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金属磨粉的分体式高压大电流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3481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金属磨粉的分体式高压大电流连接器,其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包括插头外壳、设置在所述插头外壳内的插头母排、所述插头母排的端部设有插头螺孔;所述插座包括插座外壳、设置在所述插座外壳内的插座母排、所述插座母排的端部设有插座螺孔;所述插头和插座插接后,所述插头母排的端部和插座母排的端部贴紧,连接螺栓穿过插头螺孔和插座螺孔将插头母排和插座母排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包塑模式将铜排包裹在塑料里面,改变插座和插头原来弹片接触的方式,导电接触体之间使用螺栓进行固定,这样在高强度的振动时可以避免磨粉和接触电阻变大的问题,同时有效的解决了连接器导电层磨粉和屏蔽层粉末到处飘落的问题。末到处飘落的问题。末到处飘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金属磨粉的分体式高压大电流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
,具体而言涉及到一种防止金属磨粉的塑料分体式(分插头和插座两个组件)高压大电流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份额越来越重,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电控、电池、电机等产品质量也在不断提升。电控作为新能源汽车中重要的部件,是由很多零部件组装而成的一个控制型功能产品。其中的高压大电流连接器是其众多产品中的一个,起到了电流传输的作用。目前在混动、纯电动等车型上使用比较多的高压大电流连接器是(泰科、安费诺、安波福等厂家的产品)快插形式的,电流连接器分为插座和插头两个组件。插座是由塑料外壳、金属屏蔽层、金属导电层等组成,插头在插座对应的屏蔽层和导电层都有弹片的结构形式与之接触,进行电流的传输。
[0003]混动车型在使用快插高压大电流连接器的时候,频繁和长期使用会导致插头和插座之间的屏蔽层和导电层之间摩擦,容易产生黑粉。插座的导电层和屏蔽层是通过压接的形式固定在外壳上,外壳与屏蔽层和导电层之间有很大的间隙,产生的黑色金属粉末容易从间隙之间飘到壳体里面去,在遇到导电体后易产生短路风险。插头和插座两者之间使用弹片进行接触,在两者摩擦后,导电接触面没有初始的状态好,接触电阻变大,电流传输效能变差,连接器导电处温度过高等风险。
[0004]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导电良好可靠、接触电阻小、避免磨粉,同时磨粉不会飘散到设备内部的高压大电流连接器,是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出一种防止金属磨粉的分体式高压大电流连接器。
[000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防止金属磨粉的分体式高压大电流连接器,其包括插头和插座,其中所述插头包括所述插头外壳、设置在所述插头外壳内的所述插头母排、所述插头母排的端部设有所述插头螺孔二所述插座包括所述插座外壳、设置在所述插座外壳内的所述插座母排、所述插座母排的端部设有所述插座螺孔二所述插头和插座插接后,所述插头母排的端部和所述插座母排的端部贴紧,连接螺栓穿过所述插头螺孔和所述插座螺孔将所述插头母排和所述插座母排固定连接。
[0007]所述插座母排竖直安装,其端部弯折保持水平,使所述插座螺孔朝上二所述插头母排的端部保持水平,使所述插头螺孔朝上二所述插座螺孔为螺丝孔,所述插头螺孔为通孔,所述连接螺栓由上而下穿过所述插头螺孔与所述插座螺孔螺接。
[0008]所述插头外壳的顶部设有一块所述活动盖板,掀开所述活动盖板可操作所述连接螺栓。
[0009]所述插头母排的外周设有一个桶状的所述插头屏蔽套,所述插头屏蔽套的一端固
定在所述插头外壳中二所述插座母排的外周设有一个桶状的所述插座屏蔽套,所述插座屏蔽套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插座外壳中二所述插头屏蔽套的另一端可以和所述插座屏蔽套的另一端插接,所述插头屏蔽套或所述插座屏蔽套的侧壁上设有凸起的弹片,可使两个屏蔽套良好接触。
[0010]所述插座外壳的底部连接一块所述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四角设有所述安装孔,以方便用螺丝穿过所述安装孔将插座安装在设备机壳上。
[0011]所述安装板朝向设备机壳的一面设有所述内侧密封圈和所述外侧密封圈;所述内侧密封圈设于内侧,所述插座母排可穿过所述内侧密封圈连接设备机壳内部的电路;所述外侧密封圈靠近所述安装板的外边沿设置;所述插座屏蔽套在铅锤方向落入所述内侧密封圈和所述外侧密封圈之间。
[0012]所述插头母排背离所述插头螺孔的端部连接所述输电缆。
[0013]所述插头外壳和所述插座外壳之间设有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铰接在所述插头外壳外侧壁上的所述把手、固定在所述插座外壳外侧壁上的所述滑柱。
[0014]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技术使用包塑模式将铜排包裹在塑料里面,改变插座和插头原来弹片接触的方式,导电接触体之间使用螺栓进行固定,这样在高强度的振动时可以避免磨粉和接触电阻变大的问题,同时有效的解决了连接器导电层磨粉和屏蔽层粉末到处飘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0017]图1是较佳实施例爆炸分解视图;
[0018]图2是较佳实施例去掉所述活动盖板5的俯视图;
[0019]图3是较佳实施例合上所述活动盖板5的俯视图;
[0020]图4是插座的俯视图;
[0021]图5是插座的仰视图;
[0022]图中:1

所述插头外壳;2

所述插头母排;2a

所述插头螺孔;3

所述插座外壳;4

所述插座母排;4a

插座螺孔;5

活动盖板;6

插头屏蔽套;7

插座屏蔽套;8

安装板;8a

安装孔;9

内侧密封圈;10

外侧密封圈;11

输电缆;12

把手;13

滑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金属磨粉的分体式高压大电流连接器,参看图1示出的爆炸分解视图,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其中所述插头包括所述插头外壳1、设置在所述插头外壳1内的所述插头母排2、所述插头母排2的端部设有所述插头螺孔2a二所述插座包括所述插座外壳3、设置在所述插座外壳3内的所述插座母排4、所述插座母排4的端部设有所述插座螺孔4a。所述插头和插座插接后,所述插头母排2的端部和所述插座母排4的端部贴紧,连接螺栓穿过所述插头螺孔2a和所述插座螺孔4a将所述插头母排2和所述插座母排4
固定连接。螺栓固定较为牢靠,抗振动能力强,在高等级振动情况下磨粉风险小,接触电阻较小,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现有那种导电层是弹片形式进行接触,进行电流的传输,在磨粉的情况下因为接触问题导致过热,效能变差等问题。
[0025]参看图1示出的较佳实施例,所述插座母排4竖直安装,其端部弯折保持水平,使所述插座螺孔4a朝上;所述插头母排2的端部保持水平,使所述插头螺孔2a朝上;所述插座螺孔4a为螺丝孔,所述插头螺孔2a为通孔,所述连接螺栓由上而下穿过所述插头螺孔2a与所述插座螺孔4a螺接。所述插座母排4和所述插头母排2的端部上下重叠在一起,方便用螺栓将两者连接在一起。
[0026]结合图2和图3示出的去掉所述活动盖板5的俯视图和合上所述活动盖板5的俯视图,所述插头外壳1的顶部设有一块所述活动盖板5,掀开所述活动盖板5可用螺丝刀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金属磨粉的分体式高压大电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和插座,其中,所述插头包括插头外壳(1)、设置在所述插头外壳(1)内的插头母排(2)、所述插头母排(2)的端部设有插头螺孔(2a)二所述插座包括插座外壳(3)、设置在所述插座外壳(3)内的插座母排(4)、所述插座母排(4)的端部设有插座螺孔(4a)二所述插头和插座插接后,所述插头母排(2)的端部和所述插座母排(4)的端部贴紧,连接螺栓穿过所述插头螺孔(2a)和所述插座螺孔(4a)将所述插头母排(2)和所述插座母排(4)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金属磨粉的分体式高压大电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母排(4)竖直安装,其端部弯折保持水平,使所述插座螺孔(4a)朝上二所述插头母排(2)的端部保持水平,使所述插头螺孔(2a)朝上;所述插座螺孔(4a)为螺丝孔,所述插头螺孔(2a)为通孔,所述连接螺栓由上而下穿过所述插头螺孔(2a)与所述插座螺孔(4a)螺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金属磨粉的分体式高压大电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外壳(1)的顶部设有一块活动盖板(5),掀开所述活动盖板(5)可操作所述连接螺栓。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金属磨粉的分体式高压大电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母排(2)的外周设有一个桶状的插头屏蔽套(6),所述插头屏蔽套(6)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插头外壳(1)中二所述插座母排(4)的外周设有一个桶状的插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永杰刘钧刘贵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威迈斯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