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速公路防撞护拦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5078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高速公路防撞护拦板,包括:在波形板与立柱、立柱与土地之间设置蜂窝状防阻块,所述蜂窝状防阻块由结构单元排列组合而成,所述蜂窝状防阻块包括两部分,一部分由普通结构单元组成,另一部分由内部附加弹性的双筒结构单元组成,结构单元之间设置缝隙,缝隙内设置有弹性连接材料使结构单元构建成一体结构;立柱外侧设置有挡脚,并且与立柱用弹性阻尼相连接,挡脚为混凝土结构,对立柱形成半包围结构。柱形成半包围结构。柱形成半包围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高速公路防撞护拦板


[0001]本技术涉及防护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高速公路防撞护拦板,包括连接高速公路护栏板各构件的弹性阻尼和用于提高护拦板安全和防碰撞损伤的蜂窝状防阻块以及内部附加弹性双筒结构的防阻块。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高速防撞护拦大致可分为混凝土护拦板、方形横梁护栏和波形钢梁护栏等,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波形钢梁护栏。波形钢梁护栏具有一定的钢性和韧性,当车辆与护栏板发生碰撞时护栏板的塑性变形较大。其原理主要是汽车撞上护栏板之后,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主要是由土基,立柱和横梁等的变形来吸收。然而,当汽车以一定速度行驶撞上防护栏之后,由于防护栏并不能全部吸收汽车所产生的动能,那其余的动能便会转化为一种破坏汽车自身的能量,速度越大,这种能量也越大,从而对汽车的破坏越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高速公路防撞护拦板,在波形板与立柱、立柱与土地之间设置蜂窝状防阻块,吸收护栏板与车辆碰撞时产生的大部分能量,进而保护车辆及人员的安全。
[0004]一种新型高速公路防撞护拦板,包括:
[0005]在波形板与立柱、立柱与土地之间设置蜂窝状防阻块,所述蜂窝状防阻块由结构单元排列组合而成,所述蜂窝状防阻块包括两部分,一部分由普通结构单元组成,另一部分由内部附加弹性的双筒结构单元组成,结构单元之间设置缝隙,缝隙内设置有弹性连接材料使结构单元构建成一体结构;
[0006]立柱外侧设置有挡脚,并且与立柱用弹性阻尼相连接,挡脚为混凝土结构,对立柱形成半包围结构。
[0007]进一步的,所述蜂窝状防阻块与立柱和波形护拦板通过螺栓连接,并通过中部结构和上下连接件将其固定。
[0008]进一步的,立柱与挡脚之间的弹性阻尼为发泡陶瓷。
[0009]进一步的,所述结构单元是由弹簧钢压弯折叠而成的六边形结构单元或圆形结构单元。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相邻结构单元之间不是完全相连,而是中间填充了弹性材料,给每个单元形体间留有一定的变形空间,其中单元形体是一个变形吸能的过程,内部填充弹性材料是一个吸能然后释放能量的过程,大大增加了原本蜂窝状结构的吸能效果,在发生碰撞之后这种结构较容易恢复到原本的形状,进而减少更换次数。除此之外这种结构的内部单元形体可改变为不同的形式,例如三角形、圆形等,根据所需形式改变不同形状从而运用到别的领域。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蜂窝状弹性阻尼防阻块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包括弹性双筒结构的阻尼防阻块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安装阻尼防阻块的侧视图。
[0014]图4为挡脚部分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
[0016]外部结构1,填充材料2,螺栓(3,4),中部结构5,上下连接件(6,7,8,9),双筒结构10,挡脚11,发泡陶瓷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的一种新型高速公路防撞护拦板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8]高速公路防撞护拦板包括蜂窝状防阻块,其主要构件是一个六边形或圆形的结构单元,材料可以使用弹簧钢,弹性变形的能力可以使其承受一定的荷载,且荷载去除之后不会出现永久的变形。通过结构单元不同的排列组合,形成较大的六边形整体,每个结构单元之间还留有一定的缝隙,通过填充泡沫或其他弹性材料连接各个单元最终成为一个完整的构建。这种构建称为蜂窝状防阻块。
[0019]用螺丝钉把防阻块,波形挡板与立柱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当收到外界的冲击力时,这种防阻块可以通过自身的溃变吸收一部分能量,从而不仅可以减小对车辆的碰撞和人员的伤亡,也可以保护挡板与立柱,减少其更换次数。
[0020]在立柱的外侧增设挡脚,并且与立柱用弹性阻尼相连接。挡脚采用混凝土结构,对立柱形成半包围结构,当立柱受到来自于波形护栏板传递的力时,一部分通过柱身传递给基础,另一部分则通过弹性阻尼传递给挡脚,且挡脚会防止柱身向外侧倾斜,弹性阻尼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在减缓外倾力的同时,回对一部分能量进行储存于释放,给予立柱一定的力来抵挡碰撞而产生的力。
实施例
[0021]如上图1所示,蜂窝状弹性阻尼防阻块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外部结构1,另一部分是内部的填充材料2,并通过螺栓3和4把此构建与波形挡板及立柱连接起来。其中外部结构1以六边形单元为主,通过把弹簧钢压弯折叠节成上图所示的形状,最后通过焊接进行连接。而中间的填充材料2则是在在焊接的同时往缝隙里面填塞泡沫等弹性多孔材料,一方面可以连接各个六面体结构单元,使整体更加稳固,另一方面,这种弹性材料可以较好地吸收汽车碰撞产生的冲击力,进一步减少车身的损害及人员的伤亡,且等这种荷载消失之后不会发生形变。通过二者之间的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弹性阻尼的作用。通过螺栓3使蜂窝状弹性阻尼防阻块与波形挡板相连接,螺栓4使蜂窝状弹性阻尼防阻块与立柱相连,使三者成为一题,共同发挥其作用。
[0022]对图1还可作如下变形如上图2、3所示,内部附加弹性双筒结构的防阻块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普通的外部结构1,另一部分是内部附加弹性的双筒结构10,防阻块于立柱和波形护拦板通过螺栓3、4连接,以及通过中部结构5,上下连接件6、7、8、9将其固定在
中,防止上下滑移。上下两筒于六边形防阻块紧密相贴,螺栓3和4为防阻块于立柱和波形护拦板的连接件,中部结构5为双筒结构放入时的中间件。
[0023]立柱与土基的连接也是关键节点,如图4中在立柱的外侧增设挡脚11,并且与立柱用弹性材料相连接,吸收能量,弹性材料可以是发泡陶瓷12。
[0024]上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的各种变化,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高速公路防撞护拦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波形板与立柱、立柱与土地之间设置蜂窝状防阻块,所述蜂窝状防阻块由结构单元排列组合而成,所述蜂窝状防阻块包括两部分,一部分由普通结构单元组成,另一部分由内部附加弹性的双筒结构单元组成,结构单元之间设置缝隙,缝隙内设置有弹性连接材料使结构单元构建成一体结构;立柱外侧设置有挡脚,并且与立柱用弹性阻尼相连接,挡脚为混凝土结构,对立柱形成半包围结构。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旭明李星钰石岩赵云川王晓毅景清俊魏义强杨远洪李红波闫玉峰张岩易伟武文婷马国宁李成功郝剑涛王秀峰马聪慧朱贺贤殷娜罗二娟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交通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