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的食品加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3509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厨房电器,特别是一种可视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杯体组件和粉碎装置,杯体组件包括内杯、罩装于内杯外侧的外壳、设置于内杯底部的加热装置和设置于外壳外侧且具有中空腔的把手,内杯与外壳均可透视,内杯与外壳之间形成有上下两端密闭的隔音夹层,外壳的侧壁设置有贯穿的透气孔,把手盖装于透气孔外侧并将透气孔隐藏,中空腔通过透气孔与隔音夹层连通,其中,加热装置位于外壳所形成的安装腔内,且把手的中空腔与安装腔呈连通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食品加工机安装更便捷,不仅能够实现消费者防烫、轻便、降噪的需求,还能够防止外部潮湿空气进入隔音夹层内,导致隔音夹层模糊不清,影响消费者的可视。影响消费者的可视。影响消费者的可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视的食品加工机


[0001]本技术涉及厨房电器,特别是一种可视的食品加工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越来越多的料理机使用玻璃杯体,玻璃杯体在制浆可视方面,大大的方便了消费者监控整个制浆过程,也进一步的提升了消费者使用料理机的乐趣和频次。但是,现有的玻璃破壁料理机,其杯体采用单层玻璃压铸而成,玻璃厚度达6mm,整个杯体重量较重,杯体在盛装食材后重量进一步增加,不利于用户的拿取和倾倒。与此同时,由于玻璃杯体为单层结构,也不方便用户双手抱握,存在烫手的问题。而且,破壁料理机在制浆的过程中,存在制浆噪音较大的问题,这也是现有破壁机难以克服的问题。
[0003]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领域的研发人员持续对料理机进行改进。但是,仍很难提供一种完美的解决方案,以兼顾消费者需求的轻便、可视、防烫、低噪音。比如,为了降低杯体的重量,同时满足可视监控的要求,研发人员想到了利用轻质的管料玻璃制作杯体,但轻质的管料玻璃容易碎裂,需要相应的外壳罩装保护,这就造成了料理机杯体无法实现可视目的,并且,还容易存在夹层内进水、进渣,滋生细菌和产生异味的问题。另一方面,若杯体采用双层真空玻璃杯,实现可视,则制造成本高昂,以目前的成熟工艺,成品报废率较高,很难实现料理机杯体的批量化生产。
[0004]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人此前提供了申请号为CN201120510508.8的技术专利申请。该专利中公开了采用玻璃内杯和透明塑料外壳作为豆浆机复合杯体的方案,其中,内杯与外壳之间形成的夹层空间的上下两侧都密封。可以防止外部水、浆渣进入夹层空间内,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可视、防烫、轻便、降噪的目的。但是,本申请人在持续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夹层空间的上下两端均有密封垫进行密封,夹层空间呈密闭状态,装配过程中,夹层空间内的空气受到挤压后,会造成夹层空间的上下两端密封垫容易脱落的问题。而且,在豆浆机制浆的过程中,夹层空间内的空气受到热胀冷缩后,也会对夹层空间上下两端的密封结构进行挤压,长期使用容易造成夹层空间密封失效的问题。与此同时,本申请人还发现,夹层空间内的空气在受到热胀冷缩后,还会凝结水汽或水珠,而且无法清除,特别影响豆浆机制浆过程中,消费者的可视监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视的食品加工机,该食品加工机安装更便捷,不仅能够实现消费者防烫、轻便、降噪的需求,还能够防止外部潮湿空气进入隔音夹层内,导致隔音夹层模糊不清,影响消费者的可视。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视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杯体组件和设置于杯体组件内的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组件包括内杯、罩装于内杯外侧的外壳、设置于内杯底部的加热装置和设置于外壳外侧且具有中空腔的把手,所述内杯与外壳均可透视,所述内杯与外壳之间形成有上下两端密闭的隔音夹层,所述外壳的
侧壁设置有贯穿的透气孔,所述把手盖装于透气孔外侧并将透气孔隐藏,所述中空腔通过透气孔与隔音夹层连通,其中,所述加热装置位于外壳所形成的安装腔内,且把手的中空腔与安装腔呈连通状态。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中空腔与安装腔之间具有连通口,所述连通口位于加热装置的上方。
[0008]进一步的,所述透气孔为设置于外壳上的条形口;
[0009]或者,所述透气孔包括临近隔音夹层的上密闭端设置的上透气孔和临近隔音夹层的下密闭端设置的下透气孔,所述上透气孔与下透气孔均与中空腔连通。
[0010]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包括套装于内杯外侧的上壳体和位于上壳体下方的下壳体,所述安装腔由下壳体形成。
[0011]进一步的,所述隔音夹层形成于上壳体与内杯之间,且上壳体的上下两端均与内杯密封配合;
[0012]或者,所述隔音夹层由内杯、上壳体和下壳体围合形成,其中,上壳体与内杯的上部密封配合形成隔音夹层的上密闭端,且下壳体与内杯的下部密封配合形成隔音夹层的下密闭端;
[0013]或者,所述透气孔形成于上壳体与下壳体的连接处;
[0014]或者,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密封连接;
[0015]或者,所述把手的下端固定于下壳体上,且下壳体与把手的连接处具有将安装腔与中空腔连通的连通口;
[0016]或者,所述下壳体内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把手的下端固定于安装支架上;
[0017]或者,所述把手的上端与上壳体可拆卸固定或者一体成型。
[0018]进一步的,所述内杯包括上下贯穿的玻璃筒和密封安装于玻璃筒下端开口的金属盘,所述隔音夹层形成于玻璃筒与外壳之间,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金属盘上;
[0019]或者,所述内杯为玻璃杯,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膜或加热管。
[0020]进一步的,所述把手上端勾挂于内杯的杯沿,且下端与外壳可拆卸固定或者一体成型。
[0021]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向外凸起的凸柱,所述透气孔贯穿凸柱设置;
[0022]或者,位于透气孔的上方,所述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向外凸起的挡水筋。
[0023]进一步的,所述内杯包括上杯身和下杯身,所述下杯身相对于上杯身向内收缩,且上杯身与下杯身通过台阶连接,所述外壳罩装于下杯身外侧,且外壳的杯口与台阶密封配合;
[0024]或者,所述外壳的内侧壁具有向内的环形压边,所述内杯由外壳的下端开口装入,且内杯的杯口与环形压边的下端面密封配合;
[0025]或者,所述内杯的杯口具有向外的环形翻边,所述内杯由外壳的上端开口装入,且环形翻边搭装于外壳的杯口,并与外壳的杯口密封配合。
[0026]进一步的,所述把手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交换孔。
[002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内杯与外壳均可透视,且内杯与外壳之间形成有环形的隔音夹层,隔音夹层既可以对内杯进行保护、隔热防烫,还具有一定的降噪作用,可以降低制浆的过程中,物料撞击内杯产生的噪音向外传导。其中,隔音夹层的上下两端均封闭,可以
避免倒浆、清洗时,内杯中的浆液、浆渣或外部清洗水等进入到夹层内。更重要的是,在本技术中,所述外壳的侧壁设置有贯穿的透气孔,把手盖装于透气孔外侧并将透气孔隐藏,所述把手的中空腔通过透气孔与隔音夹层连通。食品加工机在制浆的过程中,加热装置对内杯中的液体加热至沸腾的过程中,内杯中液体一部分的热量会向隔音夹层内传导,致使隔音夹层内的空气温度上升,温度升高会带来隔热夹层内空气的膨胀,隔音夹层内的压强显著增大,其中,膨胀后的空气可以通过透气孔排出至中空腔,从而实现隔音夹层内外的压强保持平衡,不会发生隔音夹层内因压强增大而造成内杯碎裂、密封失效的问题。显然,本技术中的透气孔具有调节隔音夹层内外压力的作用。
[0028]与此同时,在食品加工机制浆的过程中,加热装置在加热与停止之间多次切换,位于隔音夹层内的空气,也会反复的吸热、放热,隔音夹层内残留的水分也会反复的蒸发、凝结形成水汽,致使外壳与内杯表面模糊不清,不利于消费者透过外壳、内杯观察制浆的情况。而且,由于隔音夹层空间狭小、密闭,凝结于隔音夹层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视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杯体组件和设置于杯体组件内的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组件包括内杯、罩装于内杯外侧的外壳、设置于内杯底部的加热装置和设置于外壳外侧且具有中空腔的把手,所述内杯与外壳均可透视,所述内杯与外壳之间形成有上下两端密闭的隔音夹层,所述外壳的侧壁设置有贯穿的透气孔,所述把手盖装于透气孔外侧并将透气孔隐藏,所述中空腔通过透气孔与隔音夹层连通,其中,所述加热装置位于外壳所形成的安装腔内,且把手的中空腔与安装腔呈连通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视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腔与安装腔之间具有连通口,所述连通口位于加热装置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视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为设置于外壳上的条形口;或者,所述透气孔包括临近隔音夹层的上密闭端设置的上透气孔和临近隔音夹层的下密闭端设置的下透气孔,所述上透气孔与下透气孔均与中空腔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视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套装于内杯外侧的上壳体和位于上壳体下方的下壳体,所述安装腔由下壳体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可视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夹层形成于上壳体与内杯之间,且上壳体的上下两端均与内杯密封配合;或者,所述隔音夹层由内杯、上壳体和下壳体围合形成,其中,上壳体与内杯的上部密封配合形成隔音夹层的上密闭端,且下壳体与内杯的下部密封配合形成隔音夹层的下密闭端;或者,所述透气孔形成于上壳体与下壳体的连接处;或者,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密封连接;或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张文凡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