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车身多连杆式吊具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1922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1:30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白车身多连杆式吊具机构,包括本体、锁链部、吊环、多个吊钩、联动部、夹紧转轴、夹紧控制部。其中,锁链部的底部与本体相连;吊环与锁链部的顶部相连;吊钩的中段铰接于本体上;夹紧控制部设置于本体上;夹紧转轴转动设置于本体上,夹紧转轴的一端与夹紧控制部相连,夹紧控制部驱动夹紧转轴旋转;联动部与夹紧转轴相连,且联动部末端与吊钩的相连。本申请提供的白车身多连杆式吊具机构,单个操作工人即可便捷的进行零件的吊装,无需多人配合吊装。并且由于吊钩的运动均由夹紧控制部,因此在吊装过程中吊钩不存在过多的晃动,进而避免出现吊钩在吊装过程中因晃动而碰撞到零件导致零件质量的现象。到零件导致零件质量的现象。到零件导致零件质量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车身多连杆式吊具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吊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白车身多连杆式吊具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白车身吊具设计中,零件的吊装通常使用固定吊钩及活动吊钩组合来实现。而传统零件在吊装过程中,需用手动保持活动吊钩处于打开状态,同时将固定吊钩放至零件吊点位置并维持,而后手动将活动吊钩放至零件的另一侧吊点位置,因此需要同时控制多个吊钩(固定吊钩与活动吊钩),而且由于需要吊装的零件尺寸比较大,导致各个吊钩之间的间距比较大,导致单个操作工人进行吊装极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车身多连杆式吊具机构,用以解决传统的汽车白车身吊具进行吊装时需要多人配合,单个操作工人进行吊装极为困难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白车身多连杆式吊具机构,所述白车身多连杆式吊具机构包括:
[0005]本体;
[0006]锁链部,所述锁链部的底部与所述本体相连;
[0007]吊环,所述吊环与所述锁链部的顶部相连;
[0008]多个吊钩,所述吊钩的中段铰接于所述本体上;
[0009]夹紧控制部,所述夹紧控制部设置于所述本体上;
[0010]夹紧转轴,所述夹紧转轴转动设置于所述本体上,所述夹紧转轴的一端与所述夹紧控制部相连,所述夹紧控制部驱动所述夹紧转轴旋转;
[0011]联动部,所述联动部与所述夹紧转轴相连,且所述联动部末端与所述吊钩的相连;
[0012]当所述夹紧控制部驱动所述夹紧转轴转动时,所述联动部驱动所有所述吊钩同步运动。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紧控制部包括:
[0014]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设置于所述本体上;
[0015]控制手柄,所述控制手柄的底部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块上;
[0016]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控制手柄上;
[0017]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
[0018]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设置于所述本体上,所述夹紧转轴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块上;
[0019]凸轮,所述凸轮设置于所述夹紧转轴上,所述凸轮的边缘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
[002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联动部包括:
[0021]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设置于所述本体上,所述夹紧转轴转动设置于所述
第三连接块上;
[0022]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中部固定于所述夹紧转轴上;
[0023]两根第四连杆,两根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连杆的末端相连,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吊钩的上端铰接。
[002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联动部还包括第五连杆,所述第五连杆与所述夹紧转轴平行,所述第五连杆与所述吊钩的上端铰接。
[0025]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吊钩吊挂零件时,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四连杆处于一条直线上。
[002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为矩形平面的框架结构,所述锁链部与所述本体的四个角上相连接。
[002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链部包括四条长度相等的链条。
[002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吊钩对称分布于所述本体上。
[002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吊钩呈弯曲的弓形,所述吊钩的底部设置有弯钩部,所述弯钩部朝本体中心位置所在方向弯折。
[003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弯钩部上设置有垫层。
[003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上述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3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白车身多连杆式吊具机构,当需要对零件进行吊装时,只需将本体移动至零件的上方,而后利用扳动夹紧控制部,利用夹紧控制部驱动夹紧转轴旋转一定角度,进而利用夹紧转轴驱动联动部运动,在联动部的驱动作用下,各个与联动部末端铰接的吊钩同步围绕吊钩与本体之间的铰接点旋转,进而使得吊钩从原本的张开位置运动至吊点位置,使得吊钩吊挂至零件的吊点,而后通过提升移动吊环即可使得本体以及下方的零件随之运动。反之,当需要松开零件时,只需反向扳动夹紧控制部,即可快速使各个吊钩从零件的吊点上脱离。由于可通过夹紧控制部同步控制所有的吊钩,进而使得单个操作工人即可便捷的进行零件的吊装,无需多人配合吊装。并且由于吊钩的运动均由夹紧控制部,因此在吊装过程中吊钩不存在过多的晃动,进而避免出现吊钩在吊装过程中因晃动而碰撞到零件导致零件质量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白车身多连杆式吊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本体、锁链部、吊环连接后的示意图;
[0036]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吊钩、夹紧控制部、夹紧转轴、联动部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夹紧控制部处于松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夹紧控制部处于夹紧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白车身多连杆式吊具机构吊装零件后的示意图。
[0040]其中,各个附图标记如下:
[0041]1、本体;2、锁链部;3、吊环;4、吊钩;5、夹紧控制部;6、夹紧转轴;7、联动部;8、零件;41、垫层;51、第一连接块;52、控制手柄;53、第一连杆;54、第二连杆;55、第二连接块;56、凸轮;71、第三连接块;72、第三连杆;73、第四连杆;74、第五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4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4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45]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车身多连杆式吊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车身多连杆式吊具机构包括:本体;锁链部,所述锁链部的底部与所述本体相连;吊环,所述吊环与所述锁链部的顶部相连;多个吊钩,所述吊钩的中段铰接于所述本体上;夹紧控制部,所述夹紧控制部设置于所述本体上;夹紧转轴,所述夹紧转轴转动设置于所述本体上,所述夹紧转轴的一端与所述夹紧控制部相连,所述夹紧控制部驱动所述夹紧转轴旋转;联动部,所述联动部与所述夹紧转轴相连,且所述联动部末端与所述吊钩的相连;当所述夹紧控制部驱动所述夹紧转轴转动时,所述联动部驱动所有所述吊钩同步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车身多连杆式吊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控制部包括: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设置于所述本体上;控制手柄,所述控制手柄的底部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块上;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控制手柄上;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设置于所述本体上,所述夹紧转轴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块上;凸轮,所述凸轮设置于所述夹紧转轴上,所述凸轮的边缘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车身多连杆式吊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部包括: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设置于所述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汇诚罗来树曹开钱刘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五十铃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