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垂控制法测试鱼类目标强度的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2522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悬垂控制法测试鱼类目标强度的试验装置,在网箱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绕线轮、角度调节尺、换能器、鱼体悬挂系统和水下视频监控系统及水下摄像机,绕线轮输出的两根等长第一鱼线通过角度调节尺上的穿线孔后与鱼体悬挂系统上下两端的不锈钢棒连接;所述升降系统由绕线轮与两根等长的第一鱼线构成,第一鱼线分别与绕线轮和鱼体悬挂系统连接;绕线轮固定于第四钢管的顶端;所述第四钢管通过第四扣件与第一钢管连接;所述第一钢管与网箱通过第一扣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试验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排除鱼体姿态和倾角对鱼类目标强度测试的影响,可较为精确地测定不同声波入射角度鱼体的目标强度。不同声波入射角度鱼体的目标强度。不同声波入射角度鱼体的目标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垂控制法测试鱼类目标强度的试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渔业资源评估中鱼类目标强度测试的
,尤其涉及一种悬垂控制法测试鱼类目标强度的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采用水声学评估渔业资源时,鱼体目标强度(Target Strength)是将回声信号转换为鱼体大小和鱼类资源量估值的关键参数。因此,目标强度的精确测定对于渔业资源声学评估的可靠性影响极大。渔业声学评估的理论依据之一是目标强度与鱼体大小呈线性正相关,但目标强度不仅与鱼体大小相关,还与鱼鳔类型(管鳔还是闭鳔)、鱼体姿态(弯曲程度)、鱼体倾角(入射声波与鱼体主轴的角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对于具体鱼类而言,要精确测定不同体长个体的目标强度,必须排除鱼体姿态和倾角的影响。
[0003]目前鱼类目标强度的原位测定主要有网箱测定法和悬垂测定法。网箱测定法是将自由活动的鱼置于网箱中,待其游入回声探测仪波束的有效探测范围时读取其目标强度。悬垂法是采用细绳索将鱼体控制在回声探测仪波束的有效探测范围内对其进行目标强度测量。网箱测定法更接近鱼类的自然状态,但由于鱼类进入波束有效探测范围的概率低,测试耗时极长;此外,由于鱼体姿态和倾角对目标强度的影响程度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超过体长,因此网箱法测试的目标强度和鱼体大小没有很强的相关性。常用的悬垂法对鱼体空间位置的控制较好,但悬挂鱼体、调节倾角都极为困难,且存在鱼体悬挂设备干扰目标强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悬垂控制法测试鱼类目标强度的试验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悬挂鱼体使其充分展开,便于控制和调节鱼体倾角,可有效排除悬垂设备对鱼类目标强度测量的干扰,较为精确地测定不同声波入射角度鱼体的目标强度。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0006]一种悬垂控制法测试鱼类目标强度的试验装置,包括网箱,其特征在于:在网箱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绕线轮、角度调节尺、换能器、鱼体悬挂系统和水下视频监控系统,绕线轮输出的两根等长第一鱼线通过角度调节尺上的穿线孔后与鱼体悬挂系统上下两端的不锈钢棒连接;所述升降系统由绕线轮与两根等长的第一鱼线构成,第一鱼线分别与绕线轮和鱼体悬挂系统上下两端的不锈钢棒连接;
[0007]所述绕线轮固定于第四钢管的顶端,所述绕线轮可以控制两根第一鱼线的等幅升降。
[0008]所述第四钢管通过第四扣件与第一钢管连接;
[0009]所述第一钢管与网箱通过第一扣件连接。
[0010]所述角度调节尺由不锈钢条与角度尺构成,不锈钢条两端有穿线孔,两个穿线孔
的对称中心有圆孔,紧固螺丝穿过该圆孔将角度调节尺与钢管连接,不锈钢条绕紧固螺丝旋转实现角度调节。
[0011]所述角度尺与不锈钢条下沿对齐,两个穿线孔的对称中心与角度尺的零度中心对齐,角度尺与不锈钢条通过焊接成为整体,角度尺可随不锈钢条绕紧固螺丝旋转;
[0012]所述角度调节尺两端设有穿线孔,两根第一鱼线自穿线孔穿过。
[0013]所述穿线孔孔径可调,可通过减小孔径锁定第一鱼线。
[0014]通过绕线轮等幅收放两根第一鱼线实现鱼线下方连接端鱼体悬挂系统的上升和下降;
[0015]所述角度调节尺由不锈钢条和角度尺焊接而成,角度尺的零度中心与两个穿线孔的对称中心重合,紧固螺丝通过该中心将角度调节尺固定于钢管上;所述紧固螺丝可旋松或锁死;所述不锈钢条绕紧固螺丝旋转即可实现鱼体倾斜角度的调节。
[0016]所述鱼体悬挂系统的上下两根不锈钢棒,以及角度调节尺的不锈钢条始终保持平行。所述鱼体悬挂系统中鱼体与不锈钢棒在垂直方向不可重叠,以确保在声学信号中可明确区分鱼体与不锈钢棒;所述鱼体悬挂系统上下两根不锈钢棒间距不可过大,前提是能够在声学信号中与鱼体信号明确区分;所述鱼体悬挂系统中的紧线器可对系缚在鱼体上的第二鱼线进行收放和锁定,且其在不锈钢棒上的位置可调节和锁定,通过调节紧线器在不锈钢棒上的位置和第二鱼线长度可使鱼体充分展开;
[0017]所述视频监控系统可通过调节钢管与钢管的相对位置,以及钢管在网箱上的位置实现水下摄像机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位置调节;所述视频监控系统的水下摄像机不可位于声波波束的有效探测范围之内;所述视频监控系统的水下摄像机与鱼体在垂直方向不可重叠,以确保在声学信号中可明确区分鱼体与水下摄像机;所述水下摄像机采集的视频信息可通过电缆实时上传。
[0018]优选的,所述穿线孔的间距,以及第一鱼线与同一根不锈钢棒连接处的间距完全相等。
[0019]该装置的关键部件为升降系统、角度调节尺和鱼体悬挂系统。升降系统中两根鱼线的等幅输出保证了角度调节尺中的不锈钢条与鱼体悬挂系统中的不锈钢棒始终平行;鱼体悬挂系统中采用细的第二鱼线将鱼体悬挂在两根不锈钢棒之间,解决了传统悬垂法中鱼体弯曲的问题;鱼体悬挂系统上下两根不锈钢棒保持平行且采用细的第一鱼线连接,且鱼体与两根不锈钢棒在垂直方向不产生重叠,解决了传统悬垂法中悬挂设备干扰目标强度的问题;悬挂系统中鱼体主轴与不锈钢棒,以及角度调节尺的不锈钢条始终平行,解决了在远端控制和调节入射声波与鱼体角度的问题。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悬垂控制法测试鱼类目标强度的试验装置的有益效果和优点在于:
[0021]1、该装置的关键部件为鱼体悬挂系统,通过两根等长鱼线连接上下两根不锈钢棒并使其保持平行,鱼体通过鱼线的拉伸悬挂于两根不锈钢棒之间。首先解决了传统悬垂法不能保证鱼体完全展开的问题,其次解决了传统悬垂法所采用的硬质材料在垂直方向与鱼体存在重合,干扰目标强度的问题。
[0022]2、该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进步主要体现在结构简单,可轻松实现鱼体的悬挂与角度控制,可排除鱼体弯曲、倾角不明,以及悬挂系统干扰对目标强度测定准确度的影响。
[0023]3、该装置与现有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鱼体姿态可控,鱼体倾角可控可测。
[0024]4、该装置与现有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鱼体悬挂系统不会干扰目标强度。
[0025]5、该装置可以实现对入射波相对鱼体角度的远端控制和调节,可满足不同入射波角度下鱼类目标强度的测试要求。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一种悬垂控制法测试鱼类目标强度的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一种升降系统和角度调节尺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一种鱼体悬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

网箱;2

第一钢管;3

第二钢管;4

不锈钢条;5

第三钢管;6

第四钢管;7

第一扣件;8

第二扣件;9

第三扣件;10

第四扣件;11

绕线轮;12

角度尺;13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垂控制法测试鱼类目标强度的试验装置,包括网箱(1),其特征在于,在网箱(1)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绕线轮(11)、角度调节尺、换能器(15)、鱼体悬挂系统和水下视频监控系统,绕线轮(11)输出的两根等长第一鱼线(16)通过角度调节尺上的穿线孔(13)后与鱼体悬挂系统上端的不锈钢棒(17)连接,升降系统由绕线轮(11)与两根等长的第一鱼线(16)构成,第一鱼线(16)分别与绕线轮(11)和鱼体悬挂系统上下两端的不锈钢棒(17)连接,所述绕线轮(11)固定于第四钢管(6)的顶端;所述第四钢管(6)通过第四扣件(10)与第一钢管(2)连接;所述第一钢管(2)与网箱(1)通过第一扣件(7)连接;所述的角度调节尺由不锈钢条(4)与角度尺(12)构成,不锈钢条(4)两端有穿线孔(13),两个穿线孔(13)的对称中心有圆孔,紧固螺丝(14)穿过该圆孔将角度调节尺与第四钢管(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垂控制法测试鱼类目标强度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尺(12)与不锈钢条(4)下沿对齐,两个穿线孔(13)的对称中心与角度尺(12)的零度中心对齐,角度尺(12)与不锈钢条(4)通过焊接成整体,所述的不锈钢条(4)两端设有穿线孔(13),两根第一鱼线(16)自穿线孔(13)穿过。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玉喜杨晓鸽陈娜范传文贾金旭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