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吊装系统的负载吊装方法及负载吊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3031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8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电动吊装系统的负载吊装方法、电动吊装系统的负载吊装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动吊装系统。该电动吊装系统的负载吊装方法,包括:电动吊装系统对待吊装负载进行吊装时,监测对待吊装负载进行吊装时卷扬机的卷扬机相电流及液压油泵电机的油泵机相电流。通过卷扬机相电流确定出待吊装负载的第一重量、通过油泵机相电流确定出待吊装负载的第二重量,通过结合第一重量和第二重量来综合判断待吊装负载是否超载。最后根据确定结果执行与确定结果对应的吊装操作。如此可有效减少待吊装负载超载情况下起吊的情况,提高吊装安全性。提高吊装安全性。提高吊装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吊装系统的负载吊装方法及负载吊装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起吊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吊装系统的负载吊装方法、电动吊装系统的负载吊装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动吊装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带电动液压起重装置的车辆(包括汽车起重机、随车起重运输车、高空作业车等带有电液式起重装置的车辆或设备)在起重作业过程中存在未知起重待吊装负载重量下进行作业的情况。此时如果负载重量超出最大起重能力时会发生液压缸泄压回缩、起重钢缆断裂等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电动吊装系统的负载吊装方法、电动吊装系统的负载吊装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动吊装系统。
[0004]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动吊装系统的负载吊装方法。
[0006]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动吊装系统的负载吊装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7]监测对待吊装负载进行吊装时卷扬机的卷扬机相电流及液压油泵电机的油泵机相电流;
[0008]基于所述卷扬机相电流及所述卷扬机相电流与吊装负载间的关联关系,确定出所述待吊装负载的第一重量;
[0009]基于所述油泵机相电流及所述油泵机相电流与吊装负载间的关联关系,确定出所述待吊装负载的第二重量;
[0010]基于所述待吊装负载的第一重量、所述待吊装负载的第二重量及预定载重额,确定所述待吊装负载是否超载;
[0011]基于所述待吊装负载是否超载的确定结果,执行与所述确定结果对应的吊装操作。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卷扬机相电流与吊装负载间的关联关系由所述电动吊装系统执行对所述待吊装负载进行吊装操作时的第一吊装机构确定;其中,所述第一吊装机构至少包括以下机构之一:卷扬机、传动机构、起重臂及卷扬机牵引的缆绳;
[0013]所述卷扬机相电流与吊装负载间的关联关系,包括:
[0014]基于卷扬机相电压、所述传动机构的传递效率、所述卷扬机的做功效率、所述卷扬机的功率因数、所述起重臂与所述待吊装负载在重力线方向的夹角、所述卷扬机牵引的缆绳长度及卷扬机转速中的至少一个参量作为中间关联量,确定出的所述卷扬机相电流与吊装负载间的关联关系。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泵机相电流及所述油泵机相电流与吊装负载间的关联关系由所述电动吊装系统执行对所述待吊装负载进行吊装操作时的第二吊装机构确定;其
中,所述第二吊装机构至少包括以下机构之一:液压油泵电机、液压缸、起重臂;
[0016]所述油泵机相电流及所述油泵机相电流与吊装负载间的关联关系,包括:
[0017]基于油泵机相电压、所述液压油泵电机的做功效率、所述液压缸的机械效率、所述液压缸中容纳活塞的腔体直径、所述液压缸中的活塞直径、液压缸伸缩方向与所述待吊装负载在重力线方向的夹角、所述液压缸的液体流量、所述液压缸的标准系数、所述液压油泵电机的功率因数及所述液压缸的回油背压中的至少一个参量作为中间关联量,确定出的所述油泵机相电流与吊装负载间的关联关系。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待吊装负载的第一重量、所述待吊装负载的第二重量及预定载重额,确定所述待吊装负载是否超载,包括:
[0019]若确定所述待吊装负载的第一重量与所述待吊装负载的第二重量均小于所述预定载重额,则确定所述待吊装负载未超载;或,
[0020]若确定所述待吊装负载的第一重量与所述待吊装负载的第二重量均大于于所述预定载重额,则确定所述待吊装负载超载;或,
[0021]若确定所述待吊装负载的第一重量大于所述预定载重额且所述待吊装负载的第二重量小于所述预定载重额,或,所述待吊装负载的第一重量小于所述预定载重额且所述待吊装负载的第二重量大于所述预定载重额,则确定所述第一重量与所述第二重量的差值是否在预定阈值范围内;
[0022]若所述第一重量与所述第二重量的差值在预定阈值范围内,则基于所述第一重量与所述第二重量的平均值及预定载重额,确定所述待吊装负载是否超载。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重量与所述第二重量的平均值及预定载重额,确定所述待吊装负载是否超载,包括:
[0024]若所述第一重量与所述第二重量的平均值小于预定载重额,则确定所述待吊装负载未超载;
[0025]若所述第一重量与所述第二重量的平均值大于预定载重额,则确定所述待吊装负载超载。
[00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待吊装负载是否超载的确定结果,执行与所述确定结果对应的吊装操作,包括:
[0027]若所述确定结果为所述待吊装负载未超载,则执行对所述待吊装负载的吊装操作;
[0028]若所述确定结果为所述待吊装负载超载,则停止对所述待吊装负载的吊装操作且发出超载警报。
[002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卷扬机相电流与吊装负载间的关联关系,包括:
[0030]F1=[η1*9550*(η2*3*U*I*cosθ)*tanφ]/(L1*n),其中:
[0031]U为卷扬机相电压、I为卷扬机相电流、F1为待吊装负载的第一重量、
[0032]η1为传动机构的传递效率、η2为卷扬机的做功效率、cosθ为卷扬机的功率因数、φ为起重臂与所述待吊装负载在重力线方向的夹角、L1为卷扬机牵引的缆绳长度、n为卷扬机转速。
[003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泵机相电流及所述油泵机相电流与吊装负载间的关联关系,包括:
[0034]F2=η
m
*π*[(D2*η4*3*U2*I2*cosβ*K
系数
/Q
流量
)

d2P0]/(4*cosα);其中:
[0035]U2为油泵机相电压、I2为油泵机相电流、η
m
为液压缸的机械效率、cosβ为液压油泵电机的功率因数、Q
流量
为所述液压缸的液体流量、η4为液压油泵电机的做功效率、P0为液压缸的回油背压、D为液压缸中容纳活塞的腔体直径、d为液压缸中的活塞直径、K
系数
为液压缸的标准系数、F2为待吊装负载的第二重量。
[0036]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动吊装系统的负载吊装装置,包括:
[0037]数据监测模块,用于监测对待吊装负载进行吊装时卷扬机的卷扬机相电流及液压油泵电机的油泵机相电流;
[0038]第一重量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卷扬机相电流及所述卷扬机相电流与吊装负载间的关联关系,确定出所述待吊装负载的第一重量;
[0039]第二重量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油泵机相电流及所述油泵机相电流与吊装负载间的关联关系,确定出所述待吊装负载的第二重量;
[0040]超载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待吊装负载的第一重量、所述待吊装负载的第二重量及预定载重额,确定所述待吊装负载是否超载;
[0041]吊装操作执行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待吊装负载是否超载的确定结果,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吊装系统的负载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对待吊装负载进行吊装时卷扬机的卷扬机相电流及液压油泵电机的油泵机相电流;基于所述卷扬机相电流及所述卷扬机相电流与吊装负载间的关联关系,确定出所述待吊装负载的第一重量;基于所述油泵机相电流及所述油泵机相电流与吊装负载间的关联关系,确定出所述待吊装负载的第二重量;基于所述待吊装负载的第一重量、所述待吊装负载的第二重量及预定载重额,确定所述待吊装负载是否超载;基于所述待吊装负载是否超载的确定结果,执行与所述确定结果对应的吊装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吊装系统的负载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扬机相电流与吊装负载间的关联关系由所述电动吊装系统执行对所述待吊装负载进行吊装操作时的第一吊装机构确定;其中,所述第一吊装机构至少包括以下机构之一:卷扬机、传动机构、起重臂及卷扬机牵引的缆绳;所述卷扬机相电流与吊装负载间的关联关系,包括:基于卷扬机相电压、所述传动机构的传递效率、所述卷扬机的做功效率、所述卷扬机的功率因数、所述起重臂与所述待吊装负载在重力线方向的夹角、所述卷扬机牵引的缆绳长度及卷扬机转速中的至少一个参量作为中间关联量,确定出的所述卷扬机相电流与吊装负载间的关联关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吊装系统的负载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机相电流及所述油泵机相电流与吊装负载间的关联关系由所述电动吊装系统执行对所述待吊装负载进行吊装操作时的第二吊装机构确定;其中,所述第二吊装机构至少包括以下机构之一:液压油泵电机、液压缸、起重臂;所述油泵机相电流及所述油泵机相电流与吊装负载间的关联关系,包括:基于油泵机相电压、所述液压油泵电机的做功效率、所述液压缸的机械效率、所述液压缸中容纳活塞的腔体直径、所述液压缸中的活塞直径、液压缸伸缩方向与所述待吊装负载在重力线方向的夹角、所述液压缸的液体流量、所述液压缸的标准系数、所述液压油泵电机的功率因数及所述液压缸的回油背压中的至少一个参量作为中间关联量,确定出的所述油泵机相电流与吊装负载间的关联关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吊装系统的负载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待吊装负载的第一重量、所述待吊装负载的第二重量及预定载重额,确定所述待吊装负载是否超载,包括:若确定所述待吊装负载的第一重量与所述待吊装负载的第二重量均小于所述预定载重额,则确定所述待吊装负载未超载;或,若确定所述待吊装负载的第一重量与所述待吊装负载的第二重量均大于于所述预定载重额,则确定所述待吊装负载超载;或,若确定所述待吊装负载的第一重量大于所述预定载重额且所述待吊装负载的第二重量小于所述预定载重额,或,所述待吊装负载的第一重量小于所述预定载重额且所述待吊装负载的第二重量大于所述预定载重额,则确定所述第一重量与所述第二重量的差值是否
在预定阈值范围内;若所述第一重量与所述第二重量的差值在预定阈值范围内,则基于所述第一重量与所述第二重量的平均值及预定载重额,确定所述待吊装负载是否超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吊装系统的负载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重量与所述第二重量的平均值及预定载重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国富刘洋纪波张彦明李成赵爱美曹雪林谭政刘盛荣纪晓虎边庆星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