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双层流鼓风机,其叶轮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的蜗壳内且穿设于与蜗壳连接的隔板,隔板将蜗壳内部分隔为上层流空间和下层流空间,叶轮组件包括可拆卸的上叶轮和下叶轮,上叶轮设置于上层流空间,下叶轮设置于下层流空间,上叶轮和下叶轮通过压装的方式固定在鼓风电机的输出轴上,上叶轮连接第一导流板,下叶轮连接第二导流板,通过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对外部新风和内循环风起到良好的导流作用,使得垂直于叶轮组件进入的外部新风或内循环风能够沿叶轮组件的径向方向吹出,上层流空间和下层流空间之间不易发生窜风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空调,其包括上述的双层流鼓风机。其包括上述的双层流鼓风机。其包括上述的双层流鼓风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流鼓风机及汽车空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双层流鼓风机及汽车空调。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汽车行业内常规动力燃油车采用发动机余热来实现车内空调的制暖,在低温环境下只要发动机正常运转就可以提供稳定的热源给空调进行制热,然而新能源汽车内未设有发动机,制暖方案通常采用PTC电加热来替代原有空调箱上的暖风芯体,采用电加热的方式耗能较大,缩短了新能源车的行驶里程,不能满足人们对于远距离行驶的需求。
[0003]新能源汽车还有一种采用热泵技术来制暖的方案,然而常规的空调箱不足以更好的匹配这一技术,这就需要研发新的空调箱结构与之相互匹配,达到低温环境下有效制暖、有效除雾的同时降低能耗,从而提高行驶里程,减轻行驶焦虑。于是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些双层流空调箱来满足以上要求,但是现有的双层流空调箱内制暖采用下层流内循环,除雾采用上层流外循环,在车速较高时,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窜风的问题,导致车内乘客的体验感较差,并且也造成了热量的损失,动力电池的热负荷增加,除雾效果下降。
[0004]为此,亟需一种双层流鼓风机及汽车空调,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流鼓风机及汽车空调,其能够分隔上、下层通道,避免二者之间互相窜风,从而减小了动力电池的热负荷且无车窗起雾,同时乘客舱内保持着新鲜空气的注入,舒适性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层流鼓风机,包括:
[0008]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蜗壳,所述蜗壳内形成安装空间,所述蜗壳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安装空间分隔为上层流空间和下层流空间,所述上层流空间与外循环风道连通,所述下层流空间与内循环风道连通;
[0009]叶轮组件,所述叶轮组件包括可拆卸的上叶轮和下叶轮,所述上叶轮设置于所述上层流空间,所述下叶轮设置于所述下层流空间,所述上叶轮连接第一导流板,所述下叶轮连接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与所述第二导流板扣合连接,所述第二导流板的外缘设有防窜风凸台,所述防窜风凸台沿所述下叶轮的径向延伸;
[0010]鼓风电机,所述鼓风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二导流板的中心均连接,所述鼓风电机带动所述叶轮组件旋转。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导流板的下端面凸设有第一限位缘,所述第二导流板的上端面凸设有第二限位缘,所述第一限位缘、所述第二限位缘均沿所述叶轮组件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限位缘的末端抵接于所述第二导流板的上端面,所述第二限位缘的末端抵接于所述第一导流板的下端面,沿所述叶轮组件的轴向方向,所述第一导流板与所述第二导流板之间具有间隙a。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缘、所述第二限位缘均呈环形,所述第一限位缘与所述第二限位缘互相套设,所述第一限位缘的侧壁与所述第二限位缘的侧壁互相抵接,以限制所述上叶轮沿所述下叶轮的径向方向的位移。
[0013]可选地,所述第二导流板的边缘向上凸设有第三限位缘,所述第三限位缘的根部与所述防窜风凸台的根部连接,所述第三限位缘的侧壁抵接于所述第一导流板的边缘,以限制所述上叶轮沿所述下叶轮的径向方向的位移。
[0014]可选地,所述隔板朝向所述叶轮组件的一侧设有第一挡风台,所述第一挡风台的末端与所述第三限位缘的末端之间具有间隙b。
[0015]可选地,所述第一挡风台朝向所述防窜风凸台的一侧设有第一斜面,所述防窜风凸台朝向所述第一挡风台的一侧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平行,且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之间具有间隙c。
[0016]可选地,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的倾斜角β的取值范围为0
°‑
75
°
。
[0017]可选地,所述隔板朝向所述叶轮组件的一侧设有第二挡风台,所述第二挡风台与所述防窜风凸台沿其径向方向的边缘之间具有间隙d。
[0018]可选地,所述第一导流板的下端面设有若干第一加强筋,若干所述第一加强筋沿所述第一导流板的径向均布;和/或
[0019]所述第二导流板的上端面设有若干第二加强筋,若干所述第二加强筋沿所述第二导流板的径向均布。
[0020]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空调,包括上述任一方案中的双层流鼓风机。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层流鼓风机,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叶轮组件和鼓风电机,叶轮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的蜗壳内且穿设于与蜗壳连接的隔板,隔板将蜗壳内部分隔为上层流空间和下层流空间,叶轮组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叶轮和下叶轮,上叶轮设置于上层流空间,下叶轮设置于下层流空间,上叶轮和下叶轮通过压装的方式固定在鼓风电机的输出轴上,上叶轮连接第一导流板,下叶轮连接第二导流板,通过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能够对外部新风和内循环风起到良好的导流作用,使得垂直于叶轮组件进入的外部新风或内循环风能够沿叶轮组件的径向方向吹出。通过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和隔板的设置,使得上层流空间和下层流空间相对隔开,上层流空间和下层流空间之间不易发生窜风的问题。并且第一导流板的外边缘设有防窜风凸台,从而进一步保证沿径向方向吹送的气体也不会超过隔板进而从防窜风凸台与隔板之间的空隙穿过,造成窜风,下层流空间内车内循环风的热量损失减少,从而减小了热负荷,降低了能耗,在满足制热效果的同时车窗无起雾。
[002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空调,其包括上述的双层流鼓风机,通过该双层流鼓风机能够将外部新风和车内循环风分别通过上层流空间和下层流空间分别引入车内,两股进风之间窜风量较小,降低了能耗和热损,且兼顾了制暖和除雾效果。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双层流鼓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双层流鼓风机内气体流通方向示意图;
[0026]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7]图4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8]图5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叶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
[0031]100、壳体;101、外循环风道;102、内循环风道;110、蜗壳;111、上蜗壳;112、下蜗壳;1101、引导部;120、外罩;130、隔板;131、第一挡风台;132、第二挡风台;140、进风板;
[0032]200、叶轮组件;210、上叶轮;211、第一导流板;212、第一限位缘;213、第一固定孔;214、第一叶片;215、第一轮毂缘;216、第一加强筋;220、下叶轮;221、第二导流板;222、防窜风凸台;223、第二限位缘;224、第三限位缘;225、第二固定孔;226、第二叶片;227、第二轮毂缘;228、第二加强筋;230、挡风结构;231、凸圆弧;232、凹圆弧;
[0033]300、鼓风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流鼓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包括蜗壳(110),所述蜗壳(110)内形成安装空间,所述蜗壳(110)内设有隔板(130),所述隔板(130)将所述安装空间分隔为上层流空间和下层流空间,所述上层流空间与外循环风道(101)连通,所述下层流空间与内循环风道(102)连通;叶轮组件(200),所述叶轮组件(200)包括可拆卸的上叶轮(210)和下叶轮(220),所述上叶轮(210)设置于所述上层流空间,所述下叶轮(220)设置于所述下层流空间,所述上叶轮(210)连接第一导流板(211),所述下叶轮(220)连接第二导流板(221),所述第一导流板(211)与所述第二导流板(221)扣合连接,所述第二导流板(221)的外缘设有防窜风凸台(222),所述防窜风凸台(222)沿所述下叶轮(220)的径向延伸;鼓风电机(300),所述鼓风电机(300)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导流板(211)、所述第二导流板(221)的中心均连接,所述鼓风电机(300)带动所述叶轮组件(200)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流鼓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板(211)的下端面凸设有第一限位缘(212),所述第二导流板(221)的上端面凸设有第二限位缘(223),所述第一限位缘(212)、所述第二限位缘(223)均沿所述叶轮组件(200)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限位缘(212)的末端抵接于所述第二导流板(221)的上端面,所述第二限位缘(223)的末端抵接于所述第一导流板(211)的下端面,沿所述叶轮组件(200)的轴向方向,所述第一导流板(211)与所述第二导流板(221)之间具有间隙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流鼓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缘(212)、所述第二限位缘(223)均呈环形,所述第一限位缘(212)与所述第二限位缘(223)互相套设,所述第一限位缘(212)的侧壁与所述第二限位缘(223)的侧壁互相抵接,以限制所述上叶轮(2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永峰,王佳慰,覃峰,徐辛欣,杨然霞,华逸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松芝酷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