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窄间距焊接的劈刀,劈刀包括圆柱状的杆身,以及设置在杆身一端的焊接端;焊接端的宽度呈阶梯式减小;焊接端依次包括本体部、颈部及工作面,本体部连接杆身;本体部与颈部之间设有第一过渡部,颈部的外径小于本体部的内径,第一过渡部由本体部的端部朝向颈部的端部向内渐缩形成;颈部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过渡部将焊接端的端面宽度缩小后形成工作面。相对于传统劈刀而言,本申请的劈刀在焊接引线过程中能够避免与焊丝发生干涉,可以满足焊丝更小间距的排布需求。满足焊丝更小间距的排布需求。满足焊丝更小间距的排布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窄间距焊接的劈刀
[0001]本技术涉及半导体封装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窄间距焊接的劈刀。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半导体的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产品越做越小,生产过程各个焊点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小,从而原有的用于半导体引线键合的标准型劈刀越来越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容易与焊丝发生干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窄间距焊接的劈刀,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劈刀容易与焊丝发生干涉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用于窄间距焊接的劈刀,劈刀包括圆柱状的杆身,以及设置在杆身一端的焊接端;焊接端的宽度呈阶梯式减小;焊接端依次包括本体部、颈部及工作面,本体部连接杆身;本体部与颈部之间设有第一过渡部,颈部的外径小于本体部的内径,第一过渡部由本体部的端部朝向颈部的端部向内渐缩形成;颈部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过渡部将焊接端的端面宽度缩小后形成工作面。
[0006]优选地,本体部呈圆台状。
[0007]优选地,颈部呈圆柱状。
[0008]优选地,颈部的高度设置成0.0045mi l~0.0075mi l。
[0009]优选地,颈部的宽度设置成0.0025mi l~0.0040mi l。
[0010]优选地,工作面的宽度设置成0.0023mi l~0.0036mi l。
[0011]优选地,第一过渡部为过渡斜面。
[0012]优选地,第一过渡部为过渡圆弧面。
[0013]优选地,第二过渡部为过渡斜面。
[0014]优选地,本体部的侧面的延长面与第一过渡部相交所形成的夹角为30
°
~60
°
时,颈部的高度为0.0045mi l~0.0075mi l。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窄间距焊接的劈刀,劈刀的一端为焊接端,焊接端的宽度呈阶梯式减小,相对于传统劈刀而言,本申请的劈刀在焊接引线过程中能够避免与焊丝干涉,可以满足焊丝更小间距的排布需求;相比将颈部的宽度直接设置成与工作面等同的宽度,本申请颈部通过第二过渡部将焊接端的宽度缩小后形成工作面,因此可适当增大颈部的宽度,从而保证颈部结构的硬度,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劈刀的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劈刀的一种实施例在焊接焊丝过程中的示意图。
[0019]图中:
[0020]1‑
本体部;2
‑
颈部;3
‑
工作面;41
‑
过渡斜面;42
‑
过渡圆弧面;51
‑
过渡斜面;6
‑
焊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传统标准型劈刀在半导体焊接引线过程中,当遇到窄间距焊点或小焊点时,容易因劈刀头宽度与焊丝发生干涉。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窄间距焊接的劈刀,目的是避让焊丝。具体地,劈刀包括圆柱状的杆身,以及设置在杆身一端的焊接端,其中,焊接端的宽度呈阶梯式减小。
[0023]如图1所示,劈刀的焊接端依次包括圆台状的本体部1、圆柱状的颈部2,以及工作面3,本体部1连接劈刀的杆身。本体部1与颈部2之间设有第一过渡部,颈部2的外径小于本体部1的内径,第一过渡部由本体部1的端部朝向颈部2的端部向内渐缩形成,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渡部为过渡斜面41。由于颈部2的高度与宽度设置与焊接引线的构型与焊点之间的间距有关,同时考虑劈刀材质硬度与使用寿命,因此颈部2的高度与宽度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在本实施例中本体部1的侧面的延长面与过渡斜面41相交所形成的夹角A为30
°
~60
°
,此时颈部2的高度为0.0045mi l~0.0075mi l、宽度为0.0025mi l~0.0040mi l,颈部2的高宽比为1.8:1~1.875:1左右。更进一步说,当夹角A为30
°
时颈部2的高度为0.0045mi l,夹角A为45
°
时颈部2的高度为0.0060mi l,夹角A为60
°
时颈部2的高度为0.0075mi l。
[0024]颈部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过渡部将焊接端的端面宽度缩小后形成工作面3,第二过渡部为过渡斜面51。工作面3的宽度可根据焊点大小设置,但若工作面3的宽度太窄,也容易造成使用寿命缩短,在本实施例中工作面3的宽度为0.0023mi l~0.0036mi l。
[0025]作为另一种实施例,可将第一过渡部设置为过渡圆弧面42,如图2所示,从而更好地避免与焊丝6发生干涉。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窄间距焊接的劈刀,劈刀的一端为焊接端,焊接端的宽度呈阶梯式减小,相对于传统劈刀而言,本申请的劈刀在焊接引线过程中能够避免与焊丝干涉,可以满足焊丝更小间距的排布需求;相比将颈部2的宽度直接设置成与工作面3等同的宽度,本申请颈部2通过第二过渡部将焊接端的宽度缩限后设置工作面3,因此可适当增大颈部2的宽度,从而保证颈部2结构的硬度,延长其使用寿命;将第一过渡部设置为过渡圆弧面42,使起到更好的过渡作用,从而提升劈刀整体结构的流畅线性。
[0028]在本技术中,术语如“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侧”、“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只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各部件或元件结构关系而确定的关系词,并非特指本技术中任一部件或元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窄间距焊接的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劈刀包括圆柱状的杆身,以及设置在所述杆身一端的焊接端;所述焊接端的宽度呈阶梯式减小;所述焊接端依次包括本体部、颈部及工作面,所述本体部连接所述杆身;所述本体部与所述颈部之间设有第一过渡部,所述颈部的外径小于所述本体部的内径,所述第一过渡部由所述本体部的端部朝向所述颈部的端部向内渐缩形成;所述颈部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过渡部将所述焊接端的端面宽度缩小后形成所述工作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呈圆台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呈圆柱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的高度设置成0.0045mil~0.0075mil。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海志亿半导体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