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浊度仪入口处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4610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浊度分析仪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浊度仪入口处预处理装置,包括开口向上的漏斗,设置于所述漏斗大口端内的筛板,所述筛板将所述漏斗从上至下依次划分为絮凝腔和过滤腔,所述絮凝腔底部设置有导流管一,所述过滤腔的一侧设置有导流管二,所述筛板上设置有多个筛孔;实际应用中,将导流管一插入浊度仪的放液口内,往絮凝腔中注入溶液,溶液中的大块絮凝被过滤到筛板上,并沿导流管二排出;溶液和微絮凝穿过筛孔后、沿导流管一流入放液口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过滤溶液中的大块絮凝,避免了大块絮凝影响浊度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确性。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浊度仪入口处预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浊度分析仪器
,具体为一种浊度仪入口处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千岛湖原水于2020年6月底通水运行,水源水质有较大提升,通水后,千岛湖分阶段开展了少加药、水源切换等试验。试验过程中,需要进行微絮凝试验,验证少加或停加净水剂后微絮凝对浊度仪检测结果的影响。但是现有的浊度仪在使用过程中,在溶液通过放液口进入浊度仪的时候会有大块絮凝进入絮凝浊度仪内部,严重影响浊度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浊度仪入口处预处理装置,能有效过滤溶液中的大块絮凝,避免了大块絮凝影响浊度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浊度仪入口处预处理装置,包括开口向上的漏斗,设置于所述漏斗大口端内的筛板,所述筛板将所述漏斗从上至下依次划分为絮凝腔和过滤腔,所述絮凝腔底部设置有导流管一,所述过滤腔的一侧设置有导流管二,所述筛板上设置有多个筛孔。
[0006]进一步,所述筛板倾斜设置于所述漏斗内,所述导流管二靠近所述絮凝腔的最低端设置。
[0007]进一步,所述导流管二的最小内径大于筛孔的最大孔径。
[0008]进一步,所述导流管一的顶端连接所述漏斗的小口端。
[0009]进一步,所述导流管一的最小内径大于筛孔的最大外径。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实际应用中,将导流管一插入浊度仪的放液口内,往絮凝腔中注入溶液,溶液中的大块絮凝被过滤到筛板上,并沿导流管二排出;溶液和微絮凝穿过筛孔后、沿导流管一流入放液口内;本技术能有效过滤溶液中的大块絮凝,避免了大块絮凝影响浊度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4]图3是图2中A

A处的局部剖示图;
[0015]附图标记:漏斗1;筛板2;筛孔21;导流管一3;导流管二4。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浊度仪入口处预处理装置,包括开口向上的漏斗1,设
置于所述漏斗1大口端内的筛板2,所述筛板2将所述漏斗1从上至下依次划分为絮凝腔和过滤腔,所述絮凝腔底部设置有导流管一3,所述过滤腔的一侧设置有导流管二4,所述筛板2上设置有多个筛孔21。
[0017]使用时,将导流管一3插入浊度仪的放液口内,往絮凝腔中注入溶液,溶液中的大块絮凝被过滤到筛板2上,并沿导流管二4排出;溶液和微絮凝穿过筛孔21后、沿导流管一3流入放液口内,过滤后的溶液和微絮凝能使浊度仪的检测结果更准确;本技术能有效过滤溶液中的大块絮凝,避免了大块絮凝影响浊度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0018]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筛板2倾斜设置于所述漏斗1内,所述导流管二4靠近所述絮凝腔的最低端设置;本实施例中,当筛板2倾斜设置于漏斗1内,且导流管二4靠近絮凝腔的最低端设置时,由于重力大块絮凝会沿筛板2表面滑动,直至流进导流管二4内,防止大块絮凝在筛板2上堆积。
[0019]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导流管二4的最小内径大于筛孔21的最大孔径;本实施例中,当导流管二4的最小内径大于筛孔21的最大孔径时,无法穿过筛孔21的絮凝才能从导流管二4排出。
[0020]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导流管一3的顶端连接所述漏斗1的小口端;本实施例中,当导流管一3的顶端连接所述漏斗1的小口端时,漏斗1内的溶液和微絮凝即可从漏斗1的小口端从导流管一3流出。
[002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导流管一3的最小内径大于筛孔21的最大外径;本实施例中,当导流管一3的最小内径大于筛孔21的最大外径时,多个筛孔21过滤后的微絮凝和溶液才能从导流管一3同时流出。
[0022]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所定义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浊度仪入口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口向上的漏斗(1),设置于所述漏斗(1)大口端内的筛板(2),所述筛板(2)将所述漏斗(1)从上至下依次划分为絮凝腔和过滤腔,所述絮凝腔底部设置有导流管一(3),所述过滤腔的一侧设置有导流管二(4),所述筛板(2)上设置有多个筛孔(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浊度仪入口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板(2)倾斜设置于所述漏斗(1)内,所述导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赵安瑜董益鸣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