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吹式挂脖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2780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吹式挂脖风扇,包括设备主机,该设备主机包括:挂脖部分,中间形成一个挂脖腔,用于挂放在脖颈位置;出风头(5),拆装式的安装在挂脖部分的两端,以挂脖部分与人体脖颈接触一面为基准面,出风头(5)以该基准面(10)向外凸出,并在靠近挂脖部分基准面一侧的凸出面上形成出风面,出风面向着人体脖颈方向靠近;出风组件,设置在出风头(5)内,出风组件的出风端对应着出风面,并在出风面上形成出风口(4),由出风组件排出的气流直接穿过出风口(4)排出并吹向人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直吹式方式提升吹风量,使得出风率更高,使得出风可以更加集中,并且将出风头与挂脖部分结合为一体使得出风口的位置可以距离人体更近。合为一体使得出风口的位置可以距离人体更近。合为一体使得出风口的位置可以距离人体更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吹式挂脖风扇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挂脖风扇,具体涉及一种直吹式挂脖风扇。

技术介绍

[0002]挂脖风扇,顾名思义就是挂在脖子上使用的风扇,常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两侧的风扇,风扇转动产生气流经出气排排出,而出气口一般对应着人体,气流排出吹向人体达到气流降温的目的。
[0003]目前,市面上最主流的挂脖风扇的出风口的布设结构是沿着挂脖风扇的挂脖部分布设的,如图1所示,出风口4沿着挂脖部分的长度方向排布,这种方式具有的优势是出风范围覆盖广,其内部结构是将气流吹出时,利用挤出结构将气流沿着长度方向挤出,这种方式存在有较大的风量损耗,分散的出风口结构导致出风口处的位置风量小,降温效果并不好;
[0004]另外,有些部分挂脖风扇虽然设置了定点出风方式,但是其整体结构将出风头与连接出风头的挂脖部分分开设置,这就导致挂脖部分的长度很长,两个出风头被悬挂下来,导致出风头距离人体颈部距离较远,不能实现近距离直吹降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直吹式挂脖风扇,采用直吹式方式提升吹风量,使得出风率更高,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为挤出出风出现的风量损耗问题,使得出风可以更加集中,并且将出风头与挂脖部分结合为一体使得出风口的位置可以距离人体更近,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为出风头悬挂在两侧而远离人体的问题。
[0006]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直吹式挂脖风扇,包括设备主机,该设备主机包括:
[0007]挂脖部分,中间形成一个挂脖腔,用于挂放在脖颈位置;<br/>[0008]出风头,拆装式的安装在挂脖部分的两端,以挂脖部分与人体脖颈接触一面为基准面,出风头以该基准面向外凸出,并在靠近挂脖部分基准面一侧的凸出面上形成出风面,出风面向着人体脖颈方向靠近;
[0009]出风组件,设置在出风头内,出风组件的出风端对应着出风面,并在出风面上形成出风口,由出风组件排出的气流直接穿过出风口排出并吹向人体。
[00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出风口的吹风角度范围在15度到60度。
[00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出风组件包括电机、叶片以及出风盒;
[0012]出风盒,内部具有一个容纳腔,电机以及叶片均安装在容纳腔内,出风盒面向出风口的位置形成出风开口,叶片产生的气流经出风开口排出,容纳腔内部形成弧形导流腔;
[0013]在出风头面向出风盒一侧形成一个进气口,所述出风盒对应进气口的位置开口。
[00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出风头一侧向着远离出风头方向延伸形成挂脖衔接段,在两端形成的挂脖衔接段之间安装对接管,以此形成挂脖部分。
[001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挂脖衔接段包括第一挂脖衔接段以及第二挂脖衔接
段,第一挂脖衔接段由第一衔接段底壳与第一衔接段面壳拼接成第一弧形管状件,第二挂脖衔接段由第二衔接段底壳与第二衔接段面壳拼接成第二弧形管状件,对接管具有与第一弧形管状件、第二弧形管状件相同的弧度,三者形成U型的挂脖部分。
[001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挂脖衔接段与第二挂脖衔接段内均设置有电池,在第一挂脖衔接段内或者第二挂脖衔接段内设置一主控板,主控板上设置有控制按键,电池均与主控板连接并通过设置在主控板上的充电接口充电。
[001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出风头的出风面均为一个倾斜面,出风面朝着背离出风头一侧倾斜。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本技术将出风口设置为定点出风方式,不再沿着挂脖长度方向布设,将出风组件的出风位置对准出风口设置,实现直吹出风,可以有效提升风量,减少风量的损耗问题;
[0019]二、本技术利用一段对接管衔接两侧的挂脖衔接段,使其成为一个整体,这样使得挂脖风扇在挂脖使用时,出风头与人体之间的距离更近,进一步提升出风量,减少摆动;
[0020]三、本技术采用合理布局的15度

60度出风口角度,使得出风时,获得更好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现有技术中挂脖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的截面图;
[0026]图5为本技术的出风头与主体打开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0028]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0029]如图2

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直吹式挂脖风扇,包括设备主机,该设备主机包括:
[0030]挂脖部分,中间形成一个挂脖腔,用于挂放在脖颈位置,最佳形状为U型;
[0031]出风头5,拆装式的安装在挂脖部分的两端,以挂脖部分与人体脖颈接触一面为基准面,出风头5以该基准面10向外凸出,并在靠近挂脖部分基准面一侧的凸出面上形成出风
面,出风面向着人体脖颈方向靠近;
[0032]出风组件,设置在出风头5内,出风组件的出风端对应着出风面,并在出风面上形成出风口4,由出风组件排出的气流直接穿过出风口4排出并吹向人体。
[0033]由于出风头向外凸出,将出风口位置设置在外凸的出风头的一侧面上,外凸的出风头朝着脖颈位置延伸,这种结构可以让出风口直接对应人体脖颈,大大提升气流与人体的接触面积。
[0034]如图2所示,出风口4的吹风角度范围在15度到60度,出风口即出风面相对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该角度值在15

60度之间为最佳,在该范围内的出风口的角度更适合人体佩戴使用,与人体接触面积可以有效提升,用户体验感最好。
[0035]其中,出风组件包括电机9、叶片13以及出风盒12;
[0036]出风盒12,内部具有一个容纳腔,电机9以及叶片13均安装在容纳腔内,出风盒12面向出风口的位置形成出风开口11,叶片产生的气流经出风开口11排出,容纳腔内部形成弧形导流腔;
[0037]在出风头5面向出风盒一侧形成一个进气口6,所述出风盒12对应进气口6的位置开口,电机驱动叶片转动,叶片在容纳腔内产生气流,气流沿着弧形倒流腔至出风开口排出,由于出风开口正对着出风口,这样气流可以直接吹出,无需再沿着通道挤压排出,风量损耗更小,同时直接吹出的方式气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吹式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机,该设备主机包括:挂脖部分,中间形成一个挂脖腔,用于挂放在脖颈位置;出风头(5),拆装式的安装在挂脖部分的两端,以挂脖部分与人体脖颈接触一面为基准面,出风头(5)以该基准面(10)向外凸出,并在靠近挂脖部分基准面一侧的凸出面上形成出风面,出风面向着人体脖颈方向靠近;出风组件,设置在出风头(5)内,出风组件的出风端对应着出风面,并在出风面上形成出风口(4),由出风组件排出的气流直接穿过出风口(4)排出并定点吹向人体;所述出风口(4)与水平面之间的吹风角度范围在15度

60度;出风头(5)一侧向着远离出风头方向延伸形成挂脖衔接段,在两端形成的挂脖衔接段之间安装对接管,以此形成挂脖部分,所述挂脖衔接段包括第一挂脖衔接段(2)以及第二挂脖衔接段(3),第一挂脖衔接段(2)由第一衔接段底壳(22)与第一衔接段面壳(21)拼接成第一弧形管状件,第二挂脖衔接段(3)由第二衔接段底壳(32)与第二衔接段面壳(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佩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创尚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