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指毛桃种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3023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五指毛桃种植装置,包括:管体和螺纹筒,所述管体由左半管以及右半管组成,所述左半管的两个端面分别开设有限位卡槽,所述右半管的两个端面分别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螺纹筒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且分别固定设置在左半管以及右半管开口部位的外侧;该五指毛桃种植装置在右半管、左半管以及钻头之间的相互配合作用下,可更便捷地将五指毛桃幼苗种植在土壤中,同时把手、连接块以及管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可实现零件的相互替换,便于五指毛桃根部收获完成后对本装置的清理,本装置能够更方便对五指毛桃幼苗进行种植与收获,还可以避免大范围破坏周边的土层和植被,避免了采收五指毛桃根部造成的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收五指毛桃根部造成的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收五指毛桃根部造成的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五指毛桃种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
,具体为一种五指毛桃种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五指毛桃为桑科榕属灌木或小乔木植物,又名五爪龙、五指牛奶、土黄芪,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部及南部地区深山幽谷中。在清代的《生草药性备要》就有记载,1977年以“五爪龙”载入《中国药典》,以根入药,性平、味甘、辛,含有丰富补骨脂素、油酸、十六酸、亚油酸和佛手内酯等化学成分,具有舒筋化湿、益气健脾之功,对盗汗、腰痛、风湿、脾虚浮肿和慢性支气管炎等症有特殊疗效。此外,五指毛桃也是食药同源的植物,其根部是两广地区流传甚广的“煲汤料”,经常饮用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近年来,五指毛桃野生资源日渐枯竭,发展五指毛桃人工栽培已成必然之路;
[0003]但无论是野生采挖还是人工种植,目前五指毛桃根部的采收多借助小型挖机挖取或人力携带铁铲等外用农具进行挖取,操作十分不方便;此外,五指毛桃根部的挖取往往会破坏林地的土层结构,特别是生长年份越久,其根系深扎,在采收过程中易导致周边植物以及土层被五指毛桃的根系连带拔起,进而使得土层结构以及周边植物的生长环境被破坏,容易出现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五指毛桃种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易导致周边植物以及土层被五指毛桃根系连带拔起,使土层结构以及周边植物大量被破坏,容易出现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五指毛桃种植装置,包括:管体、螺纹筒、旋转把手、刮土构件、圆孔、钻头以及固定构件;
[0006]所述管体由左半管以及右半管组成,所述左半管的两个端面分别开设有限位卡槽,所述右半管的两个端面分别设置有限位凸起;
[0007]所述螺纹筒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且分别固定设置在左半管以及右半管开口部位的外侧;
[0008]所述旋转把手的数量与螺纹筒的数量一致,且分别螺接在两个所述螺纹筒内侧的螺纹处,所述旋转把手的外壁外侧设置有橡胶防滑套;
[0009]所述刮土构件以管体的中心轴线为轴由上至下地固定连接在管体两侧的外壁外侧,所述刮土构件整体为中空的三棱锥状;
[0010]若干个所述圆孔分别贯穿左半管以及右半管的壁面;
[0011]所述钻头的顶端与左半管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2]所述固定构件设置在螺纹筒的外壁外侧。
[0013]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刮土构件上设置有采集口,多个所述采集口分别由上至下依次阵列地设置在刮土构件上;
[0014]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左半管以及右半管的外壁上还设置有若干个进土口,所述管体内部与刮土构件通过进土口贯通。
[0015]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位于左半管外壁的采集口与右半管外壁的采集口开口方向相反。
[0016]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构件包括:支撑块、连接块、固定螺栓、夹板以及弹性筋带;
[0017]所述支撑块固定设置在位于右半管上的螺纹筒的外壁外侧,所述支撑块上开设有方形通孔;
[0018]所述连接块的形状为长方体,且可沿水平方向移动地设置在支撑块上开设的方形通孔处;
[0019]所述固定螺栓螺接在支撑块上;
[0020]两个所述夹板的一侧与连接块的一端铰接;
[0021]所述弹性筋带套设在两个所述夹板的外部。
[0022]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夹板之间开设有抓握槽,所述抓握槽位于管体开口的正上方。
[0023]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钻头为实心圆锥体。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五指毛桃种植装置,通过右半管、左半管以及钻头之间的相互配合作用下,可更便捷地将五指毛桃的幼苗种植在土壤中,同时把手、连接块以及管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可实现零件的相互替换,也便于五指毛桃根部收获完成后对本装置的清理,本装置能够较方便地对五指毛桃的幼苗进行种植以及对五指毛桃根部的收获,同时可以避免大范围破坏周边的土层和植被,有效解决五指毛桃收获过程中导致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上部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固定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固定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右半管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本专利技术左半管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0031]图7为本专利技术刮土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1管体、1.1左半管、1.2右半管、2圆孔、3刮土构件、3.1采集口、3.2进土口、4旋转把手、5橡胶防滑套、6固定构件、6.1支撑块、6.2连接块、6.3固定螺栓、6.4弹性筋带、6.5夹板、6.6抓握槽、7螺纹筒、8钻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请参阅图1至图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五指毛桃种植装置,包括:管体1、螺纹筒7、旋转把手4、刮土构件3、圆孔2、钻头8以及固定构件6,管体1由左半管1.1以及右半管1.2组成,左半管1.1的两个端面分别开设有限位卡槽,右半管1.2的两个端面分别设置有限位凸起;螺纹筒7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且分别固定设置在左半管1.1以及右半管1.2开口部位的外侧;所述旋转把手4的数量与螺纹筒7的数量一致,且分别螺接在两个所述螺纹筒7内侧的螺纹处,旋转把手4的外壁外侧设置有橡胶防滑套5;刮土构件3以管体1的中心轴线为轴由上至下地固定连接在管体1两侧的外壁外侧,刮土构件3整体为中空的三棱锥状;若干个所述圆孔2分别贯穿左半管1.1以及右半管1.2的壁面,圆孔2的设置便于五指毛桃生长过程中其根系对管体1外水分、土壤养分的交流与吸收;钻头8的顶端与左半管1.1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构件6设置在螺纹筒7的外壁外侧。
[0035]在一些示例中,更进一步的,刮土构件3上设置有采集口3.1,多个采集口3.1分别由上至下依次阵列地设置在刮土构件3上。
[0036]在一些示例中,更进一步的,左半管1.1以及右半管1.2的外壁上还设置有若干个进土口3.2,管体1内部与刮土构件3通过进土口3.2贯通。
[0037]在一些示例中,更进一步的,位于左半管1.1外壁的采集口3.1与右半管1.2外壁的采集口3.1开口方向相反。
[0038]在一些示例中,更进一步的,固定构件6包括:支撑块6.1、连接块6.2、固定螺栓6.3、夹板6.5以及弹性筋带6.4,支撑块6.1固定设置在位于右半管1.2上的螺纹筒7的外壁外侧,支撑块6.1上开设有方形通孔;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五指毛桃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螺纹筒(7)、旋转把手(4)、刮土构件(3)、圆孔(2)、钻头(8)以及固定构件(6);所述管体(1)由左半管(1.1)以及右半管(1.2)组成,所述左半管(1.1)的两个端面分别开设有限位卡槽,所述右半管(1.2)的两个端面分别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螺纹筒(7)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且分别固定设置在左半管(1.1)以及右半管(1.2)开口部位的外侧;所述旋转把手(4)的数量与螺纹筒(7)的数量一致,且分别螺接在两个所述螺纹筒(7)内侧的螺纹处,所述旋转把手(4)的外壁外侧设置有橡胶防滑套(5);所述刮土构件(3)以管体(1)的中心轴线为轴由上至下地固定连接在管体(1)两侧的外壁外侧,所述刮土构件(3)整体为中空的三棱锥状;若干个所述圆孔(2)分别贯穿左半管(1.1)以及右半管(1.2)的壁面;所述钻头(8)的顶端与左半管(1.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构件(6)设置在螺纹筒(7)的外壁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五指毛桃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土构件(3)上设置有采集口(3.1),多个所述采集口(3.1)分别由上至下依次阵列地设置在刮土构件(3)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五指毛桃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云斌潘于陈龙化马姜明艾郴兵
申请(专利权)人:灵川县皓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