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机构及整流电源箱,其包括,承载组件,包括容纳壳上开设的排气槽,以及能够在容纳壳上可进行开合的电控门,所述容纳壳上开设有适配孔,风冷组件,包括导风壳以及导风壳上开设的第一散热孔,以及能够存放电器元件的储存腔,所述导风壳设置在容纳壳的内部,换气组件配合设置在适配孔上,并与导风壳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电器元件设置在导风壳上并将导风壳上连通的散热壳将电器元件分隔开,对每块电器元件单独散热,同时用于空气流动的换气组件设置在装有电器元件的容纳壳靠近底部,有利于将热气流从容纳壳靠近顶部的排气槽排出,符合热空气流攀升的基本原理实现了更好的对电器元件进行散热的效果。原理实现了更好的对电器元件进行散热的效果。原理实现了更好的对电器元件进行散热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机构及整流电源箱
[0001]本技术涉及电源箱散热
,特别是一种散热机构及整流电源箱。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高效逆变器、数字控制技术的发展,高性能、高可操控性整流电源在很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在大功率发射机系统中,高压整流电源是必不可少设备。
[000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风冷整流电源装置,公开号为CN207720033U,包括柜体、变压器舱、功率舱、控制舱、主回路母线。变压器舱、功率舱与控制舱完全分隔,变压器舱与功率舱采用独立风道,变压器舱中的变压器采用三相五柱式双反星整流变压器。
[0004]该技术中,通过风机从箱体的顶部吹风对电器元件散热,电器元件是紧密排布在箱体中的,大部分风能不能直接作用在电器元件本身上,起到的散热效果较差,而较热的空气由于会上浮,但风机从箱体顶端安装,热量很难从箱体排出增加了箱体内的温度,也不利于对电器元件的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06]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柜内电器紧密排布导致,电器散热效果差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0007]本技术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了将电器隔开,对每个电器均匀吹风散热,实现对电器良好降温的效果。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机构,承载组件,包括容纳壳上开设的排气槽,以及在容纳壳上的电控门,所述容纳壳上开设有适配孔;
[0009]风冷组件,包括导风壳、所述导风壳上开设的第一散热孔,以及能够存放电器元件的储存腔,所述导风壳设置在容纳壳的内部;
[0010]换气组件,所述换气组件配合设置在适配孔上,并与导风壳相连通。
[0011]作为本技术所述散热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风壳通过辅助导风壳与容纳壳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容纳壳与适配孔相连通。
[0012]作为本技术所述散热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风冷组件还包括散热壳,所述散热壳为若干个阵列设置在导风壳上,所述导风壳的顶部与散热壳的底部固定连通,散热壳上开设有第二散热孔,相邻两个所述散热壳之间形成储存腔。
[0013]作为本技术所述散热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散热壳的顶部设置有垫板,所述散热壳上设置有栏板。
[0014]作为本技术所述散热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换气组件包括,配合设
置在适配孔上的通风壳,所述通风壳与容纳壳外表面进行可拆卸连接。
[0015]作为本技术所述散热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通风壳的内部通过支架设置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扇叶。
[0016]作为本技术所述散热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通风壳上开设有进气孔。
[0017]作为本技术所述散热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进气孔的孔径从通风壳的外部延伸至通风壳内部逐渐减小。
[0018]作为本技术所述散热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辅助导风壳、通风壳与适配孔尺寸相适应。
[0019]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电器的防尘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所述散热机构,以及,
[0020]防尘组件,包括卡框,所述卡框与导风壳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卡框上设置有防尘网,所述卡框为较软材质。
[0021]本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将电器元件设置在导风壳上并将导风壳上连通的散热壳将电器元件分隔开,对每块电器元件单独散热,同时用于空气流动的换气组件设置在装有电器元件的容纳壳靠近底部,有利于将热气流从容纳壳靠近顶部的排气槽排出,符合热空气流攀升的基本原理,从而实现了更好的对电器元件进行散热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23]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立体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容纳壳安装风冷组件以及电器元件的立体图。
[0025]图3为本技术容纳壳的立体图。
[0026]图4为本技术风冷组件以及电器元件的立体图。
[0027]图5为本技术风冷组件的立体图。
[0028]图6为本技术换气组件外部的立体图。
[0029]图7为本技术换气组件内部的立体图。
[0030]图8为本技术换气组件的剖视图。
[0031]图9为本技术防尘组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33]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4]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0035]实施例1
[0036]参照图1至图3,为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机构,承载组件100上的电控门102用于控制电器元件400以及将容纳壳101进行开启和关闭,风冷组件200位于容纳壳101的内部,风冷组件200上的导风壳201用于安装电器元件400,通过换气组件300对导风壳201导入气流,对电器元件400表面散热。
[0037]具体的,承载组件100,包括容纳壳101上开设的排气槽101a,以及在容纳壳101上的电控门102;
[0038]电控门102能够在容纳壳101上开启和关闭的,如通过合页将电控门102安装在容纳壳101的一侧,在电控门102上安装门把手,来实现电控门102在容纳壳101上进行开合,还能通过在电控门102的一侧和容纳壳101上安装铰杆再通过插杆和插销的方式,来实现电控门102在容纳壳101上进行开合等,通过开合电控门102方便对承载组件100内部的电路以及电器元件更换,清理灰尘等工作。
[0039]所述容纳壳101上开设有适配孔101b,换气组件300配合设置在适配孔101b上,并与导风壳201相连通,风冷组件200,包括导风壳201以及导风壳201上开设的第一散热孔201a,以及能够存放电器元件40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组件(100),包括容纳壳(101)上开设的排气槽(101a),以及在容纳壳(101)上的电控门(102),所述容纳壳(101)上开设有适配孔(101b);风冷组件(200),包括导风壳(201)、所述导风壳(201)上开设的第一散热孔(201a)以及能够存放电器元件(400)的储存腔(204),所述导风壳(201)设置在容纳壳(101)的内部;换气组件(300),所述换气组件(300)配合设置在适配孔(101b)上,并与导风壳(201)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壳(201)通过辅助导风壳(201c)与容纳壳(101)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容纳壳(101)与适配孔(101b)相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风冷组件(200)还包括散热壳(202),所述散热壳(202)为若干个阵列设置在导风壳(201)上,所述导风壳(201)的顶部与散热壳(202)的底部固定连通,散热壳(202)上开设有第二散热孔(202a),相邻两个所述散热壳(202)之间形成储存腔(204)。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壳(2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波,陈杰,王玉,张颖鑫,夏婷,鲍秀兴,彭俊先,聂敏学,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东风发电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