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钢结构边梁下挂薄壁板施工工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2965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建筑技术领域,提供了超高层钢结构边梁下挂薄壁板施工工法,该工法包括下列流程:搭设支撑立杆、组拼内侧铝模板以及水平卡箍拉结、绑扎钢筋、组拼和加固外侧铝模板、混凝土浇筑以及拆除下挂薄壁板的内侧铝模板和外侧铝模板。上述施工工法构成的支撑体系通过水平卡箍将铝模体系与钢结构边梁进行拉结,解决支撑体系稳定性的问题,下挂薄壁板厚度薄、高度高,采用高刚度及高精度的定制铝模板,可提高下挂薄壁板的成型质量。外框钢管柱截面由大变小,下挂薄壁板内侧与钢柱之间的间距随柱截面的变化而逐渐变大,将铝模深化设计为通过模数调节,确保下挂薄壁板内侧与钢柱之间不因间距的变化增加施工难度。因间距的变化增加施工难度。因间距的变化增加施工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高层钢结构边梁下挂薄壁板施工工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
,尤其是指超高层钢结构边梁下挂薄壁板施工工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建筑行业部分超高层在设计时,结合外部造型需要每层挑出楼板,并将每两层作为一个防火单元。各防火单元内,在每层幕墙层间设置了一定高度和厚度的钢结构边梁下挂薄壁混凝土板以防止火灾的蔓延。
[0003]下挂薄壁板沿建筑结构外边缘布置,传统施工方法采用钢管架+木模施工工艺,因外框结构为钢筋桁架楼承板,无支撑架,下挂薄壁板存在支撑架仅能与钢柱拉结、侧向刚度无法满足安全要求和模板加固难以保证成型质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超高层钢结构边梁下挂薄壁板施工工法,适用于超高层核心筒外框为钢结构,结构边梁下挂薄壁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工程,可有效解决模板支撑体系不稳定、混凝土成型质量低、钢管柱截面变化致使模板施工困难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超高层钢结构边梁下挂薄壁板施工工法,所述施工工法包括:
[0007]S1、搭设支撑立杆;
[0008]S2、组拼内侧铝模板以及水平卡箍拉结;
[0009]S3、绑扎钢筋;
[0010]S4、组拼和加固外侧铝模板;
[0011]S5、混凝土浇筑;
[0012]S6、拆除下挂薄壁板的内侧铝模板和外侧铝模板。
[00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一可选实施例,所述S1具体包括:根据深化设计图及施工方案要求,确定所述支撑立杆的具体位置,所述支撑立杆的底座通过打膨胀螺栓与结构板面进行固定。
[00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一可选实施例,所述S2具体包括:
[0015]按设计要求进行铝模板的核对,查看铝模板的配件是否齐全,并对铝模板进行编号,以方便铝模板的安装;
[0016]确认所述下挂薄壁板的位置,并为所述下挂薄壁板涂刷模板隔离剂;
[0017]为所述下挂薄壁板安装内侧铝模板;
[0018]为所述挂薄壁板安装顶撑;
[0019]检测内侧铝模板的平整度,不平的地方通过调节顶撑的高度调整内侧铝模板的水平度。
[002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一可选实施例,所述的为所述下挂薄壁板安装内侧铝模板的步骤,具体包括;
[0021]将内侧铝模板支撑在钢柱模板预留的梁缺口上,并进行可靠连接;
[0022]根据标高确定下挂薄壁板的底板离地面的高度;
[0023]使用连接件为下挂薄壁板安装侧模和底模,并校正侧模的垂直度和底模的水平度。
[002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一可选实施例,所述S4具体包括:
[0025]在进行外侧铝模板安装之前,在对拉螺杆上外套套管,其中,对所述对拉螺杆的间距设置为450

,保证所述套管与下挂薄壁板两边模板面接触位置准确,以便浇注后能收回所述对拉螺杆;
[0026]为所述下挂薄壁板安装外侧铝模板;
[0027]检查外侧铝模板和内侧铝模板的接口缝隙情况,若超过规定要求,对所述接口缝隙进行封堵。
[002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一可选实施例,在进行所述S5时,包括:
[0029]检查支撑是否可靠、螺杆是否松动,浇筑混凝土时必须由专人看模,检查支撑、螺杆是否变形、松动,并组织及时恢复。
[003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一可选实施例,在进行所述S6时,包括:
[0031]待混凝土强度满足拆除要求后,对内侧铝模板和外侧铝模板进行拆除,并保留支撑体系,上一层的下挂薄壁板的施工过程按前述流程循环施工。
[003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一可选实施例,在进行所述S2时:
[0033]铝模第一次安装前,对加工和购进的构配件及材料等进行全面的查核验收,检查验收内容包括:原材料的检验,配件结构尺寸,焊缝检查,支撑构件和配合件的各项功能的检查。
[003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一可选实施例,在进行模板安装前,进行模板垂直度控制和防变形控制。
[003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一可选实施例,所述在进行模板安装前,进行模板垂直度控制和防变形控制,其中,模板垂直度控制,具体包括:
[0036]在模板安装就位前,对每一块模板线进行复测,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模板安装;
[0037]检查模板垂直度,确保垂直度不超过3mm,平整度不超过2mm;
[0038]模板就位前,检查顶模位置、间距是否满足要求;
[0039]其中,防变形控制,具体包括:
[0040]浇筑混凝土时,做分层尺竿,并配好照明,分层浇筑,层高控制在500mm以内,严防振捣不实或过振,使模板变形;
[0041]模板支立后,拉水平、竖向通线,保证混凝土浇筑时易观察模板变形,跑位;
[0042]浇筑前认真检查螺栓、水平卡箍是否松动;
[0043]模板支立完毕后,禁止模板与脚手架拉结。
[0044]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45]1、支撑体系的稳定性控制是塔楼钢结构边梁下挂薄壁板施工的重点,因外框结构为钢筋桁架楼承板,无支撑架,通过水平卡箍将铝模体系与钢结构边梁进行拉结,解决支撑体系稳定性的问题。
[0046]2、下挂薄壁板厚度薄、高度高,采用高刚度及高精度的定制铝模板,可提高下挂薄
壁板的成型质量。
[0047]3、外框钢管柱截面由大变小,下挂薄壁板内侧与钢柱之间的间距随柱截面的变化而逐渐变大,将铝模深化设计为通过模数调节,确保下挂薄壁板内侧与钢柱之间不因间距的变化增加施工难度。
附图说明
[004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超高层钢结构边梁下挂薄壁板施工工法的水平卡箍及拉结结构示意图;
[0049]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超高层钢结构边梁下挂薄壁板施工工法中的拉结放大结构示意图;
[0050]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超高层钢结构边梁下挂薄壁板施工工法中的施工流程示意图;
[0051]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超高层钢结构边梁下挂薄壁板施工工法中的支撑立杆搭设结构示意图;
[0052]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超高层钢结构边梁下挂薄壁板施工工法中的整体框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3]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54]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55]超高层钢结构边梁下挂薄壁板施工工法,所述施工工法包括:搭设支撑立杆;组拼内侧铝模板以及水平卡箍拉结;绑扎钢筋;组拼和加固外侧铝模板;混凝土浇筑;拆除下挂薄壁板的内侧铝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超高层钢结构边梁下挂薄壁板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工法包括:S1、搭设支撑立杆;S2、组拼内侧铝模板以及水平卡箍拉结;S3、绑扎钢筋;S4、组拼和加固外侧铝模板;S5、混凝土浇筑;S6、拆除下挂薄壁板的内侧铝模板和外侧铝模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钢结构边梁下挂薄壁板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具体包括:根据深化设计图及施工方案要求,确定所述支撑立杆的具体位置,所述支撑立杆的底座通过打膨胀螺栓与结构板面进行固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钢结构边梁下挂薄壁板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具体包括:按设计要求进行铝模板的核对,查看铝模板的配件是否齐全,并对铝模板进行编号,以方便铝模板的安装;确认所述下挂薄壁板的位置,并为所述下挂薄壁板涂刷模板隔离剂;为所述下挂薄壁板安装内侧铝模板;为所述挂薄壁板安装顶撑;检测内侧铝模板的平整度,不平的地方通过调节顶撑的高度调整内侧铝模板的水平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高层钢结构边梁下挂薄壁板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为所述下挂薄壁板安装内侧铝模板的步骤,具体包括;将内侧铝模板支撑在钢柱模板预留的梁缺口上,并进行可靠连接;根据标高确定下挂薄壁板的底板离地面的高度;使用连接件为下挂薄壁板安装侧模和底模,并校正侧模的垂直度和底模的水平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钢结构边梁下挂薄壁板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具体包括:在进行外侧铝模板安装之前,在对拉螺杆上外套套管,其中,对所述拉螺杆的间距设置为450

,保证所述套管与下挂薄壁板两边模板面接触位置要准确,以便浇注后能收回所述对拉螺杆;为所述下挂薄壁板安装外侧铝模板;检查外侧铝模板和内侧铝模板的接口缝隙情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少南夏涛肖诗凯关争永殷云楼黎志成巫仁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