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冷却液不容易堆积的双工位夹具,包括底板;底板的上端面的两侧设置有两个用于承载工件的对称凸台;凸台的边缘设置有用于下压工件的下压组件;凸台的一侧下沉形成第一导流槽;第一导流槽的边缘设置有第一落水孔;第一导流槽的表面设置有第二落水孔;第一导流槽的一侧边缘下沉形成第二导流槽;第二导流槽的边缘开设有第三落水孔。对工件进行完冷却的冷却液顺着工件表面流动至凸台上,并流向与凸台存在高度差的第一导流槽;冷却液在第一导流槽的导向作用下,一部分从第一落水孔和落水孔流出,另一部分落入第二导流槽,并从第三落水孔流出。并从第三落水孔流出。并从第三落水孔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却液不容易堆积的双工位夹具
[0001]本技术属于夹具
,尤其涉及冷却液不容易堆积的双工位夹具
技术介绍
[0002]在对工件进行切割或磨削等加工时,会产生高温,因此常需要在加工使时,想工件不断喷洒冷却液,对刀头和工件降温。然而,现有的夹具大多对于工件的承载板大多为一平面,例如申请号为CN202122317627.8的技术专利申请公开的数控加工中心快速铣键槽加工的夹具,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计夹具本体,夹具本体上对称设置有两组的凸条,两组的凸条之间形成有嵌位槽,嵌位槽上开设有多个的螺纹孔,所述凸条上设有多个的定位槽组,所述定位槽组对称设置有两个的V形槽,所述螺纹孔设置于两个的V形槽之间中点位置上,所述螺纹孔上螺纹连接有螺栓,螺栓上设有压块,通过中间的螺栓向下锁紧的力,从而使压块两端下面的轴加工件紧压在夹具本体上。然而,该夹具的承载工件的连接板正是一平面,冷却液不容易流动,从而堆积在其上面,不利于设备的维护和冷却液回收再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液不容易堆积的双工位夹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却液在夹具表面不易流动,从而堆积在夹具表面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冷却液不容易堆积的双工位夹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面的两侧设置有两个用于承载工件的对称凸台;所述凸台的边缘设置有用于下压工件的下压组件;所述凸台的一侧下沉形成第一导流槽;所述第一导流槽的边缘设置有第一落水孔;所述第一导流槽的表面设置有第二落水孔;所述第一导流槽的一侧边缘下沉形成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二导流槽的边缘开设有第三落水孔。
[0005]可选地,所述第二落水孔与所述凸台的一侧相邻;所述第三落水孔与所述第一导流槽的一侧相邻。
[0006]可选地,所述第一落水孔设置于所述凸台;所述第一落水孔的部分孔壁向外凸起形成第一挡流部,所述第一挡流部的上端面与所述凸台的表面的距离为10mm。
[0007]可选地,所述第一落水孔的孔壁向外凸起形成第二挡流部;所述第二挡流部与所述第一挡流部连接,所述第二挡流部的上端面与所述凸台的表面的距离为15mm。
[0008]可选地,所述第二导流槽从所述底板的侧边穿出。
[0009]可选地,所述下压组件包括气缸和压块,所述气缸垂直穿过所述底板;所述压块与所述气缸的输出轴连接。
[0010]可选地,还包括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固定设置于所述凸台上;所述第二限位柱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导流槽。
[0011]可选地,所述底板的中心开设有装配孔。
[0012]可选地,还包括提手;所述提手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上端面的中部。
[0013]可选地,所述底板的下端面设置有多个支撑脚。
[001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冷却液不容易堆积的双工位夹具的剖边设备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对工件进行完冷却的冷却液顺着工件表面流动至所述凸台上,并流向与所述凸台存在高度差的所述第一导流槽;冷却液在所述第一导流槽的导向作用下,一部分从所述第一落水孔和所述落水孔流出,另一部分落入所述第二导流槽,并从所述第三落水孔流出。利用重力的作用和高度差,有效地推动了冷却液的流动,防止了冷却液在所述凸台上静止导致的冷却液堆积问题。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冷却液不容易堆积的双工位夹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18]100、底板;110、第一限位柱;120、第二限位柱;130、装配孔;140、提手;200、凸台;300、下压组件;310、气缸;320、压块;400、第一导流槽;500、第一落水孔;510、第一挡流部;511、第二挡流部;600、第二落水孔;700、第二导流槽;800、第三落水孔;900、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002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冷却液不容易堆积的双工位
夹具,包括底板100。所述底板100的上端面的两侧设置有两个用于承载工件的凸台200。所述凸台200的边缘设置有用于下压工件的下压组件300。所述凸台200的一侧下沉形成第一导流槽400。所述第一导流槽400的边缘设置有第一落水孔500。所述第一导流槽400的表面设置有第二落水孔600。所述第一导流槽400的一侧边缘下沉形成第二导流槽700。所述第二导流槽700的边缘开设有第三落水孔800。
[0024]对工件进行完冷却的冷却液顺着工件表面流动至所述凸台200上,并流向与所述凸台200存在高度差的所述第一导流槽400。冷却液在所述第一导流槽400的导向作用下,一部分从所述第一落水孔500和所述落水孔流出,另一部分落入所述第二导流槽700,并从所述第三落水孔800流出。利用重力的作用和高度差,有效地推动了冷却液的流动,防止了冷却液在所述凸台200上静止导致的冷却液堆积问题。
[0025]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落水孔600与所述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冷却液不容易堆积的双工位夹具,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上端面的两侧设置有两个用于承载工件的对称凸台;所述凸台的边缘设置有用于下压工件的下压组件;所述凸台的一侧下沉形成第一导流槽;所述第一导流槽的边缘设置有第一落水孔;所述第一导流槽的表面设置有第二落水孔;所述第一导流槽的一侧边缘下沉形成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二导流槽的边缘开设有第三落水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液不容易堆积的双工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落水孔与所述凸台的一侧相邻;所述第三落水孔与所述第一导流槽的一侧相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液不容易堆积的双工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落水孔设置于所述凸台;所述第一落水孔的部分孔壁向外凸起形成第一挡流部,所述第一挡流部的上端面与所述凸台的表面的距离为1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液不容易堆积的双工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落水孔的孔壁向外凸起形成第二挡流部;所述第二挡流部与所述第一挡流部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炳,刘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龙文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