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丙烯粉料的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6604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丙烯粉料的冷却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侧固定有冷却罐,所述冷却罐的上部连通有进料管,冷却罐的下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冷却罐内设置有冷却机构,冷却机构包括数量为六个的连接杆,六个所述连接杆每三个为一组,两组所述连接杆分别固定在冷却罐内壁的上下两侧,两组所述连接杆远离冷却罐的一侧均固定有套筒。通过设置锯齿状换热板可以增加聚丙烯粉料与换热板的接触面积,从而将聚丙烯粉料内部的热量有效的吸附,通过电机驱动两段锯齿冷却板旋转,使得聚丙烯粉料在下落的过程当中能与锯齿冷却板有效的接触,进一步的增加聚丙烯粉料冷却效率。进一步的增加聚丙烯粉料冷却效率。进一步的增加聚丙烯粉料冷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丙烯粉料的冷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聚丙烯粉料加工
,具体为一种聚丙烯粉料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聚丙烯是丙烯通过加聚反应而成的聚合物,在80℃以下能耐酸、碱、盐液及多种有机溶剂的腐蚀,能在高温和氧化作用下分解。聚丙烯粉料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冷却装置冷却,例如一种聚丙烯粉料的冷却装置(授权公告号CN216308706U)通过将聚丙烯粉料从进料口的内部投入,通过与上层板式换热组件和下层换热组件接触,从而实现对聚丙烯粉料冷却处理。
[0003]在对聚丙烯粉料冷却的过程当中,当聚丙烯粉料从进料口的内部投入之后,部聚丙烯粉料会从上层板式换热组件和下层换热组件之间的缝隙处直接掉落至出料端,这样的降温依靠与换热组件的接触实现降温,如果聚丙烯粉料与换热组件的接触时间越长那么降温效果就越明显,在换热组件消耗能量一定的情况下,聚丙烯粉料与换热组件的接触时间越长那么降温效果就能提高,或者在降低相同温度情况下减少换热组件消耗能量。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高降温效果或减少换热组件消耗能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包括支撑架;四个之间具有冷却罐,所述支撑架与冷却罐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罐的上部连通有进料管,所述冷却罐的下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冷却罐内设置有冷却机构;
[0006]其中,冷却机构包括连接杆,六个所述连接杆每三个为一组,两组所述连接杆一端分别固定在冷却罐内壁的上下两侧,两组所述连接杆远离冷却罐的一侧均固定在套筒外壁,转杆贯穿上下套筒,上下套筒与转杆转动连接,转杆上侧与电机的输出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固定在冷却罐的上端面,所述转杆上固定连接两个第一横板,一个第一横板在上部连接杆的下部,另一个第一横板在下部连接杆的上部;上下第一横板分别与若干个锯齿换热板一端固定连接,上部和下部换热板的另一端与第二横板固定连接,第二横板固定在转杆外壁。
[0007]若干个锯齿换热板等间隔设置。
[0008]所述进料管位于锯齿换热板的上方。
[0009]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锯齿状换热板可以增加聚丙烯粉料与换热板的接触面积,从而将聚丙烯粉料内部的热量有效的吸附,提高了降温效果;通过电机驱动两段锯齿冷却板旋转,使得聚丙烯粉料在下落的过程当中能与锯齿冷却板有效的接触,进一步的增加聚丙烯粉料冷却效率。这样不仅不能提高冷却效果也满足在降低相同温度情况下减少换热组件消耗能量。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冷却机构示意图。
[0012]图中:1、支撑架;2、冷却罐;3、进料管;4、冷却机构;401、连接杆;402、套筒;403、转杆;404、电机;405、第一横板;406、锯齿换热板;407、第二横板;408、传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3]请参阅图1

2:当需要对聚丙烯粉料进行冷却时,首先将聚丙烯粉料从进料管3的内部投入,此时从进料管3内部投入的聚丙烯粉料会与冷却罐2内部的锯齿换热板406接触,同时掉落至相邻两个锯齿换热板406缝隙之间,通过打开电机404的电动控制开关,电机404的输出轴旋转带上侧的转杆403旋转,通过转杆403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一横板405和上侧的锯齿换热板406旋转,此时上侧的锯齿换热板406在旋转的过程当中还带动其下侧第二横板407和传动杆408旋转,传动杆408在旋转的过程当中带动第二横板407和下侧锯齿换热板406旋转,两段锯齿换热板406在旋转的过程当中,掉落至两段锯齿换热板406内部的聚丙烯粉料能与其有效的接触,最后经冷却后的聚丙烯粉料会从出料口的掉落至外界收集箱的内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丙烯粉料的冷却装置,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四个之间具有冷却罐(2),所述支撑架(1)与冷却罐(2)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罐(2)的上部连通有进料管(3),所述冷却罐(2)的下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冷却罐(2)内设置有冷却机构(4);其中,冷却机构(4)包括连接杆(401),六个所述连接杆(401)每三个为一组,两组所述连接杆(401)一端分别固定在冷却罐(2)内壁的上下两侧,两组所述连接杆(401)远离冷却罐(2)的一侧均固定在套筒(402)外壁,转杆(403)贯穿上下套筒(402),上下套筒(402)与转杆(403)转动连接,转杆(403)上侧与电机(404)的输出转轴固定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元峰黄子栋李婷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正水设备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