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光学浮区法制备六方结构Y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浮区法制备六方结构Yb
x
In1‑
x
FeO3单晶的生长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晶体生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学浮区法制备六方结构Yb
x
In1‑
x
FeO3单晶的生长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稀土铁氧化物RFeO3(R为稀土元素,也称稀土正铁氧体)是指含有稀土元素的铁氧化物,是一种具有独特磁性、磁光和磁电相互作用的反铁磁绝缘体。近年来,稀土铁氧化物蕴含的丰富物理以及巨大的应用潜力,使其成为凝聚态和材料物理领域的最新研究热点之一。研究人员在稀土铁氧化物中发现了众多新奇的物理现象,如超快光磁、激光诱导超快自旋重取向、太赫兹磁子
‑
极化子、磁相互作用中Dicke协作耦合、多铁性质等,推动了相关物理问题的深入理解。另外,稀土铁氧化物可以通过磁场以外的方法如电场来控制自旋翻转,有望在微型传感器和超快超高密度信息存储等方面获得应用。
[0003]在常规条件下,钙钛矿结构的RFeO3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bnm),是非极性中心对称结构,不存在室温铁电极化。DyFeO3和GdFeO3晶体由于R
3+
与Fe
3+
交换收缩作用,在极低温度下具有磁电耦合效应。RFeO3的反铁磁转变温度高达620
‑
750K,只要能通过对称性调控,获得稳定的极性非中心对称结构,便可实现室温多铁性。作为典型的单相多铁性材料,六方RMnO3(R=Ho
‑
Lu,Y,Sc,空间群为P63cm)的铁电居里温度大于1200K,但其磁有序温度TN通常小于100K,无法获得室温多铁性。理论预测六方RFeO3具有与六方RMnO3相同的极性非中心对称结构,故具有室温铁电性。与锰离子相比,铁离子3d轨道有更高的库伦排斥能,更容易形成绝缘态,铁离子之间还有更强的交换作用和更高的磁有序温度。因此,六方RFeO3有望解决RMnO3中常出现的漏电流和TN过低等问题。然而,当A位离子半径较小(如In
3+
,Sc
3+
和Ga
3+
等)时,ABO3型钙钛矿形成三方极性结构(空间群为R3c),能实现室温铁电极化,同时B位的Fe
3+
还能保证室温磁有序。但这导致BO6八面体畸变非常大,通常需要高压条件才得以合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浮区法制备六方结构Yb
x
In1‑
x
FeO3单晶的生长方法。所述方法成功制备了六方结构Yb
x
In1‑
x
FeO3单晶,所得单晶表面光洁度、致密度和均匀性较为优异,具有很好的结晶质量。
[0005]本专利技术所述六方结构Yb
x
In1‑
x
FeO3单晶的生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根据元素化学计量比称量氧化铁、氧化镱、氧化铟为原料并将其混合均匀,在800
‑
1200℃预烧结12
‑
24h,使得原料初步反应形成Yb
x
In1‑
x
FeO3而又不形成正交相;步骤B:将预烧结后的材料等静压成型得到原料棒;将原料棒在1000
‑
1200℃烧结12
‑
24h,烧结过程中保持原料棒为水平状态,得到籽晶棒;步骤C:将籽晶棒作为下料棒,将原料棒作为上料棒,保持上料棒和下料棒的旋转方向相反,待上料棒和下料棒熔化后将其对接并观察熔区稳定性;
步骤D:在熔区达到稳定后启动升降系统,控制上料棒的下降速度为1
‑
5mm/h,下料棒的下降速度为0.5
‑
4.5mm/h,以将晶体的生长速度控制在1
‑
5mm/h的范围内进行晶体生长;步骤E:晶体生长结束后,第一阶段以0.5
‑
2V/h降温10
‑
24h,第二阶段以2
‑
5V/h降温10
‑
24h,第三阶段以5
‑
15V/h降至室温,得到所述六方结构Yb
x
In1‑
x
FeO3单晶。
[0006]较佳地,0.1≤x≤0.7。
[0007]较佳地,所述晶体的生长速度为1
‑
3mm/h。
[0008]较佳地,所述预烧结的温度为800
‑
1000℃。
[0009]较佳地,氧化镱在使用前预先在300
‑
600℃干燥8
‑
10h。
[0010]较佳地,步骤D在氧气的生长气氛下进行,氧气的流速为0.1
‑
5L/min。
[0011]较佳地,将预烧结后的材料在成型前进行球磨,磨球和材料的质量比为1:1
‑
3:1,球磨转速为300
‑
400r/min,球磨时间为5
‑
10h。
[0012]较佳地,上料棒和下料棒的转速为8
‑
20r/min。
[0013]较佳地,所述Yb
x
In1‑
x
FeO3单晶的直径为4
‑
6mm,长度为30
‑
60mm。
附图说明
[0014]图1示出了实施例1制备的Yb
0.6
In
0.4
FeO3单晶样品图。
[0015]图2示出了各实施例制备的Yb
x
In1‑
x
FeO3单晶的XRD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通过下述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下述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各百分含量指质量百分含量。
[0017]本专利技术涉及稀土铁氧体功能晶体的生长研究领域,主要是提供一种光学浮区法制备六方结构Yb
x
In1‑
x
FeO3单晶的生长方法。稀土铁氧体通常为正交畸变的钙钛矿结构,六方结构为亚稳态。在室温情况下RFeO3的稳定相为正交相。因此在制备六方结构的稀土铁氧体时,需要在材料预处理过程中尽可能地合成纯的六方相,其次则是在生长过程中确定合适的供料速度、气氛速度以及旋转速度,保证熔区的稳定,防止因为熔区波动导致结构相变。最后则是在生长出六方结构单晶后,需要合理调整熔区的降温速率,保证顺利冷区至室温,防止出现晶体开裂等问题。本专利技术为六方结构的Yb
x
In1‑
x
FeO3单晶生长提供了高效的生长方法。
[0018]本专利技术的生长方法以高纯度的氧化铁、氧化镱、氧化铟为原料,按照化学配比经过球磨、烧结、等静压等工艺得到六方结构的多晶料棒,再将其置于四灯光学浮区炉中,在氧气气氛中进行生长。本方法生长出的Yb
x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浮区法制备六方结构Yb
x
In1‑
x
FeO3单晶的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根据元素化学计量比称量氧化铁、氧化镱、氧化铟为原料并将其混合均匀,在800
‑
1200℃预烧结12
‑
24h,使得原料初步反应形成Yb
x
In1‑
x
FeO3而又不形成正交相;步骤B:将预烧结后的材料等静压成型得到原料棒;将原料棒在1000
‑
1200℃烧结12
‑
24h,烧结过程中保持原料棒为水平状态,得到籽晶棒;步骤C:将籽晶棒作为下料棒,将原料棒作为上料棒,保持上料棒和下料棒的旋转方向相反,待上料棒和下料棒熔化后将其对接并观察熔区稳定性;步骤D:在熔区达到稳定后启动升降系统,控制上料棒的下降速度为1
‑
5mm/h,下料棒的下降速度为0.5
‑
4.5mm/h,以将晶体的生长速度控制在1
‑
5mm/h的范围内进行晶体生长;步骤E:晶体生长结束后,第一阶段以0.5
‑
2V/h降温10
‑
24h,第二阶段以2
‑
5V/h降温10
‑
24h,第三阶段以5
‑
15V/h降至室温,得到所述六方结构Yb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加敏,武安华,苏良碧,张中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