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C减振器控制阀外壳与底座的摩擦焊连接封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5294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CDC减振器控制阀外壳与底座的摩擦焊连接封装方法,属于工件封装技术领域,该连接封装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设计并制作新机座与电磁阀外壳;(2)对机座与电磁阀外壳进行焊接预处理;(3)组装机座与电磁阀外壳以获取电磁阀外壳组件;(4)对组装完成的电磁阀外壳组件进行加工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采取摩擦焊焊接方法,简化电机底座结构设计以及控制阀外罩结构设计,无需车削螺纹,无需车削密封圈槽以及扩孔/缩口工艺,封装无需使用橡胶密封圈参与密封,同时能够精准控制形位公差,且组件密封性能强,制造过程时间短,焊接成本低。焊接成本低。焊接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CDC减振器控制阀外壳与底座的摩擦焊连接封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件封装
,尤其涉及CDC减振器控制阀外壳与底座的摩擦焊连接封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CDC减振器是一种“能自动识别道路状况”的最新汽车减震系统,其核心部件由中央控制单元、CDC减震器、车身加速度传感器、车轮加速度传感器以及CDC控制阀构成,CDC减振器根据车辆上的车身加速度传感器、车轮加速度传感器、以及横向加速度传感器等传感器的数据判断车辆行驶状态,由中央控制单元ECU进行运算,随后ECU对减震器上的CDC减振器控制阀发出相应的指令,控制阀门的开度来提供适应当前状态的阻尼。在实际驾驶时,CDC在遇到颠簸路面时能够大大的削弱来自路面的震动和弹簧的反弹,使车身保持稳定,从理论状态来讲,CDC能够做到在车轮上下剧烈抖动的时候,车身仅如海中的行船一般上下起伏。而在激烈驾驶时又能够提高悬挂的阻尼,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并使底盘响应更加迅速,提高车辆的操控性;现有的CDC减振器控制阀外壳摩擦焊的连接封装方法的电机底座结构以及控制阀外罩结构设计复杂,且需要车削螺纹与密封圈槽以及扩孔/缩口工艺,同时需使用橡胶密封圈参与密封,密封性差,且制造过程时间长,焊接成本高,为此,我们提出CDC减振器控制阀外壳与底座的摩擦焊连接封装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CDC减振器控制阀外壳与底座的摩擦焊连接封装方法。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CDC减振器控制阀外壳与底座的摩擦焊连接封装方法,该连接封装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设计并制作新机座与电磁阀外壳;(2)对机座与电磁阀外壳进行焊接预处理;(3)组装机座与电磁阀外壳以获取电磁阀外壳组件;(4)对组装完成的电磁阀外壳组件进行加工处理。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步骤(1)中所述新机座与电磁阀外壳制作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工作人员通过计算机绘图软件绘制电机底座以及电磁阀外壳;步骤二:将原有电机底座外壁密封圈槽去除,同时确定绘制的电机底座尺寸,并且使电磁阀外壳外壁外径与新电机底座外径大小一致;步骤三:生产车间依据工作人员绘制的电机底座以及电磁阀外壳的外形以及图形参数进行组件加工与生产。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步骤(2)中所述焊接预处理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工作人员将电机底座以及电磁阀外壳分别固定在摩擦焊机的两端夹具上;第二步:工作人员对摩擦焊机上夹持的电机底座以及电磁阀外壳相对位置进行校准;第三步:将摩擦焊机一端夹具预定旋转参数为1000~2000r/min,同时设置另一端夹具反方向旋转,并预定旋转参数为1000~2000r/min。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步骤(3)中所述机座与电磁阀外壳组装具体步骤如下:S1.1:工作人员启动摩擦焊机,电机底座以及电磁阀外壳分别在电机驱动下依据工作人员设置的旋转参数进行旋转;S1.2:电机底座以及电磁阀外壳在轴向力作用下逐步靠拢,电机底座以及电磁阀外壳接触并压紧后,摩擦界面上一些微凸体首先发生摩擦,并产生摩擦热;S1.3:当电机底座与电磁阀外壳相互接触紧贴时,摩擦焊机继续施加轴向压力,增加摩擦热量,使接触部位局部熔化,同时轴向持续实施压力,轴向位移5mm

10mm,形成致密的固相焊缝。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S1.3中所述固相焊缝具体原理为当摩擦焊接区的温度分布以及变形达到一定程度后,摩擦焊机进行刹车制动并使轴向力迅速升高到所设定的顶锻压力,此时轴向缩短量急骤增大,并随着界面温度降低,摩擦压力增大,在顶锻过程中及顶锻后保压过程中,焊合区金属通过相互扩散与再结晶,使两侧金属牢固焊接在一起。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步骤(4)中所述电磁阀外壳组件加工处理具体步骤如下:S2.1:工作人员将电磁阀外壳组件放置在加工车床上,同时按车床中心高的数值,用钢直尺对准电磁阀外壳组件中心线;S2.2:车刀刀尖与钢直尺顶尖找平,对准电磁阀外壳组件中心线,并将对准后的车刀进行装夹;S2.3:按需要调整切削深度,切削深度设置完成后,工作人员合上进给手柄,横向车削至电磁阀外壳组件焊接面内外部后退刀,依次车削,直到电磁阀外壳组件焊接面内外部的焊瘤焊渣清除干净为止。
[001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CDC减振器控制阀外壳摩擦焊的连接封装方法相较于以往的设计方法,本专利技术将原有电机底座外壁密封圈槽去除,同时确定绘制的电机底座尺寸,并且使电磁阀外壳外壁外径与新电机底座外径大小一致,工作人员将电机底座以及电磁阀外壳分别固定在摩擦焊机的两端夹具上,并设置好旋转参数,启动摩擦焊机,电机底座以及电磁阀外壳分别在电机驱动下依据工作人员设置的旋转参数进行旋转,同时电机底座以及电磁阀外壳在轴向力作用下逐步靠拢,当电机底座与电磁阀外壳相互接触紧贴时,摩擦焊机继续施加轴向压力,增加摩擦热量,使接触部位局部熔化,同时轴向持续实施压力,轴向位移5mm

10mm,形成致密的固相焊缝,摩擦焊机停止旋转,取下新电磁阀外壳组件,等待冷却后,车削焊接面内、外部焊瘤焊渣,完成封装连接加工,本专利技术采取摩擦焊焊接方法,简化电机底座结构设计以及控制阀外罩结构设计,无需车削螺纹,无需车削密封圈槽以及扩孔/缩口工艺,封装无需使
用橡胶密封圈参与密封,同时能够精准控制形位公差,且组件密封性能强,制造过程时间短,焊接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CDC减振器控制阀外壳与底座的摩擦焊连接封装方法的流程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CDC减振器控制阀外壳摩擦焊的电磁阀外壳组件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CDC减振器控制阀外壳与底座的摩擦焊连接封装方法的电机底座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CDC减振器控制阀外壳与底座的摩擦焊连接封装方法的电磁阀外壳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4]参照图1,CDC减振器控制阀外壳与底座的摩擦焊连接封装方法,该连接封装方法具体步骤如下:设计并制作新机座与电磁阀外壳。
[0015]具体的,如图3

4所示,工作人员通过计算机绘图软件绘制电机底座以及电磁阀外壳,同时将原有电机底座外壁密封圈槽去除,同时确定绘制的电机底座尺寸,并且使电磁阀外壳外壁外径与新电机底座外径大小一致,之后生产车间依据工作人员绘制的电机底座以及电磁阀外壳的外形以及图形参数进行组件加工与生产。
[0016]对机座与电磁阀外壳进行焊接预处理。
[0017]具体的,工作人员将电机底座以及电磁阀外壳分别固定在摩擦焊机的两端夹具上,同时对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CDC减振器控制阀外壳与底座的摩擦焊连接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封装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设计并制作新机座与电磁阀外壳;(2)对机座与电磁阀外壳进行焊接预处理;(3)组装机座与电磁阀外壳以获取电磁阀外壳组件;(4)对组装完成的电磁阀外壳组件进行加工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DC减振器控制阀外壳与底座的摩擦焊连接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新机座与电磁阀外壳制作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工作人员通过计算机绘图软件绘制电机底座以及电磁阀外壳;步骤二:将原有电机底座外壁密封圈槽去除,同时确定绘制的电机底座尺寸,并且使电磁阀外壳外壁外径与新电机底座外径大小一致;步骤三:生产车间依据工作人员绘制的电机底座以及电磁阀外壳的外形以及图形参数进行组件加工与生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DC减振器控制阀外壳与底座的摩擦焊连接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焊接预处理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工作人员将电机底座以及电磁阀外壳分别固定在摩擦焊机的两端夹具上;第二步:工作人员对摩擦焊机上夹持的电机底座以及电磁阀外壳相对位置进行校准;第三步:将摩擦焊机一端夹具预定旋转参数为1000~2000r/min,同时设置另一端夹具反方向旋转,并预定旋转参数为1000~2000r/min。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DC减振器控制阀外壳与底座的摩擦焊连接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机座与电磁阀外壳组装具体步骤如下:S1.1:工作人员启动摩擦焊机,电机底座以及电磁阀外壳分别在电机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双樊焕茹周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宁江山川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