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偏瘫病人的提脚带,包括可调节长度的带体,带体上端设提举套圈,所述带体下端通过连接带连接鞋板;所述带体中部固接上绑带环和下绑带环,上绑带环和下绑带环分别对应捆绑在膝关节上、下两端的下肢上。通过捆绑固定在下肢的上、下两绑带环及其位于两环之间的带体协作,两环之间的带体基于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提举力张紧绷直,有效限制膝关节向前屈曲的角度,从而有效防止膝关节屈曲角度过大的情况发生。度过大的情况发生。度过大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偏瘫病人的提脚带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偏瘫病人的康复辅助器械,尤其是一种提脚带。
技术介绍
[0002]偏瘫(hemiplegia)又叫半身不遂,是指同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症状。伴随着偏瘫而来的主要后遗症是行动不便,行动能力几乎都要重新开始练习,原本十分简单的走路,在偏瘫以后却成了最大的困扰。现有技术中,在练习行走的过程中往往使用提脚带辅助,提脚带的带体一般采用可调节长度的高密度编织带,带体上端设提手环,下端设套脚环。套脚环套在偏瘫侧脚前掌部上,健康侧手抓提手环上提,带动偏瘫侧下肢绕髋关节向前摆动提脚,脚前掌部受拉力使得踝关节背屈、足跟落地;然后提手环下落完成前移迈步。
[0003]但是,偏瘫侧下肢足跟着地时,可能是膝屈肌痉挛、股四头肌无力等原因,容易出现膝关节屈曲角度过大的情况,容易失去平衡,极端情况下甚至导致下跪等情况。而现有提脚带不能防止上述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弊端,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供偏瘫病人练习行走的提脚带,有效防止膝关节屈曲角度过大的情况发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偏瘫病人的提脚带,包括可调节长度的带体,其特征在于,带体上端设提举套圈,所述带体下端通过连接带连接鞋板;所述带体中部固接上绑带环和下绑带环,上绑带环和下绑带环分别对应捆绑在膝关节上、下两端的下肢上。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捆绑固定在下肢的上、下两绑带环及其位于两环之间的带体协作,两环之间的带体基于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提举力张紧绷直,有效限制膝关节向前屈曲的角度,从而有效防止膝关节屈曲角度过大的情况发生。
[0006]优选地,所述带体下端分别通过四根连接带连接鞋板两侧,四根连接带包括两根相对设置的后连接带和两根相对设置的前连接带。平衡地托举偏瘫侧脚整体,有利于约束踝关节背屈角度。
[0007]优选地,所述提举套圈由连接搭扣件的带体构成。所构成的提举套圈可以手抓提落,也可以套在肘关节或前臂上进行提举。
[0008]优选地,所述鞋板内设有电池和中控芯片,电池通过拨动开关电气连接中控芯片的输入端,所述中控芯片包括压力传感模块、计步模块、语音模块和喇叭;所述压力传感模块位于鞋板足跟部。通过语音播报步数,提示偏瘫患者成功着地的同时提高使用趣味性,帮助患者安全持久地进行行走练习。
[0009]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001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
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提脚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鞋板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参见附图1
‑
2,反映本技术的一种具体结构。所述偏瘫病人的提脚带包括可通过搭扣件9调节长度的带体7。带体7上端设提举套圈11,所述提举套圈11由连接搭扣件9的带体7圈绕构成。所构成的提举套圈11可以手抓提落,也可以套在肘关节或前臂上进行提举。相对于现有提脚带的提手环适用范围更广,有利于患者休息其提举的健康侧手部。
[0014]所述带体7下端通过连接带连接鞋板1;示例中,鞋板1设有套脚鞋面2,所述带体7下端分别通过四根连接带连接鞋板1的两侧,四根连接带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后连接带5、第二后连接带6;相对设置的第一前连接带3、第二前连接带4。四根连接带下端分前后连接鞋板1的侧面,上端集束连接带体1的下端,从而平衡地托举偏瘫侧脚整体,有利于约束患者踝关节的背屈跖屈角度。
[0015]所述带体中部固接上绑带环10和下绑带环8,上绑带环10和下绑带环8分别对应捆绑在患者的膝关节上、下两端的下肢上。示例中绑带采用魔术贴连接成环状,紧密套在患者膝关节上下两端的下肢凹部。,通过捆绑固定在下肢的上、下两绑带环及其位于两环之间的带体7的协作,两环之间的带体7基于肢体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提举力张紧绷直,有效限制膝关节向前屈曲的角度,从而有效防止膝关节屈曲角度过大的情况发生。
[0016]所述鞋板1设有电池101,电池101通过拨动开关102电气连接中控芯片103的输入端,所述中控芯片103包含有灵敏度可调节的压力传感模块107、计步模块106、语音模块105和喇叭104,所述电池101和中控芯片103安装在鞋板1的暗槽内,鞋板1采用塑胶等利于压力传导的材质,使得足跟部的压力传感模块5感应出人体的重力后向计步模块106、语音模块105输出信息,语音模块105控制喇叭104作语音播报。电池101和中控芯片103的其他部位位于鞋板1的足弓部以延长使用寿命。
[0017]上述公开的本技术的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结合附图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
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不受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偏瘫病人的提脚带,包括可调节长度的带体,其特征在于,带体上端设提举套圈,所述带体下端通过连接带连接鞋板;所述带体中部固接上绑带环和下绑带环,上绑带环和下绑带环分别对应捆绑在膝关节上、下两端的下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瘫病人的提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鞋板内设有电池和中控芯片,电池通过拨动开关电气连接中控芯片的输入端,所述中控芯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海兰,周月艳,李丹,周丽娟,林水平,
申请(专利权)人:浏阳市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