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土地区基坑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4831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7
本申请涉及基坑支护的技术领域,改善了软土地区基坑支护效果不佳的问题,公开了一种软土地区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支护板、固定筒、锚固件和灌注桩,支护板可通过桩钉或锚桩固定在基坑上,固定筒设置在支护板上,锚固件配合放置于固定筒内,锚固件内设有若干锚爪,灌注桩与锚固件抵接。通过敲击灌注桩将锚固件抵进土壤内,然后向灌注桩内灌注混凝土,混凝土从灌注桩流向锚固件,将锚爪推出锚固件并与锚固件呈角度展开,混凝土从展开的锚固件上流出与软质的土壤凝结,从而增大了凝结的范围和体积,减少了基坑变形和下沉的可能性,提高支护效果。提高支护效果。提高支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土地区基坑支护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基坑支护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软土地区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基坑是在建筑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而基坑支护是为了保护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的一个重要支挡措施。不同的施工环境,土壤的性质也不相同,其中,沿海等地区土质较软、强度低、压缩性高,容易沉降和变形,对于支护的工程设计要求较高。
[0003]现有一种软土支护结构采用混凝土作为固化剂,首先将表面具有开孔且中空的圆柱桩垂直打入土地内,再往桩中灌注混凝土,使混凝土和软土连为一体,从而加固地基。但是上述圆柱桩内灌注的混凝土只会往外向周侧渗透一部分,加固的体积不大,因此基坑的支护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善软土地区基坑支护效果不佳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软土地区基坑支护结构。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软土地区基坑支护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软土地区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固定于基坑内的支护板,所述支护板包括与基坑内侧面抵紧的侧支部以及与基坑底面抵紧的底支部,还包括固定筒、锚固件和灌注桩;所述固定筒设置于所述支护板上,所述固定筒贯穿轴向的两个端面以形成通道,所述支护板对应所述通道开设有让位孔;所述锚固件配合放置于所述通道内,所述锚固件贯穿顶面以形成第一灌注孔,所述第一灌注孔内沿周向排列设置有若干锚爪,所述第一灌注孔的内壁开设有供所述锚爪穿设的活动孔,所述锚爪贯穿顶面以形成与所述第一灌注孔连通的第二灌注孔,所述锚爪的表面开设有若干分别与所述第二灌注孔连通的第一出浆孔;所述灌注桩活动穿设于所述固定筒内且与所述锚固件抵接,所述灌注桩往所述锚固件方向移动时,所述灌注桩能够抵推所述锚固件通过所述让位孔进入基坑土壤内,所述灌注桩沿轴向的两端面贯穿以形成供混凝土进入的第三灌注孔,所述第三灌注孔与所述第一灌注孔连通;其中,所述锚爪受混凝土推动能够通过所述活动孔穿设出所述锚固件,且所述锚爪与所述锚固件的外表面呈角度展开。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时,先将锚固件放置于固定筒内,再将灌注桩放置于固定筒内与锚固件抵接,然后通过敲击灌注桩将锚固件抵推进土壤内;往灌注桩内灌注混凝土,混凝土通过第三灌注口进入第一灌注口然后将锚爪推出锚固件并且使锚爪展开,混凝土从第一灌注口再进入锚爪的第二灌注口内,最后从第一出浆孔流出从而与软质的土壤混合凝固;通过展开的锚爪增大了混凝土与土壤凝结的范围和体积,进一步减少了基坑变
形和下沉的可能性,提高了支护的稳定性。
[0007]可选的,所述锚固件的侧表面呈阶梯结构设置,所述活动孔设置于所述阶梯结构的阶梯面上;所述锚爪对应设置于所述活动孔上方且与所述锚固件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锚爪包括入土部以及分别与所述入土部连接的滑动部和推动部,所述锚固件的内表面开设有供所述滑动部滑动的第一滑槽,所述推动部与所述入土部成角度设置,所述推动部受混凝土推动能够带动所述入土部穿设所述活动孔往远离所述锚固件的方向滑动。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进入第二灌注口后能够通过推压推动部将锚爪沿直线滑动推出锚固件外。
[0009]可选的,所述滑动部朝向滑动方向的表面开设有转动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底部设置有转轴;所述锚爪能够往远离所述锚固件的方向滑动至所述转轴配合抵接于所述转动槽内,所述锚固件连通于所述活动孔开设有供所述锚爪绕所述转轴转动的转动孔。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锚爪被混凝土推动往下滑动,到底端时转轴卡接至转动槽内从而限制锚爪继续滑动,随着混凝土持续作用于推动部上,锚爪会绕着转轴往上转动从而展开;因此,混凝土能够从展开的锚爪上通过第一出浆孔流出。
[0011]可选的,相邻的两个所述推动部相互抵接,且若干所述推动部远离所述入土部的一端均相互抵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锚爪的推动部相互抵接能够增大混凝土与推动部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混凝土对锚爪的推动力。
[0013]可选的,所述锚固件远离所述灌注桩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灌注孔连通的第二出浆孔;所述锚固件设置有当所述锚固件往远离所述灌注桩方向移动时,限制土壤进入所述第一灌注孔内的止逆组件。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锚固件被灌注桩往土壤里推动时,止逆组件能够限制土壤进入锚固件内部;而灌注混凝土时,混凝土能够将止逆组件向锚固件外推动,从而打开第二出浆孔使其通过进入土壤内,不仅能增大与土壤凝固的体积,还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以便于持续推动锚爪。
[0015]可选的,所述固定筒倾斜设置于所述侧支部和所述底支部的交界处,所述灌注桩的侧表面铰接有斜撑件,所述斜撑件相对设置有两个,所述斜撑件远离所述灌注桩的一端铰接有滑动件,两个所述滑动件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侧支部和所述底支部上;所述灌注桩往所述锚固件方向移动时,所述斜撑件往远离所述灌注桩表面方向转动,所述灌注桩上设置有限制所述斜撑件转动至与所述灌注桩垂直的限位件。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灌注桩在推动锚固件的同时,斜撑件也随着转动,当灌注桩伸入指定位置后,斜撑件展开至与灌注桩垂直,两个斜撑件位于同一直线上,且与侧支部和底支部形成三角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支护结构的支撑强度和稳定性。
[0017]可选的,所述支护板上设置有当所述斜撑件与所述灌注桩垂直时用于锁止所述滑动件滑动的锁止组件。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灌注桩上的限位件与斜撑件抵接能够起到限制斜撑件转动的作用,锁止组件能够进一步锁止滑动件的滑动,斜撑件的量都受到限制,进一步提高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0019]可选的,所述锁止组件包括锁止块,所述支护板的表面开设有供所述滑块滑动的
第二滑槽以及与所述第二滑槽连通的锁止槽,所述锁止块往进入或远离所述锁止槽的方向活动连接于所述锁止槽内,所述锁止槽内设置有驱动所述锁止块往远离所述锁止槽方向移动的弹性件;当所述斜撑件与所述灌注桩垂直时,所述滑动件相对的两侧面分别抵接于所述锁止块和所述第二滑槽的内表面上。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件滑动至抵压并通过锁止块后,弹性件驱动锁止块回复原状态,从而限制滑动块往回滑动,结构简单,无需使用工具和其他零件固定连接,提高了施工效率。
[0021]可选的,所述斜撑件上开设有供所述锁止块配合插接的卡槽。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撑件展开至与灌注桩垂直后,滑动件的两侧面分别抵接于锁止块和第二滑槽的内表面上,同时锁止块的端部配合卡接在斜撑件的卡槽上,进一步提高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1.通过敲击灌注桩将锚固件抵推进土壤内,然后往灌注桩内灌注混凝土,混凝土通过第三灌注口进入第一灌注口,混凝土将锚爪推出锚固件并且使锚爪展开,混凝土从第一灌注口再进入锚爪的第二灌注口内,最后从第一出浆孔流出从而与软质的土壤混合凝固,混凝土还从锚固件底端的第二灌注口流出,增大了混凝土与土壤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土地区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固定于基坑内的支护板(1),所述支护板(1)包括与基坑内侧面抵紧的侧支部(11)以及与基坑底面抵紧的底支部(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筒(2)、锚固件(3)和灌注桩(5);所述固定筒(2)设置于所述支护板(1)上,所述固定筒(2)贯穿轴向的两个端面以形成通道(21),所述支护板(1)对应所述通道(21)开设有让位孔(13);所述锚固件(3)配合放置于所述通道(21)内,所述锚固件(3)贯穿顶面以形成第一灌注孔(31),所述第一灌注孔(31)内沿周向排列设置有若干锚爪(4),所述第一灌注孔(31)的内壁开设有供所述锚爪(4)穿设的活动孔(32),所述锚爪(4)贯穿顶面以形成与所述第一灌注孔(31)连通的第二灌注孔(41),所述锚爪(4)的表面开设有若干分别与所述第二灌注孔(41)连通的第一出浆孔(42);所述灌注桩(5)活动穿设于所述固定筒(2)内且与所述锚固件(3)抵接,所述灌注桩(5)往所述锚固件(3)方向移动时,所述灌注桩(5)能够抵推所述锚固件(3)通过所述让位孔(13)进入基坑土壤内,所述灌注桩(5)沿轴向的两端面贯穿以形成供混凝土进入的第三灌注孔(51),所述第三灌注孔(51)与所述第一灌注孔(31)连通;其中,所述锚爪(4)受混凝土推动能够通过所述活动孔(32)穿设出所述锚固件(3),且所述锚爪(4)与所述锚固件(3)的外表面呈角度展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区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件(3)的侧表面呈阶梯结构设置,所述活动孔(32)设置于所述阶梯结构的阶梯面(33)上;所述锚爪(4)对应设置于所述活动孔(32)上方且与所述锚固件(3)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锚爪(4)包括入土部(43)以及分别与所述入土部(43)连接的滑动部(44)和推动部(45),所述锚固件(3)的内表面开设有供所述滑动部(44)滑动的第一滑槽(34),所述推动部(45)与所述入土部(43)成角度设置,所述推动部(45)受混凝土推动能够带动所述入土部(43)穿设所述活动孔(32)往远离所述锚固件(3)的方向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区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44)朝向滑动方向的表面开设有转动槽(441),所述第一滑槽(34)的内壁底部设置有转轴(35);所述锚爪(4)能够往远离所述锚固件(3)的方向滑动至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少强翁文辉瞿生亮阮伏球吕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华航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