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岸通道智能管控装置和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5127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岸通道智能管控装置和系统,包括主机和立式底座,所述主机包括防爆外壳,所述防爆外壳为设置于主机的外表面并由金属制成的一体式结构,防爆外壳的面板上开设有用于嵌置显示器的第一窗口,用于嵌置摄像头的第二窗口和用于嵌置所述身份识别模块的第三窗口,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窗口的内边缘处通过密封胶圈隔爆;所述立式底座为中空结构,所述主机的电源线和信号线经所述立式底座穿出并延伸到地面,与设置于地面的线缆或连接器连接,以获取电力和收发控制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可以实现防爆功能。而且可以实现防爆功能。而且可以实现防爆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船岸通道智能管控装置和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控制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船岸通道智能管控装置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一些港口、码头以及发生公共卫生事件需要对人员进行核验和检查的场所,通常需要安排安检人员对通行人员进行逐一检查或核实身份,以确保被检人员符合通行条件。例如,根据国际通行规则以及我国海关和边检相关规定,轮船尤其大型远洋轮船在港口码头靠岸作业期间,需要对轮船船员的登陆、作业、返船做相应的检查和登记。同时,码头运营方也需要对码头作业人员的登船与落船做严格的登记和管理。靠岸期间,轮船船体以及周围水域要做严格的视频监控且相关的资料要存档备查,以防止走私、货物夹带、偷渡、安全事故等行为的发生。再如,在发生疫情时,在进入公共区域前,需要对通行人员的通行码进行查验,以避免病毒携带者或密切接触者进入公共区域导致疫情传播。
[0003]中国专利号为202220322102.5,名称为“移动式智能通道”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可以移动到任意位置对通行人员进行多方位的核验的移动式智能通道,其整体设计为通道状,具有一机架,在机架底部设置有滑轮,在机架上可拆卸式地安装有各种功能模块,从而可以移动到任意位置,同时,可以根据需要随意增加和改变功能模块。这种产品可以代替人工完成通行人员的核查工作,但是,其结构复杂,众多功能模块堆叠在机架上,使得产品虽然成本高,但无法满足防爆要求,而且使用范围较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船岸通道智能管控装置和系统,其不仅结构简单、功能多样,而且满足防爆要求,可以使用在石化码头、油田码头等场所进行人员的自动核查工作。
[0005]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船岸通道智能管控装置,包括主机和立式底座,所述主机包括显示器、防爆外壳、身份识别模块、处理器模块、可视对讲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所述防爆外壳为设置于主机的外表面并由金属制成的一体式结构,所述防爆外壳的面板上开设有用于嵌置显示器的第一窗口,用于嵌置摄像头的第二窗口和用于嵌置所述身份识别模块的第三窗口,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窗口的内边缘处通过密封胶圈隔爆;所述立式底座为中空结构,所述主机的电源线和信号线经所述立式底座穿出并延伸到地面,与设置于地面的线缆或连接器连接,以获取电力和收发控制信号。
[0007]优选地,所述立式底座由立柱和配重座构成,立柱为金属材质制成,与防爆外壳电连接,适于将防爆外壳接地。
[0008]优选地,所述立式底座由立柱和配重座构成,所述防爆外壳的内侧连接有一地线,所述地线穿过所述立柱和配重座后接地。
[0009]优选地,所述身份识别模块包括读卡器和二维码扫描仪。
[0010]优选地,所述处理器模块设置有一可燃气体传感器和对应的功能按键,所述功能按键按下时适于控制所述处理器模块,通过可燃气体传感器探测周边环境的可燃气体浓度。
[0011]优选地,所述主机还包括AIS模块,当检测到船只靠近时,所述处理器模块自动获取船员信息,以通过身份识别模块对下船或登船人员进行核验和管控。
[0012]优选地,所述主机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和天线,所述天线外置于所述防爆外壳,天线的内部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信号连接,天线外部通过密封胶圈与所述防爆外壳密封连接。
[0013]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船岸通道智能管控系统,包括设置于控制室内的服务器和多个设置于码头的船岸通道智能管控装置,所述船岸通道智能管控装置包括主机、防爆外壳和立式底座,所述主机包括显示器、身份识别模块、处理器模块、可视对讲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所述防爆外壳为设置于主机的外表面并由金属制成的一体式结构,所述防爆外壳的面板上开设有用于嵌置显示器的第一窗口,用于嵌置摄像头的第二窗口和用于嵌置所述身份识别模块的第三窗口,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窗口的内边缘处通过密封胶圈隔爆;所述主机的电源线和信号线经所述立式底座穿出并延伸到地面,与设置于地面的线缆或连接器连接,以获取电力,并与控制室的服务器之间传输控制信号。
[0014]上述船岸通道智能管控系统中,所述服务器配置有多个对讲终端,所述对讲终端适于与所述船岸通道智能管控装置的可视对讲模块连接,实现对讲。
[0015]上述船岸通道智能管控系统中,所述服务器配置有云端服务器,所述船岸通道智能管控装置配置有无线通信模块和天线,所述船岸通道智能管控装置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云端服务器实现数据通信,以获取预先存储于云端服务器上的下船或登船人员信息。
[0016]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可以实现防爆功能,同时,立式底座为中空结构,可以将各种线缆通过立式底座穿出并延伸到地面,从而与设置于地面的线缆或连接器连接,从而对设备的安装位置没有要求,大大地扩展了设备的使用范围,且能适应各种天气和气候,防雨防雷。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施例中船岸通道智能管控装置的功能模块图;
[0018]图2为本实施例中船岸通道智能管控装置的主机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施例中船岸通道智能管控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及其功能、原理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附图作进一步阐述。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22]如图1

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船岸通道智能管控装置100,包括主机10和立式底座20,所述主机10包括显示器11、防爆外壳12、身份识别模块13、处理器模块14、可视对讲模块15和人脸识别模块16,其中,身份识别模块13用于通过各种证件识别通行人员的身份,核验无误后即可通行。人脸识别模块16用于通过识别通行人员的脸部特征来核查身份。可
视对讲模块15用于供通行人员或管理员与控制中心进行对讲,以便在突发状态时与控制中心进行紧急联系,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故障反馈、临行人员增减、现场突发事故报告等。控制中心可以根据当前头部实时解决上述现场问题。
[0023]所述防爆外壳12为设置于主机10的外表面并由金属制成的一体式结构。为使整机符合防爆要求,所述防爆外壳12的面板上开设有用于嵌置显示器11的第一窗口,用于嵌置摄像头17的第二窗口和用于嵌置所述身份识别模块13的第三窗口,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窗口的内边缘处通过密封胶圈隔爆。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立式底座20为中空结构,所述主机10的电源线和信号线经所述立式底座20穿出并延伸到地面,与设置于地面的线缆或连接器连接,以获取电力和收发控制信号。由于码头、油田等码头施工现场的特殊环境,各种线缆一般都不外露,因此,本实施例的电源线和信号线的设计恰好可以适应这些环境,且满足防爆要求。
[0025]具体地,作为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方式,所述立式底座20由立柱21和配重座22构成,立柱21为金属材质制成,与防爆外壳12电连接,适于将防爆外壳12接地。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岸通道智能管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和立式底座,所述主机包括显示器、防爆外壳、身份识别模块、处理器模块、可视对讲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所述防爆外壳为设置于主机的外表面并由金属制成的一体式结构,所述防爆外壳的面板上开设有用于嵌置显示器的第一窗口,用于嵌置摄像头的第二窗口和用于嵌置所述身份识别模块的第三窗口,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窗口的内边缘处通过密封胶圈隔爆;所述立式底座为中空结构,所述主机的电源线和信号线经所述立式底座穿出并延伸到地面,与设置于地面的线缆或连接器连接,以获取电力和收发控制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岸通道智能管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底座由立柱和配重座构成,立柱为金属材质制成,与防爆外壳电连接,适于将防爆外壳接地。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岸通道智能管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底座由立柱和配重座构成,所述防爆外壳的内侧连接有一地线,所述地线穿过所述立柱和配重座后接地。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岸通道智能管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识别模块包括读卡器和二维码扫描仪。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岸通道智能管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模块设置有一可燃气体传感器和对应的功能按键,所述功能按键按下时适于控制所述处理器模块,通过可燃气体传感器探测周边环境的可燃气体浓度。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岸通道智能管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还包括AIS模块,当检测到船只靠近时,所述处理器模块自动获取船员信息,以通过身份识别模块对下船或登船人员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亚军张敏李强杨德章鄢涛陈天然齐兵陈祖鸿郭玮袁永亮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亿诺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