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水井封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3232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降水井封堵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降水井封堵结构。解决了目前降水井封堵结构的稳定性较差,且封堵固定的效率较低的问题。包括基座和封堵板,其中基座环绕于降水井井口外周,封堵板置于基座的上端;当需要对封堵板进行限位时,只需要通过外界工具转动转盘,进而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通过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和第一锥齿轮将转动力传递至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带动螺纹柱转动,螺纹管带动滑动推板外伸,滑动推板与滑动压板配合,带动滑动压板向插接柱一侧移动,将限位杆插入第三凹槽实现对封堵板的固定。本装置结构的稳定性强,且封堵板固定的效率高,能够实现对降水井的快速封堵,且封堵板可拆卸,能够循环利用。能够循环利用。能够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水井封堵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降水井封堵
,具体涉及一种降水井封堵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深基坑降水是一个较大的难题,特别是基坑宽度较大,地下水位较高,含水量较大的工程,大口径降水井的目的是为加固基坑坑底的土体,提高坑底土体强度,从而减少坑底隆起和围护结构的变形量,防止坑外地表过量沉降,有利于边坡稳定,防止滑坡,疏干坑内地下水,方便挖机在坑内施工作业。
[0003]在后期需要对降水井进行封堵,但是目前降水井封堵结构的稳定性较差,且封堵固定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降水井封堵结构。
[0005]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降水井封堵结构,包括基座和封堵板,其中基座环绕于降水井井口外周,封堵板置于基座的上端;封堵板的下端中部具有封堵柱,封堵柱的一端插入井口实现对井口的封堵,封堵板下端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连接块,连接块的下端向上开有第一凹槽,基座上端对应连接块的位置向下开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底端设置有插接柱,插接柱的一端插入第一凹槽中;连接块的两侧设置有滑动压板,滑动压板靠近连接块的一端固定有限位杆,连接块和插接柱上对应限位杆的位置分别开有第一通槽和第三凹槽,限位杆上固定有限位环,限位环置于第一通槽中且与第一通槽之间通过弹簧连接,限位杆可在滑动压板的作用下插入第三凹槽中实现对封堵板和基座的定位;基座的第二凹槽的两侧壁处设置有滑动推板,滑动推板远离滑动压板的一端固定有螺纹管,第二凹槽上对应螺纹管的位置开有第四凹槽,螺纹管中螺纹连接有螺纹柱,螺纹柱远离螺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固定套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转轴远离螺纹柱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固定在第四凹槽的槽底;滑动推板的上部和下部远离插接柱的一侧各设置有一个滑杆,第二凹槽的内壁上对应滑杆的位置设置有滑槽;第一锥齿轮的上端啮合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基座的上端对应第二转轴的位置向下开有第五凹槽,第二转轴的另一端穿过基座伸出第五凹槽的槽底且固定连接有转盘,第二转轴的两端均通过第二轴承限位,封堵板上对应转盘的位置开有第二通槽,第二通槽用于插入插杆带动转盘转动,进而带动滑动推板压紧滑动压板,实现对封堵板和基座的定位。
[0006]优选地,第一通槽两端的直径小于中间直径,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通槽靠近插接柱的一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限位环上,在滑动压板未受滑动推板的推力时,限位杆位于第三凹槽的外侧。
[0007]优选地,滑动压板和滑动推板相对的一面具有相互配合的卡接齿。
[0008]优选地,第二凹槽相对于插接柱对称设置,同组的两个滑杆相对螺纹管对称设置,一个滑动压板上的限位杆为上下对称设置的两个。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0]当需要对封堵板进行限位时,只需要通过外界工具(如插杆)转动转盘,进而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通过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和第一锥齿轮将转动力传递至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带动螺纹柱转动,螺纹管带动滑动推板外伸,滑动推板与滑动压板配合,带动滑动压板向插接柱一侧移动,将限位杆插入第三凹槽实现对封堵板的固定。
[0011]本装置结构的稳定性强,且封堵板固定的效率高,能够实现对降水井的快速封堵,且封堵板可拆卸,能够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图1中C 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

基座;1.1

第二凹槽;1.2

插接柱;1.21

第三凹槽;1.3

滑动推板;1.4

螺纹管;1.5

第四凹槽;1.6

螺纹柱;1.7

第一转轴;1.8

第一锥齿轮;1.9

第一轴承;1.10

第二锥齿轮;1.11

第二转轴;1.12

第五凹槽;1.13

转盘;1.14

第二轴承;1.15

滑杆;1.16

滑槽;2

封堵板;2.1

封堵柱;2.2

连接块;2.21

第一凹槽;2.22

第一通槽;2.3

滑动压板;2.4

限位杆;2.5

限位环;2.6

弹簧;2.7

第二通槽;3

降水井。
具体实施方式
[0018]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地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19]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002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实施例:
[0021]如图1所示一种降水井封堵结构,包括基座1和封堵板2,其中基座1环绕于降水井
井口外周,封堵板2置于基座1的上端;封堵板2的下端中部具有封堵柱2.1,封堵柱2.1的一端插入井口实现对井口的封堵,封堵板2下端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连接块2.2,连接块2.2的下端向上开有第一凹槽2.21,基座1上端对应连接块2.2的位置向下开有第二凹槽1.1,第二凹槽1.1相对于插接柱1.2对称设置,第二凹槽1.1的底端设置有插接柱1.2,插接柱1.2的一端插入第一凹槽2.21中,基座1可为混凝土结构。
[0022]如图3所示,连接块2.2的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水井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和封堵板(2),其中基座(1)环绕于降水井井口外周,封堵板(2)置于基座(1)的上端;封堵板(2)的下端中部具有封堵柱(2.1),封堵柱(2.1)的一端插入井口实现对井口的封堵,封堵板(2)下端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连接块(2.2),连接块(2.2)的下端向上开有第一凹槽(2.21),基座(1)上端对应连接块(2.2)的位置向下开有第二凹槽(1.1),第二凹槽(1.1)的底端设置有插接柱(1.2),插接柱(1.2)的一端插入第一凹槽(2.21)中;连接块(2.2)的两侧设置有滑动压板(2.3),滑动压板(2.3)靠近连接块(2.2)的一端固定有限位杆(2.4),连接块(2.2)和插接柱(1.2)上对应限位杆(2.4)的位置分别开有第一通槽(2.22)和第三凹槽(1.21),限位杆(2.4)上固定有限位环(2.5),限位环(2.5)置于第一通槽(2.22)中且与第一通槽(2.22)之间通过弹簧(2.6)连接,限位杆(2.4)可在滑动压板(2.3)的作用下插入第三凹槽(1.21)中实现对封堵板(2)的固定;基座(1)的第二凹槽(1.1)的两侧壁处设置有滑动推板(1.3),滑动推板(1.3)远离滑动压板(2.3)的一端固定有螺纹管(1.4),第二凹槽(1.1)上对应螺纹管(1.4)的位置开有第四凹槽(1.5),螺纹管(1.4)中螺纹连接有螺纹柱(1.6),螺纹柱(1.6)远离螺纹管(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1.7),第一转轴(1.7)上固定套接有第一锥齿轮(1.8),第一转轴(1.7)远离螺纹柱(1.6)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轴承(1.9),第一轴承(1.9)固定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会永李永刚刘志威鲁兵刘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二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