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式蛇形管余热锅炉及高温煤气降温系统,涉及高温煤气处理领域,该立式蛇形管余热锅炉包括锅炉炉体和至少一组蛇形管道;锅炉炉体分别设置有进烟口和排烟口,锅炉炉体的内壁为水冷膜式壁,起到对高温煤气的降温作用;至少一组蛇形管道设置在锅炉炉体的水冷膜式壁的围成的炉膛内,利用蛇形管道,可以大幅增加炉膛内的换热面积,结合水冷膜式壁,起到对高温煤气的充分降温作用,同时冷却水升温后还可以进行热源的再利用。时冷却水升温后还可以进行热源的再利用。时冷却水升温后还可以进行热源的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式蛇形管余热锅炉及高温煤气降温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高温煤气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式蛇形管余热锅炉及高温煤气降温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煤气是以煤或煤焦为原料,以氧气(空气、富氧或纯氧)、水蒸气或纯氢等为气化剂,在高温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将煤或煤焦中可燃部分转化而成。但由于生成的煤气温度较高,需要对高温煤气进行降温处理后才能使用。
[0003]目前,对高温煤气进行降温处理的方式主要是直接冷凝,即将高温煤气从气化炉排出后进入水洗喷淋器,使高温煤气直接与冷却水接触来降温。这种方式虽然能降温,但产生的冷却废水量大,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蛇形管余热锅炉及高温煤气降温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采用水洗喷淋器对高温煤气降温带来的冷却废水量大,浪费资源的技术问题。
[0005]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立式蛇形管余热锅炉,包括:锅炉炉体和至少一组蛇形管道;
[0006]所述锅炉炉体分别设置有进烟口和排烟口,所述锅炉炉体的内壁为水冷膜式壁;
[0007]至少一组所述蛇形管道设置在所述锅炉炉体的水冷膜式壁的围成的炉膛内。
[0008]进一步地,所述蛇形管道设置多组,多组所述蛇形管道沿着锅炉炉体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蛇形管道通过支撑架与所述水冷膜式壁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蛇形管道的入口和出口分别穿过水冷膜式壁并伸出至所述锅炉炉体的外部。
[0011]进一步地,所述进烟口设置在所述锅炉炉体的顶部,所述排烟口设置在所述锅炉炉体的底部。
[0012]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温煤气降温系统,包括省煤器、调温余热锅炉以及上述的立式蛇形管余热锅炉;
[0013]所述立式蛇形管余热锅炉的锅炉炉体的进烟口用于接收煤气炉排出的高温煤气,锅炉炉体的排烟口与所述省煤器的进口通过管道连通,省煤器的出口通过管道与调温余热锅炉连通。
[0014]进一步地,所述调温余热锅炉包括:第一炉体、第二炉体、第一冷却管组件、第二冷却管组件和泵体;
[0015]所述第一炉体具有第一进烟口和第一排烟口,所述第一进烟口通过管道与省煤器的出口连通;
[0016]所述第二炉体具有第二进烟口和第二排烟口,所述第一排烟口与所述第二进烟口
之间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第二炉体的内腔下部设置冷却水;
[0017]所述第一冷却管组件具有冷却段和传输段,所述冷却段设置于所述第一炉体的内腔中,所述传输段分别与所述冷却段的入口和第二炉体的内腔下部连通;
[0018]所述泵体与所述传输段连通,用以将冷却水输送至冷却段;
[0019]所述第二冷却管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炉体的内腔中。
[0020]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段及所述第二冷却管组件分别采用蛇形管。
[0021]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段设置至少一组,所述第二冷却管组件设置至少一组。
[002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烟口设置在所述第一炉体的顶部,所述第一排烟口设置在所述第一炉体的底部;
[0023]所述第二进烟口设置在所述第二炉体的炉壁靠近下部位置,所述第二进烟口位于冷却水的液面以上位置,所述第二排烟口设置在所述第二炉体的顶部。
[00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立式蛇形管余热锅炉及高温煤气降温系统的技术效果有:
[0025]该立式蛇形管余热锅炉包括锅炉炉体和至少一组蛇形管道;锅炉炉体分别设置有进烟口和排烟口,锅炉炉体的内壁为水冷膜式壁,起到对高温煤气的降温作用;至少一组蛇形管道设置在锅炉炉体的水冷膜式壁的围成的炉膛内,利用蛇形管道,可以大幅增加炉膛内的换热面积,结合水冷膜式壁,起到对高温煤气的充分降温作用,同时冷却水升温后还可以进行热源的再利用。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立式蛇形管余热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温煤气降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1
‑
第一炉体;11
‑
第一进烟口;12
‑
第一排烟口;2
‑
第二炉体;21
‑
第二进烟口;22
‑
第二排烟口;23
‑
冷却水;3
‑
第一冷却管组件;31
‑
冷却段;32
‑
传输段;4
‑
第二冷却管组件;5
‑
泵体;6
‑
阀体;7
‑
锅炉炉体;71
‑
进烟口;72
‑
排烟口;73
‑
水冷膜式壁;8
‑
蛇形管道;9
‑
省煤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
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3]实施例一
[003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立式蛇形管余热锅炉,包括:锅炉炉体7和至少一组蛇形管道8;
[0035]锅炉炉体7分别设置有进烟口71和排烟口72,锅炉炉体7的内壁为水冷膜式壁73;
[0036]至少一组蛇形管道8设置在锅炉炉体7的水冷膜式壁73的围成的炉膛内。
[0037]本实施例中,锅炉炉体7的内壁为水冷膜式壁,起到对高温煤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蛇形管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炉体和至少一组蛇形管道;所述锅炉炉体分别设置有进烟口和排烟口,所述锅炉炉体的内壁为水冷膜式壁;至少一组所述蛇形管道设置在所述锅炉炉体的水冷膜式壁的围成的炉膛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蛇形管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蛇形管道设置多组,多组所述蛇形管道沿着锅炉炉体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蛇形管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蛇形管道通过支撑架与所述水冷膜式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蛇形管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蛇形管道的入口和出口分别穿过水冷膜式壁并伸出至所述锅炉炉体的外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蛇形管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烟口设置在所述锅炉炉体的顶部,所述排烟口设置在所述锅炉炉体的底部。6.一种高温煤气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省煤器、调温余热锅炉以及权利要求1
‑
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立式蛇形管余热锅炉;所述立式蛇形管余热锅炉的锅炉炉体的进烟口用于接收煤气炉排出的高温煤气,锅炉炉体的排烟口与所述省煤器的进口通过管道连通,省煤器的出口通过管道与调温余热锅炉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温煤气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设,
申请(专利权)人:西林青岛煤气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