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转运冰温保鲜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4243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转运冰温保鲜设备,涉及冷藏保鲜技术领域,包括用于存储制冷产品的冰温库体以及转运冰温库体的托运车架,冰温库体包括制冷箱以及包覆在制冷箱外的框架体,框架体包括立柱以及分别连接在立柱两端的底框和顶框,顶框上设置有用于起吊冰温库体的吊装部,底框上设置有连接公件,托运车架上设置有放置冰温库体的托运平台,托运平台上设置有与连接公件可拆卸连接的连接母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将制冷箱包覆在框架内,在顶框上设置吊装部进行吊装,将冰温库体和托运车架设置成可拆卸连接模式,能够实现对冰温库体的吊装和长途转运的同时,实现了冰温库体与托运车架的分开使用工作,从而能够保障冰温库体装卸产品的便捷性和稳定性。便捷性和稳定性。便捷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转运冰温保鲜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冷藏保鲜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转运冰温保鲜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冰温是指从0℃开始到生物体冻结温度为止的温域,在这一温域保存储藏农产品、水产品等,可以使其保持刚摘取时的新鲜度,这个温域内的生物贮藏称之为冰温贮藏或冰温技术,是继冷藏技术和气调技术后的第三代保鲜技术。
[0003]目前,冰温保鲜技术多用于冷藏保鲜库,但是现有的冷藏保鲜库多为固定式结构,不便于冷库移动运输,从而使得冷库的使用范围大大受限,特别是对于地域宽阔的新疆,农产品丰富,在一个地方建立固定的保鲜设施,利用率低,成本高,并且建造和拆除工作量大,亟需一种方便转移运输的冰温保鲜库,可以提高设施的利用率,并且能够在各个区域广泛应用。
[0004]申请公布号为CN 111713550 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移动式气调箱及气调冷链物流系统,包括外箱和设置在其内部的内箱,外箱的底部由底梁、保温层、底板三层结构构成,侧边由外侧板、保温层、第一内侧板构成,顶部由顶梁、保温层、顶板构成,侧边与底部通过下侧梁连接,侧边与顶部通过上测梁连接,上侧梁下侧梁上均有集装箱吊装孔,但是该方案中并没有公开气调箱与转运车辆之间的连接方式。
[0005]授权公告号为CN 208731245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机坪中转冷藏箱拖车,包括运输车架和冷藏箱体,冷藏箱体设置于运输车架上,冷藏箱体包括多个承重钢梁和盖板,多个承重钢梁形成长方体的框架,在长方体的框架的六个面上均铺设有盖板,盖板包括玻璃钢以及设置于玻璃钢内部的保温板,冷藏箱体与运输车架采用螺栓固定连接,冷藏箱体上设置有制冷系统外机,制冷系统外机包括压缩机和冷凝器,压缩机的制冷剂出口连接于冷凝器的入口,冷藏箱体内设置有制冷系统内机,制冷系统内机包括蒸发器和风扇,但是该方案中冷藏箱体并没有考虑吊装的问题,而且冷藏箱体和运输车架为固定连接设置,并不能实现冷藏箱体在可转运的同时能够实现单独固定式的工作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转运冰温保鲜设备,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中将制冷箱包覆在框架内,在顶框上设置吊装部进行吊装,将冰温库体和托运车架设置成可拆卸连接模式,能够实现对冰温库体的吊装和长途转运的同时,实现了冰温库体与托运车架的分开使用工作,从而能够保障冰温库体装卸产品的便捷性和稳定性。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转运冰温保鲜设备,包括用于存储制冷产品的冰温库体以及转运所述冰温库体的托运车架,所述冰温库体包括制冷箱以及包覆在所述制冷箱外的框架体,所述框架体包括立柱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立柱两端的底框和顶框,所述顶框上设置有用于起吊所述冰温库体的吊装部,所述底框上设置有连接公件,所述托运车架上设置有
放置所述冰温库体的托运平台,所述托运平台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公件可拆卸连接的连接母件。
[0008]优选地,所述顶框、所述底框以及所述立柱分别与所述制冷箱的外表面贴合。
[0009]优选地,所述顶框包括顶框梁和顶次梁,所述顶框梁为L形梁,所述L形梁的一支臂与所述制冷箱的顶面贴合,所述L形梁的另一支臂与所述制冷箱的侧面贴合,所述顶次梁为方管体,所述方管体的下表面与所述制冷箱的顶面贴合;所述底框包括底框梁和底次梁,所述底框梁为所述L形梁,所述L形梁的一支臂与所述制冷箱的底面贴合,所述L形梁的另一支臂与所述制冷箱的侧面贴合,所述底次梁为所述方管体,所述方管体的上表面与所述制冷箱的底面贴合。
[0010]优选地,所述立柱包括角柱和侧柱,所述角柱为L形柱,所述L形柱的一支臂与所述制冷箱的侧面贴合,所述L形柱的另一支臂与所述制冷箱的相邻侧面贴合,所述侧柱为所述方管体,所述方管体的纵向侧面与所述制冷箱的侧面贴合。
[0011]优选地,相邻所述顶框梁的角部和相邻所述底框梁的角部分别设置有水平斜撑,所述水平斜撑与所述制冷箱的外表面贴合;所述顶框梁和所述底框梁分别与所述角柱的角部设置有竖向斜撑,所述竖向斜撑与所述制冷箱的外表面贴合。
[0012]优选地,所述吊装部为吊环,所述吊环包括角环和侧环,所述角环设置在所述顶框的四角处,所述侧环设置在所述顶框梁与所述侧柱的相交处。
[0013]优选地,所述连接公件包括沿所述底框的底面外延的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上开设有与螺栓配合的第一通孔;所述连接母件包括容纳所述延伸板的限位槽以及压扣在所述限位槽上表面的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螺栓配合的第二通孔。
[0014]优选地,所述托运车架的前端设置有与牵引机相配合的牵引部;所述托运车架的下方设置有在路面移动的滚动部;所述托运车架的两侧设置有可竖向伸缩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底端设置有用于增大与地面接触面积的扩脚板。
[0015]优选地,所述制冷箱内设置有用于存储制冷产品的内腔体,所述内腔体与所述制冷箱之间具有冷气通道,所述冷气通道环绕在所述内腔体的四周,所述内腔体的围合面为开设若干通孔的铝材板。
[0016]优选地,所述冷气通道内设置有铝翅片盘管和风扇,所述铝翅片盘管设置在所述内腔的上方,所述风扇分别设置在所述内腔的前端和后端。
[0017]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8](1)本技术中将制冷箱包覆在框架内,在顶框上设置对冰温库体进行吊装的吊装部,能够将冰温库体吊装到托运平台上,实现对冰温库体的吊装和长途转移运输,可以提高冰温保鲜设备的利用率,能够在各个区域广泛应用,通过底框上设置连接公件与托运平台上的连接母件可拆卸连接配合,能够保障冰温库体转移运输时的稳固性,同时能够将冰温库体运输至目的地后,拆除与托运平台的连接,通过吊装将冰温库体转移至工作面,实现短期的单独固定式工作,从而能够保障冰温库体装卸产品的便捷性和稳定性。
[0019](2)本技术中在底框和顶框内分别设置底次梁和顶次梁,在立柱中设置角柱的同时增设侧柱,能够从整体上提高框架体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从而更好的保护和支撑框架内的冰温库体,通过将顶框梁和底框梁均设置为L形梁,并分别包覆在制冷箱的顶边和底边,将顶次梁和底次梁均设置为方管体,分别贴合在制冷箱的顶面和底面,通过将角柱设
置为L形柱,包覆在制冷箱的侧边,将侧柱设置为方管体,贴合在制冷箱的侧面,最终通过对制冷箱的边、角、面的包覆,在节省材料用量的前提下,能够有效保护制冷箱的边角区域免受磕碰,同时更好的将框架体与制冷箱合二为一,有效保障了对框架体吊装时制冷箱受力的均匀性,提高了冰温库体吊装和运输时的抗变形能力。
[0020](3)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水平斜撑和竖向斜撑,依靠斜撑与框架的连接形成的三角稳定区,能够提高框架的整体稳定性和抗变形能力,将吊环设置在四角处以及顶框梁与侧柱的相交处,能够在吊装冰温库体时实现框架体的合理传力,充分利用框架体的整体强度,从而保障了吊装冰温保鲜设备时的整体平稳性。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转运冰温保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存储制冷产品的冰温库体以及转运所述冰温库体的托运车架,所述冰温库体包括制冷箱以及包覆在所述制冷箱外的框架体,所述框架体包括立柱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立柱两端的底框和顶框,所述顶框上设置有用于起吊所述冰温库体的吊装部,所述底框上设置有连接公件,所述托运车架上设置有放置所述冰温库体的托运平台,所述托运平台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公件可拆卸连接的连接母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运冰温保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框、所述底框以及所述立柱分别与所述制冷箱的外表面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转运冰温保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框包括顶框梁和顶次梁,所述顶框梁为L形梁,所述L形梁的一支臂与所述制冷箱的顶面贴合,所述L形梁的另一支臂与所述制冷箱的侧面贴合,所述顶次梁为方管体,所述方管体的下表面与所述制冷箱的顶面贴合;所述底框包括底框梁和底次梁,所述底框梁为所述L形梁,所述L形梁的一支臂与所述制冷箱的底面贴合,所述L形梁的另一支臂与所述制冷箱的侧面贴合,所述底次梁为所述方管体,所述方管体的上表面与所述制冷箱的底面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转运冰温保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角柱和侧柱,所述角柱为L形柱,所述L形柱的一支臂与所述制冷箱的侧面贴合,所述L形柱的另一支臂与所述制冷箱的相邻侧面贴合,所述侧柱为方管体,所述方管体的纵向侧面与所述制冷箱的侧面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转运冰温保鲜设备,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顶框梁的角部和相邻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宽波杨莉玲孙俪娜杨忠强毛吾兰沈晓贺刘佳阿布里孜朱占江马文强祝兆帅买合木江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