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酯化反应釜的双面加热式隔板。包括安装组件、第二加热组件、驱动组件、控制器、若干组第一加热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第二加热组件、控制器和若干组移动组件均安装在安装组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组件、第一加热组件、第二加热组件和驱动组件的相互配合使用,通过搅拌杆和搅拌叶片在对反应物搅拌的过程中,搅拌杆、搅拌叶片和隔板在和反应物发生碰撞的过程中,从而反应物的内部对反应物进行加热,同时增加了反应物加热时的接触面积,使得反应物充分加热,受热均匀,从而提高了反应物的加热效果,减少了能源的浪费。减少了能源的浪费。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酯化反应釜的双面加热式隔板
[0001]本技术属于反应釜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酯化反应釜的双面加热式隔板。
技术介绍
[0002]生物柴油从可再生的植物果实如大豆、油菜籽等油料作物、工程微藻等油料水生植物中提取得到,或者由地沟油、餐饮废油、酸化油、动物油脂提炼而成,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主要成分是脂肪酸甲酯,同石化柴油相比,生物柴油具有含硫量低含氧量高,润滑性能好、闪点高等优点。
[0003]经检索,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921681253.4,申请日:2019
‑
10
‑
09,公开了一种酯化反应釜,该装置通过在反应釜体内设置挡板,在反应过程中,液态反应物不断与挡板发生碰撞,反应物之间接触更频繁且反应更激烈,有效加快了反应速度,且酯化更充分,同时,通过加热控制器设置加热温度与时间方便控制反应条件,智能化控制,减少反应时间,反应釜体内物质混合快速均匀,提高了工作效率,起到了节能的效果,可大大减少生产成本。
[0004]但该装置仍存在以下缺陷:
[0005]该装置在对反应物进行加热时,是先将靠近反应釜内壁的反应物升温迅速,而反应物中心的温度升温缓慢,导致反应物不能充分加热,影响了反应物的加热效果,从而产生了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酯化反应釜的双面加热式隔板。包括安装组件、第二加热组件、驱动组件、控制器、若干组第一加热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第二加热组件、控制器和若干组移动组件均安装在安装组件上,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安装组件、第一加热组件、第二加热组件、驱动组件和移动组件电性连接;
[0007]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包括双面加热隔板,所述双面加热隔板上固定安装有两组固定杆,两组所述固定杆远离双面加热隔板的一端均安装在安装组件的内壁上,所述双面加热隔板的呈圆环状结构,且所述双面加热隔板的内部设置有加热丝。
[0008]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顶部安装有进料管,所述反应釜的底部安装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反应釜的底部设置有防堵块,所述电磁阀和控制器电性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反应釜的外壁上安装有液位计、压力计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液位计、压力计和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安装在反应釜的底部,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安装有底座。
[00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上安装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侧壁上安装有两组连接板,
两组所述连接板之间安装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输出端上安装有移动轮,所述液压杆和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包括热风机和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安装在反应釜的顶部内壁上,所述搅拌杆上安装有若干组搅拌叶片,且所述搅拌杆和若干组搅拌叶片的内部均设置有空腔,所述热风机安装在反应釜的顶部,所述热风机的输出端和搅拌杆的空腔相连通。
[0013]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防护箱和电机,所述防护箱安装在反应釜的顶部内壁上,所述电机安装在反应釜的顶部,所述防护箱内设置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安装在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二齿轮安装在搅拌杆上,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啮合。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通过安装组件、第一加热组件、第二加热组件和驱动组件的相互配合使用,通过搅拌杆和搅拌叶片在对反应物搅拌的过程中,搅拌杆、搅拌叶片和隔板在和反应物发生碰撞的过程中,从而反应物的内部对反应物进行加热,同时增加了反应物加热时的接触面积,使得反应物充分加热,受热均匀,从而提高了反应物的加热效果,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0016]2、本技术通过安装组件和移动组件的相互配合使用,通过收缩液压杆带动移动轮进行垂直移动,使底座对反应釜进行固定,提高了稳定性,通过伸长液压杆带动移动轮进行垂直移动,使移动轮带动反应釜进行移动,从而无需人工进行搬运,便可以带动反应釜进行移动,从而提高了反应釜的灵活性。
[0017]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驱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2]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双面加热隔板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10、反应釜;120、进料管;130、出料管;140、电磁阀;150、防堵块;160、液位计;170、压力计;180、温度传感器;210、支撑柱;220、底座;230、连接筒;240、连接板;250、液压杆;260、移动轮;310、双面加热隔板;320、固定杆;410、热风机;420、搅拌杆;430、搅拌叶片;510、防护箱;520、电机;530、第一齿轮;540、第二齿轮;610、控制器。
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
‑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6]一种用于酯化反应釜的双面加热式隔板。包括安装组件、第二加热组件、驱动组件、控制器610、若干组第一加热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第二加热组件、控制器610和若干组移动组件均安装在安装组件上,所述控制器610分别与安装组件、第一加热组件、第二加热组件、驱动组件和移动组件电性连接;
[0027]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包括双面加热隔板310,所述双面加热隔板310上固定安装有两组固定杆320,两组所述固定杆320远离双面加热隔板310的一端均安装在安装组件的内壁上,所述双面加热隔板310的呈圆环状结构,且所述双面加热隔板310的内部设置有加热丝。
[0028]通过加热丝对双面加热隔板310进行加热,使反应物在和隔板进行碰撞的过程中,对反应进行加热,从而加快了反应物的反应速度,且酯化的更加充分,提高了效率,减少了能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酯化反应釜的双面加热式隔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组件、第二加热组件、驱动组件、控制器(610)、若干组第一加热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第二加热组件、控制器(610)和若干组移动组件均安装在安装组件上,所述控制器(610)分别与安装组件、第一加热组件、第二加热组件、驱动组件和移动组件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包括双面加热隔板(310),所述双面加热隔板(310)上固定安装有两组固定杆(320),两组所述固定杆(320)远离双面加热隔板(310)的一端均安装在安装组件的内壁上,所述双面加热隔板(310)的呈圆环状结构,且所述双面加热隔板(310)的内部设置有加热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酯化反应釜的双面加热式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反应釜(110),所述反应釜(110)的顶部安装有进料管(120),所述反应釜(110)的底部安装有出料管(130),所述出料管(130)上安装有电磁阀(140),所述反应釜(110)的底部设置有防堵块(150),所述电磁阀(140)和控制器(610)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酯化反应釜的双面加热式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10)的外壁上安装有液位计(160)、压力计(170)和温度传感器(180),所述液位计(160)、压力计(170)和温度传感器(180)均与控制器(610)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酯化反应釜的双面加热式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支撑柱(210),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驰,高昊,刘斌,顾天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昊扬化工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