的通孔,滑块限位销位于通孔内侧;限力套杆2内设有杠杆限位销,限力杠杆3上开有与杠杆限位销相匹配的通孔。
[0039]压紧滑块201临近限力滑块301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车辆拉力控制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绑带将测试车辆固定于转毂上,所述绑带上设有棘轮紧固器(1),所述棘轮紧固器(1)的棘轮连杆上固设有拉力预警组件,工作人员对拉力预警组件施加拉力,带动棘轮转动拉紧绑带;所述拉力预警组件由限力套杆(2)与限力杠杆(3)构成,所述限力杠杆(3)位于限力套杆(2)内侧并与限力套杆(2)铰接,所述限力杠杆(3)直径小于限力套杆(2)内径;所述限力套杆(2)内设有压紧滑块(201),所述限力套杆(2)内设有限力滑块(301),所述压紧滑块(201)顶紧限力滑块(3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车辆拉力控制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滑块(201)滑动连接于限力套杆(2)内侧,所述限力滑块(301)转动连接于限力套杆(2)内侧;所述限力套杆(2)内固设有压紧弹簧(202),所述压紧滑块(201)与限力套杆(2)之间形成滑动腔,所述压紧弹簧(202)位于滑动腔内顶紧压紧滑块(2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车辆拉力控制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力杠杆(3)临近限力滑块(301)的一端开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设有推动块,所述推动块与弹簧槽之间设有滑块弹簧(302),所述推动块顶紧限力滑块(3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车辆拉力控制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力套杆(2)内设有杠杆限位销,所述限力杠杆(3)上开有与杠杆限位销相匹配的通孔,所述杠杆限位销位于通孔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迪石月奎郝剑虹白杨翼侯伟刘玉龙娄阁李灿杨晋周逸东周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汽研扬州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