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正极压铆前结构、锂电池正极及锂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4684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正极压铆前结构、锂电池正极及锂电池,包括正极极柱,所述正极极柱包括铆接部、支撑部和铆接底座,正极极柱中间设有通孔;铆接部的厚度小于支撑部,且在铆接部与支撑部内壁形成台阶,铆接底座的外径大于铆接部和支撑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开创性的使用了外部铆接的方式,简化了设计,针对现有技术极柱+铆接块的设计,舍弃了铆接块,直接使用极柱就可以实现铆接的作用,节省了工序、提升了装配效率,同时降低了成本、提升了产品铆接的可靠性。接的可靠性。接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正极压铆前结构、锂电池正极及锂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锂电池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正极压铆前结构、锂电池正极及锂电池。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目前市场上的钢壳大圆柱结构主要由钢壳、正极极柱、上绝缘件、密封件、下绝缘件以及铆接块组成,正极极柱穿过钢壳将上绝缘件、密封件、下绝缘件以及铆接块串在一起,通过对正极极柱的铆接,使得正极极柱铆接处直径变大,扣在铆接块上来将所有零件压紧并保证整体的结构强度以及密封性能;例如在专利【CN 202111275820.8】中,公开了一种电池装配方法及锂电池,其中装配方法包括制备电芯;将正极极柱(1)与壳体(4)的第一端(41)铆接,且相互绝缘;将制备好的电芯放入壳体(4)内部;将电芯的铝柱(2)与正极极柱(1)焊接;将负极盖板(7)与壳体(4)的第二端焊接,以将电芯密封在所述壳体(4)内。
[0003]上述的专利中公开的铆接方式为内部铆接,因此其也需铝块配合进行内部铆接,由于需要铝块作为配合,因此零件数量比较多,导致整体成型工艺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电池正极压铆前结构、锂电池正极及锂电池,本技术采用外部铆接的方式,简化了设计,针对现有技术极柱+铆接块的设计,舍弃了铆接块。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锂电池正极压铆前结构,包括正极极柱,所述正极极柱包括铆接部、支撑部和铆接底座,正极极柱中间设有通孔;铆接部的厚度小于支撑部,且在铆接部与支撑部内壁形成台阶,铆接底座的外径大于铆接部和支撑部;所述的铆接部的厚度为L1,所述的支撑部的厚度为L2,其中L1/L2<1。
[000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铆接部的长度小于铆接底座的长度。
[000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铆接部与支撑部内壁形成的台阶为直角型台阶,所述直角型台阶能够在铆接部实现压铆后,整个正极极柱的外表面保持平整。
[000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铆接部、支撑部之间形成焊接台阶。
[00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0.8mm≤L1≤2.5mm;
[0011]和/或1.5mm≤L2≤3mm;
[0012]和/或所述的铆接底座的高度为L3,其中1mm≤L3≤3mm。
[0013]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锂电池正极,该正极的正极极柱在压铆前为前面所述的锂电池正极压铆前结构。
[0014]第三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锂电池,其采用前面所述的锂电池正极。
[0015]上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1.本技术中的正极极柱在压铆前包括铆接部、支撑部和铆接底座,正极极柱
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31]为了方便叙述,本技术中如果出现“上”、“下”、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2]正如
技术介绍
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圆柱电芯的铆接方法。
[0033]本技术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正极极柱在压铆前的结构,所述正极极柱101包括铆接部1011、支撑部1012和铆接底座1013,正极极柱中间设有通孔1014;铆接部1011的厚度小于支撑部,且在铆接部1011与支撑部1012内壁形成台阶,铆接底座1013的外径大于铆接部1011和支撑部1012;这种结构使得铆接部1011的厚度明显薄于支撑部1012;正极极柱通过不等厚的结构设计,使得本技术通过对薄壁区域进行铆接,将薄壁区域压平来充当铆接块的作用,从而取代了铆接块零件,即节省了零件、降低了重量,也省去了铆接块的空间,提高了电芯的体积利用率。同时本技术的铆接部1011与支撑部1012内壁形成的台阶部分使得在在压铆弯折时整体受力效果好,不容易折断。
[0034]特别的,为了保证正极极柱的铆接性能,本实施例中的正极极柱101设有铆接部1011、支撑部1012以及铆接底座1013,同时正极极柱101的中间位置沿着其轴线方向设有通孔1014,如图4所示;其中,铆接部1011与支撑部1012之间形成台阶。
[0035]特别的,铆接部1011的厚度L1需要兼顾铆接的可行性,避免铆接开裂,同时需要兼顾铆接后pack焊接的可行性,因此优选的0.8mm≤L1≤2.5mm。
[0036]特别的,支撑部1012对铆接起支撑作用,因此优选的1.5mm≤L2≤3mm,且L1/L2<1,即支撑部1012的厚度大于铆接部1011的厚度,优选为L1/L2=0.5。如果不对铆接部(1011)进行减薄处理,而直接按照支撑部(1012)的厚度L2进行压铆,由于外铆需要整个铆接平整,因此此时非常容易在铆接的最外圈开裂,使得外铆的可加工性和良品率非常低;即由于整体材料应力的缘故,外铆需要考虑整个材料的延展性所以实际产品必须对铆接部(1011)L1得厚度进行减薄处理,最终使得L1<L2。
[0037]特别的,铆接底座1013同样起铆接支撑作用,且通过与钢壳105一起从上向下压缩密封圈103实现结构密封,优选的1mm≤L3(高度)≤3mm;且铆接底座1013与支撑部1012的内径相等,但是铆接底座1013的外径大于支撑部1012的外径;铆接部1011与支撑部1012的外径相等,铆接部1011大内径大于支撑部1012的内径,因此,铆接部1011与支撑部1012之间形成台阶。
[0038]特别的,正极极柱在铆接完成后,铆接部1011与支撑部顶部之间形成焊接台阶1015,且焊接台阶1015的台阶宽度优选的0.2mm≤D1≤2mm,台阶深度优选的0mm<D2≤1mm,如图7所示。
[0039]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铆接部(1011)的长度小于铆接底座(1013)的长度,参见附图7,对应图7中的铆接部(1011)的长度A<铆接底座(1013)的长度B;这么设计主要是因为本申请的铆接部(1011)设置在上部,铆接底座(1013)设置在下部,因此,铆接部(1011)的长度比铆接底座(1013)的长度短。
[0040]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铆接部(1011)与支撑部(1012)内壁形成的台阶为直角型台阶,直角型台阶能够在铆接部(1011)实现压铆后,整个正极极柱(101)的外表面保持平整。
[0041]进一步的,上述的所述通孔1014为贯穿所述正极极柱101的孔,所述正极极柱101的通孔的孔壁适于与下面所述转接柱302固定连接。
[0042]进一步的,本实施例基于上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正极压铆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极柱(101),所述正极极柱(101)包括铆接部(1011)、支撑部(1012)和铆接底座(1013),正极极柱(101)中间设有通孔(1014);铆接部(1011)的厚度小于支撑部(1012),且在铆接部(1011)与支撑部(1012)内壁形成台阶,铆接底座(1013)的外径大于铆接部(1011)和支撑部(10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正极压铆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接部(1011)的长度小于铆接底座(1013)的长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正极压铆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接部(1011)与支撑部(1012)内壁形成的台阶为直角型台阶,所述直角型台阶能够在铆接部(1011)实现压铆后,整个正极极柱(101)的外表面保持平整。4.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曾祥兵陈成兵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得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