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霜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5600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19
一种除霜镜头,包括有一镜筒、一第一镜片及一加热件,所述镜筒具有一开孔朝向物侧;所述第一镜片设置于所述镜筒中并位于所述开孔处;所述加热件用以提供一热源,设置于所述镜筒的内筒壁与所述第一镜片之间,所述加热件以沿着所述第一镜片的周缘的方式设置,通过所述加热件提供的热源提升所述第一镜片的温度,以去除形成于所述第一镜片上的霜,借此,以有效提高除霜镜头撷取影像的清晰度,进而使除霜镜头不受限于气候温差的变化而能应用于各种环境中。境中。境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霜镜头


[0001]本专利技术与除霜镜头有关;特别是指一种能加热镜片的除霜镜头。

技术介绍

[0002]已知摄像镜头已广泛的应用于例如车用摄像模块、门禁监视系统或是野外监控系统等领域中,然而在寒冷的环境下使用的摄像镜头,其镜片部分容易因温度过低而形成结霜,导致部分镜头视野被霜遮蔽,进而使得摄像镜头无法通过镜片撷取清晰影像,造成摄像镜头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
[0003]再者,近年来随着车用技术的迅速发展,车用摄像模块也广泛的应用在例如自动驾驶监控装置、行车纪录器、倒车摄影装置等装置上,如此一来,当上述摄像镜头的镜片结霜的问题发生于车用摄像模块的镜片时,将有可能导致驾驶或者自动驾驶系统对环境或是路况的误判,而对使用者的行车安全造成重大危害。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改善镜片结霜现象的摄像镜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霜镜头,能改善摄像镜头的镜片结霜的问题。
[0005]缘以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除霜镜头包括有一镜筒、一第一镜片及一加热件,所述镜筒具有一开孔朝向物侧;所述第一镜片设置于所述镜筒中并位于所述开孔处;所述加热件用以提供一热源,设置于所述镜筒的内筒壁与所述第一镜片之间,所述加热件以沿着所述第一镜片的周缘的方式设置。
[0006]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在于,由于设置于所述开孔处的所述第一镜片最容易因低温而结霜,因此,通过本专利技术于所述第一镜片的周缘装设所述加热件的方式不仅能通过所述加热件提供的热源提升所述第一镜片的温度,以去除形成于所述第一镜片上的霜,通过所述加热件的设置位置,能使所述第一镜片整体温度都保持在些许温差的范围内,且所述加热件的设置并不会影响所述除霜镜头的视野,借此,以有效提高除霜镜头撷取影像的清晰度,进而使除霜镜头不受限于气候温差的变化而能应用于各种环境中。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除霜镜头的示意图。
[0008]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优选实施例的除霜镜头的示意图。
[0009]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优选实施例的除霜镜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请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除霜镜头1,应用于一车载摄影机,所述除霜镜头1包含一镜筒
10、一第一镜片20及一加热件30。
[0011]所述镜筒10具有一开孔101朝向物侧,所述第一镜片20设置于所述镜筒10中并位于所述开孔101处,即所述第一镜片20是设置于所述镜筒10中并位于最接近外侧的位置,所述第一镜片20可以是例如凸透镜、凹透镜、滤光镜、球面透镜、非球面透镜、广角镜或者前述的组合。
[0012]所述加热件30用以提供一热源,设置于所述镜筒10的内筒壁与所述第一镜片20之间,并以沿着所述第一镜片20的周缘的方式设置,其中,所述加热件30可以是一电热片(electro

thermal heater),所述电热片包含一基材及一电热单元,所述基材可以是一软性绝缘薄膜,所述电热单元设置于所述基材上,所述基材可选用例如聚酯(polyester)薄膜、聚酰亚胺(PI)薄膜、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ET)薄膜、聚氯乙烯(PVC)薄膜或者硅橡胶(silicone rubber)等材质,所述电热单元能通过一传导线路与外部电源连接,进而通过自身的阻抗回路产生电热效应而产生热能,优选地,所述电热片包含热敏电阻芯片或者温度传感器芯片等。
[0013]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件30的薄膜厚度介于0.1~0.3mm之间,所述加热件30的最高加热温度优选可达到摄氏78度,且所述加热件30能受控制的在一预定时间达到一预定加热温度。借此,通过所述加热件30提供的热源提升所述第一镜片20的温度,能有效去除形成于所述第一镜片20上的霜,而通过所述加热件30的设置位置,能使所述第一镜片20整体温度都保持在一特定温差范围内,且所述加热件30的设置并不会影响所述除霜镜头1的视野。
[0014]所述镜筒10的内筒壁具有呈环状的一抵靠面102,所述第一镜片20的像侧面201具有一抵靠部201a,所述加热件30设置于所述抵靠面102与所述抵靠部201a之间,其中,所述镜筒10包含一第一镜筒12及一第二镜筒14,所述第一镜筒12具有所述开孔101,所述第二镜筒14具有所述抵靠面102,所述第一镜筒12的内筒壁具有一内螺纹121,所述第二镜筒14一端的外壁具有配合所述内螺纹121的一外螺纹141,所述第二镜筒14一端通过所述外螺纹141与所述第一镜筒12的所述内螺纹螺合而穿设于所述第一镜筒12中,所述第一镜片20设置于所述第一镜筒12的所述开孔101处与所述第二镜筒14的所述抵靠面102之间。借此,当所述第二镜筒14一端通过所述外螺纹141与所述第一镜筒12的所述内螺纹121螺合而穿设于所述第一镜筒12中,所述加热件30能夹设于所述第二镜筒14的所述抵靠面102与所述第一镜片20的所述抵靠部201a之间以提升所述加热件30对于所述第一镜片20的加热效率。所述第二镜筒14具有连通所述第二镜筒14内部及外部的一出线孔142供所述传导线路31穿过,所述出线孔142于所述第二镜筒14内部的开口位置位于所述抵靠面102的外缘,且所述出线孔142的孔径自所述第二镜筒14内部的开口往所述第二镜筒14外部方向渐缩。
[0015]于本实施例中,所述除霜镜头1包含一隔热件40,所述隔热件40可以是以导热系数较低的材料制成,所述隔热件40设置于所述镜筒10中,所述加热件30位于所述隔热件40与所述第一镜片20之间,所述加热件30的一侧贴附有所述隔热件40,另一侧则与所述第一镜片20接触,通过所述隔热件40的设置能避免自所述加热件30生成的热能往背离所述第一镜片20的方向溢散,进而提升所述加热件30对于所述第一镜片20的加热效率,除此之外,所述隔热件40也能阻绝所述加热件30生成的热能传递至所述第二镜筒14的所述抵靠面102而造成所述第二镜筒14的损坏或劣化。
[0016]于本实施例中,所述除霜镜头1包含一导热件50,所述导热件50可以是以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所制成,设置于所述镜筒10中且环绕所述第一镜片20,其中所述导热件50与所述加热件30相比较位于更接近所述第一镜片20的物侧面202的位置,而所述加热件30与所述导热件50相比较位于更接近所述第一镜片20的像侧面201的位置,如此一来,所述加热件30生成的热能通过所述导热件50的传导而快速传递至所述第一镜片20的物侧面202,进而达成将所述第一镜片20整体升温的目的。
[0017]再说明的是,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镜筒14是以金属材质制成,而所述导热件50设置于所述第一镜筒12接近所述开孔处的内壁与所述第二镜筒14的端口之间,且所述导热件50与所述第一镜筒12及所述第二镜筒14接触,借此,所述加热件30生成的热能能通过所述第二镜筒14传递至所述导热件50,再通过所述导热件50将热能传递至所述第一镜片20。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霜镜头,包含:一镜筒,所述镜筒具有一开孔朝向物侧;一第一镜片,设置于所述镜筒中并位于所述开孔处;一加热件,用以提供一热源,设置于所述镜筒的内筒壁与所述第一镜片之间,所述加热件以沿着所述第一镜片的周缘的方式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霜镜头,其中,包含一隔热件,设置于所述镜筒中,所述加热件位于所述隔热件与所述第一镜片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霜镜头,其中,包含一导热件,设置于所述镜筒中且环绕所述第一镜片。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霜镜头,其中,所述镜筒的内筒壁具有呈环状的一抵靠面,所述第一镜片的像侧面具有一抵靠部,所述加热件设置于所述抵靠面与所述抵靠部之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霜镜头,其中,所述镜筒包含一第一镜筒及一第二镜筒,所述第一镜筒具有所述开孔,所述第二镜筒具有所述抵靠面,所述第二镜筒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镜筒中,所述第一镜片设置于所述第一镜筒的所述开孔处与所述第二镜筒的所述抵靠面之间。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霜镜头,其中,所述第一镜筒的内筒壁具有一内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智勇李书铭蔡孟坚林宏谚李铨淙曾启瑞郑亦轩
申请(专利权)人:佳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