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夜间警示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6398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施工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夜间警示牌,包括:立柱和设置于立柱上的警示牌壳体,警示牌壳体设有由警示标语构成的通孔,警示牌壳体的内部设有太阳能板、太阳能电池、光源和升降机构,在升降机构的带动下,太阳能板从警示牌壳体的顶部伸出和收回;通孔通过透光层封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以人迹罕至的施工地区夜间警示。人迹罕至的施工地区夜间警示。人迹罕至的施工地区夜间警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夜间警示牌


[0001]本技术涉及施工辅助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夜间警示牌。

技术介绍

[0002]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一些危险源,如滑坡、坍塌和基坑等都需要立警示牌以告诫靠近者,此处有危险,禁止靠近;现有的警示牌,多数为一块硬板制作而成,警示标语写在硬板上,没有灯光的话是无法看见的,对此,在工程中,如隧道洞口的施工中需要在人可能接触到的危险源设置灯光来辅助照明提醒危险源,但是对于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现有的警示牌在夜间还是无法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夜间警示牌,用以人迹罕至的施工地区夜间警示。
[0004]本技术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夜间警示牌,包括:立柱和设置于立柱上的警示牌壳体,警示牌壳体设有由警示标语构成的通孔,警示牌壳体的内部设有太阳能板、太阳能电池、光源和升降机构,在升降机构的带动下,太阳能板从警示牌壳体的顶部伸出和收回;通孔通过透光层封堵。
[0005]进一步的,光源为若干led灯且按照警示标语的外侧分布在警示牌壳体的内部。
[0006]进一步的,升降机构为第一电子升降杆,第一电子升降杆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警示牌壳体的内部,第一电子升降杆的活动端连接太阳能板,且第一电子升降杆带动太阳能板从警示牌壳体的顶部伸出。
[0007]进一步的,升降机构包括:第二电子升降杆和导轨,太阳能板包括基板、和设置在基板上的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第二电子升降杆的固定端铰接在警示牌壳体的内部,第二电子升降杆的活动端铰接在第一连接块上,第二连接块铰接有滑块,滑块在导轨上滑动设置,导轨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第一导轨沿警示牌的高度方向设置,第二导轨为半圆形导轨,且其所在平面至少垂直警示牌壳体的一个侧面设置。
[0008]进一步的,警示牌壳体的顶部设有橡胶阻隔板。
[0009]进一步的,警示牌壳体内部设有排水孔,太阳能板、太阳能电池、光源和升降机构均设有防水层。
[0010]进一步的,透光层在自然状态下呈红色。
[0011]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将警示标语设置为通孔,便于白天直接观察,另外的,通孔内能直接将警示牌壳体内部的光透出,便于夜间观察,同时便于人迹罕至的野外施工,采用太阳能作为电源,使整个设备能有效的在野外使用,同时太阳能板能收拢在警示牌壳体内部,避免太阳能板遭到碎石的撞击。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3]图1为实施例一提供的夜间警示牌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实施例一提供的夜间警示牌的侧面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0015]图3为实施例一提供的夜间警示牌的侧面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0016]图4为实施例二提供的夜间警示牌的侧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标:1

警示牌壳体,2

立柱,3

警示标语,4

第二电子升降杆,5

太阳能板,6

导轨,7

光源,8

太阳能电池,9

第一电子升降杆,10

漏水孔,11

橡胶阻隔板,51

基板,52

第二连接块,53

第一连接块,54

滑块,61

第一导轨,62

第二导轨,12

透光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19]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一
[0021]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主要公开了一种夜间警示牌,主要起到夜间的警示作用,包括:设置在地面的立柱2和设置于立柱2上的警示牌壳体1,立柱2通过浇筑或者深埋的方式固定住,另外的警示牌壳体1为矩形壳体,且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固定在立柱2上。
[0022]警示牌壳体1设有由警示标语3构成的通孔,比如:如图1所示的危险标语,其中危险两字就是由通孔构成,另外的,通孔通过透光层12封堵,这里透光层12通过亚克力板制作或者PVC透明板制作,在一些特殊的山区,比如植被覆盖率较大的山区,可以采用具有红色这种对比色的亚克力板或者PVC板制作而成,依次来显示出白天的警示效果;对于夜间的警示效果而言,采用光透过通孔的方式来显示,优选的,光源7为若干led灯且按照警示标语3的外侧分布在警示牌壳体1的内部。
[0023]具体的,警示牌壳体1的内部设有太阳能板5、太阳能电池8、光源7和升降机构,在升降机构的带动下,太阳能板5从警示牌壳体1的顶部伸出和收回;通过升降机构来帮助太阳能板5的展开和收回,从而在人迹罕至的地方保护太阳能板5,提高其使用寿命。
[0024]进一步的,升降机构包括:第二电子升降杆4和导轨6,太阳能板5包括基板51、和设置在基板51上的第一连接块53和第二连接块52,第二电子升降杆4的固定端铰接在警示牌壳体1的内部,第二电子升降杆4的活动端铰接在第一连接块53上,第二连接块52铰接有滑块54,滑块54在导轨6上滑动设置,导轨6包括第一导轨61和第二导轨62,第一导轨61沿警示
牌的高度方向设置,第二导轨62为半圆形导轨6,且其所在平面至少垂直警示牌壳体1的一个侧面设置,也就是说,如图3所示,第二滑轨垂直警示标语3所在板面,主要目的为,在第二电子升降杆4的带动下,如图2所示,太阳能板5沿着第一导轨61向上滑动,如图3所示,当滑块54进入第二滑轨的时候,太阳能板5沿着第二导轨62滑动,从而太阳能板5从竖直的状态变为类似水平的状态,便于接触更多的阳光照射,有助于发电;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通过收回第二电子升降杆4,从而太阳能板5就收回在警示牌壳体1内,对太阳能板5进行保护,避免碎石撞击受损。
[002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太阳能板5通过太阳能电源控制器连接太阳能电池8,通过太阳能电池8给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夜间警示牌,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2)和设置于立柱(2)上的警示牌壳体(1),所述警示牌壳体(1)设有由警示标语(3)构成的通孔,所述警示牌壳体(1)的内部设有太阳能板(5)、太阳能电池(8)、光源(7)和升降机构,在所述升降机构的带动下,所述太阳能板(5)从所述警示牌壳体(1)的顶部伸出和收回;所述通孔通过透光层(12)封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夜间警示牌,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7)为若干led灯且按照警示标语(3)的外侧分布在所述警示牌壳体(1)的内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夜间警示牌,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为第一电子升降杆(9),所述第一电子升降杆(9)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警示牌壳体(1)的内部,所述第一电子升降杆(9)的活动端连接所述太阳能板(5),且所述第一电子升降杆(9)带动所述太阳能板(5)从所述警示牌壳体(1)的顶部伸出。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夜间警示牌,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二电子升降杆(4)和导轨(6),所述太阳能板(5)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艳玲彭凯吴波江海洋朱文峰潘迎波蒋顺平荆路刘洪全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大队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